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11月8日至14日,萬眾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也是黨的奮斗歷程中又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對于中國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當前,全國各行各業都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把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中共新聞出版總署黨組近日發出《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認清新聞出版行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變化,深入分析新聞出版行業遇到的新挑戰新問題新矛盾,積極探索建設新聞出版強國的新舉措,把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到對新聞出版工作的總體謀劃和具體部署之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黨的十八大作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第一次提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求,這是對文化建設作出的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大會把文化強國列入黨的行動綱領,把文化建設擺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充分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我國文化發展進一步指明了發展方向。新聞出版業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聞出版業發展全局,推動新聞出版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熱潮中再創新輝煌。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們要對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現狀有全面的認識。通過深化改革,我國新聞出版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正在從新聞出版大國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這使得我們面對未來各種挑戰充滿必勝的信心。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要求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行業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一些新聞出版骨干企業得以迅速發展,但由于起步較晚和條塊分割、市場壁壘等原因,使其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能力受到一定制約,這也限制了企業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從而影響了行業的科學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當前特別要注意解決困擾行業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性問題,進一步轉變和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新聞出版業的管理方式和生產方式,為新聞出版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我們要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的要求,對產品和服務不斷優化創新,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提升新聞出版企業競爭力,提高新聞出版企業發展的效益和質量。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全面”和“兩個加快”的目標要求,結合新聞出版業發展實際,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力度,掃除束縛行業科學發展的障礙,加快行業科學發展的步伐,不斷開創新聞出版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不斷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添新動力,不斷鞏固和強化新聞出版業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的主力軍地位。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歷史使命催人奮進。黨的十八大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展現了更加廣闊的前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了更加壯麗的前景。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為標志,中國新聞出版業這艘航船又將開啟新的更加壯麗的遠航。讓我們沿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發展方向科學發展,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奮發有為,努力創造我國新聞出版業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