文/熊 超
從2005 年開始,我國的出版集團產權改革的力度不斷加深,目的就是通過改革,實行政企分開,增強企業的活力,建立適應市場發展的現代企業制度。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方式就是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改革。
一般而言,戰略投資者是指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領先市場的技術、科學的管理手段、廣闊的市場基礎和大量人才的大集團公司,他們參與改革,可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自我創新,并且投資的特點具有長期性、可持續性等。按照投資企業可以分為境外戰略投資者和境內戰略投資者;按照投資的性質可分為產業戰略投資者和機構戰略投資者。
我國出版集團的產權改革始于1992 年,實質就是產權分離,到目前為止可以分為開始、深入、逐漸成熟三個階段。開始和深入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是沒有擺脫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行政化的現象很明顯。從第三個階段開始才真正面向市場。這個階段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有戰略投資者的參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其改革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也成為公認的必然選擇。
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政企分開,使出版集團能夠按照市場的要求進行操作。但是在當前,雖然我國的產權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集團機構的合理化、規范化以及效益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淡化政府對企業的影響,減少行政干預。如降低國有的股權比重,建立現代企業的董事會制度等。這樣既能約束企業的經營行為,又能使其按照市場的規律參與競爭。
戰略投資者加入,可以促使出版集團的產業鏈重組,增強企業的營利能力和降低風險,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得到質的提升。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出版集團在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優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潛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擴大出版業的規模,提高企業總體競爭力。一是可以形成完善的橫向產業結構。戰略投資者的參與可以使集團形成一個以內容資源加工和創新為核心,以內容來源的多渠道、傳媒的信息化為手段的橫向產業鏈,形成一個向產業上游和下游擴展的縱向產業結構。二是通過多元化的整合,可以進行跨行業的經營,從而降低運營的風險,穩固企業的市場地位。三是可以擴大融資的渠道,既解決發展過程中資金鏈緊張的狀況,又能引進新的經營理念?,F在的出版集團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要實現質的飛躍,資金狀況就不容樂觀。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解決發展中的資金難題,而大多數戰略投資者都是熟知市場,懂得運作的投資集團,這無疑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
金股是為了保證國家對于涉及國家經濟安全和經濟命脈的企業的控制權,在這些企業設置金股,政府作為股份的所有人可以否決其他股東的決議。這種制度來源于20 世紀80 年代的英國經濟改革,是一種適應市場化的股權創新。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性的股份,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所有者只能是政府,不能是其他企業或者法人;二是他具有否決權;三是它只是一種否決權,并沒有實在的經濟價值,主要是為了確保國家的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就目前的出版集團產權改革實踐來說,金股制度無疑是最為可行的制度。
采用金股制度無疑可以照顧政府、出版集團和投資者三方的利益,實現共贏,具體而言,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政府既能保持控制權,又能實現資產管理方式的改變
金股,使政府保有了對出版集團的控制權,使出版集團的管理方式從行政管理向持股管理轉變,推動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目前,國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資金進入出版業的限制,這可能會造成出版業在有關國家安全和利益方面的控制權旁落,然而引入金股制度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金股的否決權僅僅存在于事后,而不是決策之前,因而政府不可能使用金股對出版集團進行行政干預。
(2)企業能夠完善結構,提高競爭力
設置金股,能保證企業的日常經營有充足的決策權,達到政府和戰略投資者兩者相互制約,改善企業的法人結構,提高企業的治理水平和市場競爭水平。目前的出版集團是國有股份占絕對優勢,雖然很多出版集團也有完善的法人結構,但其成員大部分來自集團內部,更為嚴重的是董事的任命機制不合理,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政府的任命,甚至一般的文化企業的高層也來自于政府的委任。這樣一是造成董事會的權利不能得到全部體現,功能不能得到發揮;二是造成董事會和管理層相互兼職,職權不明。采用金股制度,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杜絕政府濫用權力,非正常干預的行為,使企業擁有更多的主權。而且政府和投資者相互的制約平衡,可以使企業的法人結構更加科學化,從而提高決策效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金股制度的設立降低了我國出版集團中固有股份的絕對優勢,使投資者的決策權增加,這對于吸引投資者,調動他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出版業的特殊性,在其產權改革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政府既要推動出版集團股權多樣化的改革,增加其市場競爭力,又要保證國家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而戰略投資者,既要在風險投資獲得收益,特別是在國有股份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又能夠在重大決策方面有話語權。引用金股制度,適當的減少國有股份的比重,既能增加戰略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又能增加其在決策時的發言權,這對于我國出版集團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在我國出版集團的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不僅可以緩解出版集團資金緊張的狀況,而且能夠完善企業的管理機構、法人結構,促使企業向現代企業邁進,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起源于英國的金股制度不僅照顧了企業、投資和政府三方的利益,而且還使三者之間相互制衡,達到了互利共贏,因而是一種有效可行的制度。
[1]周正兵,李紅強.我國出版產業資本運作30 年[J].中國出版.2008(8)
[2]郭武平.“金股”:國有銀行吸引戰略投資者的有效途徑——兼論國有銀行股權設計[J].金融研究.2004(8)
[3]姚德權,喬海曙.“黃金股”助推出版業產權改革[J].出版發行研究.2007(6)
[4]孟建,曾小強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視野中的我國報業改革——對中國報業“雙重屬性”的新探討[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
[5]朱靜雯,孫玨著.出版發行集團體制改革與微觀運行機制研究綜述[J].出版科學.2006(6)
[6]周勁.傳媒治理理論與模式的中國式建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