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芳
白蛋白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進展
楊榮芳
腦出血是一種腦實質(zhì)內(nèi)的出血,其原因主要是腦內(nèi)的血管爆裂。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在高齡患者中更為常見。腦出血之后會帶來各種并發(fā)癥,給患者生存質(zhì)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嚴重威脅其生命健康。目前,在腦出血臨床治療中,白蛋白由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對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減輕腦腫脹或者腦水腫的癥狀,同時還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等,從而為急性腦出血治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本文對臨床中應用白蛋白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展望,為白蛋白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白蛋白;急性腦出血;療效;安全性;臨床進展
腦出血是一種非外傷性的腦內(nèi)血管破裂而導致的腦實質(zhì)內(nèi)出血癥狀。部分腦出血是因為高血壓與動脈硬化合并引起的,通常將其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而像動脈瘤、先天性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炎、血液病以及腦底異常等則是由遺傳等原因引起的。腦出血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增高,因此它是老年人的高發(fā)病,且其中發(fā)病男女的比例大概為1:1.67。腦溢血的典型表現(xiàn)是肢體麻木、無力或癱瘓,患者突然跌倒等。本文對白蛋白在急性腦出血治療中的臨床進展進行了研究。
腦出血患者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缺失的現(xiàn)象,其原因主要有兩個[1],一個是腦出血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失;另一個是因為對周圍腦組織造成壓迫之后會對腦組織產(chǎn)生破壞,帶來水腫現(xiàn)象,使得神經(jīng)功能缺失。尤其是重型的腦出血,癥狀嚴重,死亡率極高。急性腦血管無論哪種分型,一般都伴隨著腦水腫現(xiàn)象,因為腦水腫對腦組織起到了壓迫作用,減少血流量,阻礙血液的正常循環(huán),因此,常引發(fā)繼發(fā)性腦出血,甚至造成腦疝。腦疝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幾近衰竭,呼吸困難。
研究表明,白蛋白在治療腦出血中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周龍女[3]等對急性重型的腦出血患者采用白蛋白進行治療,并觀察該藥物的安全性能和臨床的療效。將73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都接受血液控制、感染控制、脫水以及電解質(zhì)平衡控制等常規(guī)治療,而治療組在該基礎上每天加用100ml 10%的白蛋白進行靜脈滴注,連續(xù)一周,而在后一周中兩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法,14d后對治療結果進行觀察和評價,發(fā)現(xiàn)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莊會艷[4]等人也對自發(fā)性腦出血采用白蛋白治療進行了研究,對一部分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注射白蛋白的方法,每天靜脈滴注兩次,每次10g,10d后觀察,其血腫體積明顯變小,且其神經(jīng)功能也明顯改善,治療組治療的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出 26.8%(P<0.05),因此,采用白蛋白在早期急性腦出血治療中有利于減輕水腫,加速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禹愛梅[5]等人也研究了白蛋白對于急性腦出血的作用,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甘露醇治療,觀察組在該基礎上每天滴注10g白蛋白,滴注一周之后其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因此,白蛋白對于腦出血急性患者的病情具有明顯改善作用。
白蛋白治療急性腦出血其作用機制主要是[6]:第一,白蛋白有利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了一定的擴容作用,接受治療的患者血液微循環(huán)明顯改善,微小血栓形成受到了抑制,紅細胞聚集減少,腦血腫吸收增強。白蛋白能夠和血小板的激活因子結合在一起,有利于減輕這些激活因子所形成的誘導反應。第二,白蛋白能夠提高患者血漿中膠體的滲透壓[7]。腦組織中的水分在白蛋白作用下,向血管轉(zhuǎn)移,如果和滲透性的利尿劑聯(lián)合使用,其效果更佳。第三,白蛋白可以清除體內(nèi)氧自由基。急性腦出血患者由于血腫周圍缺血缺氧,會導致大量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引起腦損傷和水腫。研究表明[8],白蛋白發(fā)揮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和體內(nèi)SOD結合,提高了SOD發(fā)揮清除氧自由基的效果。另外,還有研究表明[9],白蛋白所起到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和血液中的二價鐵、三價鐵等金屬離子結合在一起,以阻斷這些金屬離子對體內(nèi)脂質(zhì)過氧化物所起到的催化作用,另外,白蛋白還可以和體內(nèi)氧化劑結合反應,從而降低了自由基對患者的傷害程度,對其神經(jīng)細胞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第四,白蛋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10]。