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辰
產業集聚區需要理性建設
□ 文/王辰
與江蘇、廣東等兄弟省份相比,浙江中心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還不夠強,突出表現在服務功能不完善、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高、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不足等方面。產業集聚區作為依托城市經濟和科技人才支撐的區域發展新空間,其目標是成為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市化相結合的示范區。目前浙江規劃布局的產業集聚區主要集中在各設區市,是中心城市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層次的重要載體,是推進新型城市化的戰略依托。
浙江產業集聚區建設已經由“規劃部署”階段全面進入“推進實施”階段。實施過程中,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強調科學開發和理性建設,高水平推進新型城市化。
——堅持“不貪大”,把握好開發規模和節奏。搞產業集聚區不應是“造城運動”,更不應是“圈地運動”。它的開發建設必須控制好規模,把握好節奏。從發展需求和用地可能的角度出發,優先啟動建設一批小區塊,實實在在地投下去、動起來,真正做到“開發一片、成熟一片、見效一片”。對于近期不能開發的區域,把它預留好、控制住,等條件成熟后再進行實質性開發。
——堅持“不求全”,把握好開發層次和水平。新型城市化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同地區應該有不同的模式和路徑。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也是如此,應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明確發展方向。尤其是產業選擇、項目引進,要做好科學謀劃,加強“招商選資”。不是過來什么就要什么,而是需要什么去引什么,避免“老鼠搬家”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不求“廣而全”,力求“專而精”,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
——注重“新老聯動”,處理好產業集聚區與老城區的關系。產業集聚區不能像“沙漠中的別墅”,脫離中心城市“自立門戶”。其建設初期,應緊緊依托老城區的基礎,加強設施聯建共享和要素自由流動,以“老”帶“新”,將老城區的資本、科技、人才、信息延伸過來,推動新空間開發。遠期,當新區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和水平時,又要以“新”促“老”,促進老城區功能優化提升,形成“新”、“老”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注重“產城聯動”,處理好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關系。產業集聚區是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結合的發展平臺。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新型工業化以新型城市化依托,兩者之間是互促共進的關系。因此,產業集聚區建設,既要注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又要注重發展研發創意、金融服務、商貿物流、生活休閑等城市現代服務業;既要注重產業功能區的發展布局,還要注重城市功能區的配套建設,加快產業、科技、人才集聚,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發展。
產業集聚區建設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強調科學開發和理性建設,高水平推進新型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