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波
對醫學院學生安全管理的探討
白 波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中國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提升到與國際接軌的層次上以及高等教育深入加強高等改革的需求,使得在運用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新模式管理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中,如何建立一個適應醫學院學生安全管理模式就成為了當前需面臨的一大難題。
安全管理;心理教育;人文關懷;管理理念
如今的醫學院校對本科生的培養是五年制,由于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致使學科門類也在不斷增加,再加上醫學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未來與生命及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崗位,所以對醫學院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對醫學院校學生的心理壓力方面進行分析。醫學院校不僅對學業成績要求高,多數學校在實行降級制或是末位淘汰制的同時給學生增添不小的壓力,而且醫學專業的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深入、準確且扎實的了解專業知識,這樣在學習的質和量兩方面的高要求下使得學生對其自身的專業感也讓其對自身有著高要求。其次,對于如今這些生理完全成熟但思想還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而言,青年早期的年齡特點結合獨生子女的現象,使其有著鮮明個性的同時還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歸屬感和認同感,學生往往情緒起伏較大,在處理人際交往及適應能力上存在不足,在判斷紛雜的社會行為時也時常會有苛求他人或理想化的現象出現。第三,在競爭如此激勵的社會環境下,逐年增加的畢業生人數及越來越高的醫學生就業門檻,使得對就業期望偏高的畢業生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會出現自卑、焦慮、依賴和恐懼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而醫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的應對方式方面更多時候采取的是消極的應對方式。這對以上的各種原因可以對醫學院學生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在醫學生從入學開始所學習的2年半~3年半的基礎醫學課程中,對于不同專業教學的統一編排、上課的現象,相比較其他理工或文科專業生,雖然說基礎階段各專業學生之間是互通的,一致的學習內容使得課堂教學不存在塊的分割現象,但是在基礎醫學課程結束后,不僅要使其進行本專業的課程學習,還要進行分專業的小班制上課。
對于醫學專業而言,讓醫學生到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或指定的教學實習醫院進行實習的臨床實踐就是其教學的重點所在。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句名言中可以看出醫療工作的責任重大,這就使得醫學生的學習相比較于其它學科而言是繁重的。在課程不斷更新、內容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新技術、新療法也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而涌現。所以說,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基于醫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過重的課業負擔,對于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教室和實驗室的他們而言,能進行思想教育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少。
由于在醫學院校中重醫學而輕文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對學生的管理標準僅局限于注重學生專業學習和日常生活有序的管理。應該注重在學生心理資本養成和提升方面,在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專業學習的同時不會忽略對自身心理資本的養成方面。
以班、系、校三級心理干預體系來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為了便于學生在能夠及時的得到咨詢、引導和解決出現的一般心理問題,一線教師的學歷、能力水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管理,還可以增加其心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并在日常管理中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個人特點而對其進行分析掌握和教育,最終鼓勵和促進學生在自信、樂觀、希望和堅韌性方面的心理素質。通過開展個體、團體咨詢及心理健康講座等方式使學生通過心理交流得以疏通和解決在人際、學習或情感方面的心理問題,使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個性及心理特點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取得身心平衡的同時完善其人格發展。由于學生在個性、生活習慣以及地域上的差異致使他們容易與身邊人發生摩擦或產生誤會,從而引起糾紛。在管理醫學生的工作中,對于文化差異所引起的沖突事件發生時要能做到及時處理,避免其釀成真正的危機,并在此方面加強預警;對于治安事件的處理方式,應及時聯系學校保衛部門的同時積極配合社會治安部門的工作;在處理學生如特殊傳染病、犯罪、意外、猝死等意外緊急情況時,應及時上報和聯系學校,并與有關部門配合協調處理。
學院應對醫學生的紀律和安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不僅要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還應對醫學生的表現情況通過大會通報傳達給學生,為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在必要時組織專題學習。通過定期對各科室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及教學效果進行考核評分,將結果與績效掛鉤,帶教老師需對醫學生在實習時所造成的醫療差錯承擔全部責任,并給與相應的處罰。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未來所要求的不僅僅是具備高醫學專業技能,還需要能夠承受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生活和醫療工作的全方位人才。醫學生作為未來醫療事業的主力軍,有效的安全管理對其日后措施得當、管理到位的醫療安全有著直接影響,所以說,加強醫學生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的管理是未來醫療質量的有力保證,對確保醫療安全起著積極的作用。
[1]金家紅.醫學院校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
[2]王麗麗.高職護理專業教學的改革措施[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35(2):94-95.
[3]羅兵.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眼科臨床實踐課的現狀及改革[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37(4):95-96.
黑龍江省牡丹江醫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