急性腦出血患者,因為其血腫周邊的血流量比正常血流量下降的幅度大,因此可能不利于血腫周圍組織功能的維持,會導致其形成缺血性損傷,從而加重了腦水腫程度。而白蛋白的作用機制是提高了血容量[11],有利于血液的稀釋,避免其黏稠不流通,有利于提高血管流通的順暢度,恢復患者腦代謝功能。第五,白蛋白能夠為患者供給一定的營養(yǎng)[12],它在患者機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在體內(nèi)儲備,當患者體內(nèi)出現(xiàn)氮代謝的障礙時,這些氨基酸就可以作為良好的氮源,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儲備。有關研究表明,腦出血患者由于其肢體功能等發(fā)生障礙[13],肺部受到一定程度感染,會導致血清中的白蛋白數(shù)量劇減。因此,為急性腦出血患者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治療,補充白蛋白,是治療的重要措施。第六,白蛋白的使用,還能大大降低甘露醇的使用量。相關研究表明[14-15],對急性腦出血患者采用具有滲透性的脫水劑等進行常規(guī)治療,在該基礎上增加人血白蛋白作為輔助,可以明顯降低甘露醇使用量,并且有效克服甘露醇使用的副作用[16-17]。
上述很多研究和臨床實踐都表明,對于急性腦出血,采用白蛋白能夠起到令人滿意的療效,且安全可靠,不會帶來副作用[18]。隨著對白蛋白治療機制的不斷研究和深入探討,將有更多機制被發(fā)掘出來。但是對于治療時選用的白蛋白的總量、治療的時間長短等仍需進一步探究。
[1]Belayev L,Liu Y,Zhao W,et al.Human albumin therapy of acuteischemic stroke marked neuroprotective efficacy at moderate dos esand with broad therapeutic window[J].Stroke,2001,32:553-560.
[2]莊文錦,汪銀洲.人血白蛋白佐治腦出血后腦水腫的療效分析[J].疑難病雜志,2008,7(6):338-340.
[3]童小文,方萍,周龍女.白蛋白治療急性重型腦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7(29):788-789.
[4]莊會艷,付懷棟,林福軍,等.白蛋白治療自發(fā)性腦出血的療效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2,10(23):22-24.
[5]禹愛梅.白蛋白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1999,16(5):292-293.
[6]Rosand J,Eskey C,Chang Y,et al.Dynamic single-section CT demonstratesreduced cerebral blood flow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2002,14: 214-220.
[7]Ding HY,Han X,Lv CZ,et a1.Xenon-CT study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around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hemorrhage[J].Acta Neurochirurgica Supplementum,2008,105(5):161-164.
[8]Palesch YY,Hi11 MD,Ryckborst KJ,et a1.The AIJAS Pilot Trial:a dose-escalation and safety study of albumin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e stroke-II:neurologic outcome and efficacy analysis [J].Stroke,2006,37(8):2107-2114.
[9]Demerle Pallardy C,Gillard Roubert V,Marin JG,et al.In vitro antioxidant neurop rotective activity of BN80933,a dual inhibitor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J].J Neuro-chem,2000,74(5):2079-2086.
[10]陳娟,趙愛英.腦出血后遲發(fā)性腦水腫與甘露醇治療的臨床觀察[J].神經(jīng)病學與神經(jīng)康復學雜志,2009,6(1):39-41.
[11]Dan He,Lin Zhao,David T,et a1.Changes of blood flow perfusionby MR and NF-kβ expression in the region of perihematoma after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Correla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9,119(6):806-814.
[12]馬英文,李輝,劉捷.高血壓腦出血血腫吸收時間影響因素探討[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05,4(1):54-56.
[1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383.
[14]韓仲巖,唐盛孟,石秉霞.實用腦血管病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175.
[15]石廣蓮,周鳳祥,孫慧芹.靜脈滴注白蛋白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附44例報告[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2,10:8-9.
[16]劉秀坤,董志.治療急性腦梗死藥依達拉奉應用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5,32(5):3141.
[17]曹茂紅,柯開富,孫海華.前列腺素 E1 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血腫周圍組織血流量及預后的影響[J].臨床神經(jīng)病學,2011,24(3):180-183.
[18]周曉煦,王曉昆.超聲溶栓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6):794-795.
廣西橫縣人民醫(yī)院,廣西南寧 5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