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麝香中毒1例
李海霞
中毒;麝香;高熱;呼吸困難;抽搐;肝功能異常;腎功能受損
患者男,41歲。因惡心、嘔吐、高熱、抽搐、顏面發青4h入院。患者4h前突然出現惡心、嘔吐,繼之出現高熱、呼吸困難,于當地診所予以靜注藥物治療(具體用藥不詳)后癥狀無明顯緩解,且出現抽搐、無尿。急送我院就診,以“急性輸液反應”收住。訴發病前4h前口服極少量麝香。查體:體溫39.9℃,呼吸43次/分,血壓150/70mmHg,顏面部、口唇、甲床重度紫紺。雙肺呼吸音低,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齊,心音低鈍。腹軟,全腹無壓痛及反跳痛、肌緊張,肝脾及雙腎區無叩擊痛,腸鳴音正常。急查血常規:白細胞 11.9× 109/L,中性百分比 0.87;肝功示:總膽紅素31.4umol/L、直接膽紅素 19.0umol/L、谷丙轉氨酶650U/L、谷草轉氨酶 535U/L、γ谷氨酰轉肽酶875U/L、乳酸脫氫酶 345U/L;腎功示:尿素氮20.89mmol/L、肌酐 111.4umol/L。尿常規示:隱血3+;追問病史,患者近期因明確診斷肺結核,未予正規抗結核治療,自行口服麝香(極少量研末并裝膠囊)。故修正診斷為急性藥物中毒(麝香),因已出現嚴重肝功能損傷及急性腎損害,予以保肝、止血、大劑量維生素C,另中藥:水牛角(先煎)15g,生地15g,玄參9g,麥冬9g,金銀花9g,連翹9g,淡竹葉6g,黃連6g,水煎服。日服1劑。另服甘草綠豆湯等治療,15天后上述癥狀隨之消失,復查肝腎功能正常,尿常規正常。轉傳染科專科治療。
民間流傳麝香有“收斂”的作用,因而結核、瘡瘍、腫瘤患者應用本品,有內服、外用之說法。天然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并含降麝香酮、麝香吡啶、膽甾醇和多種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質、肽類、氨基酸和無機鹽等。藥理實驗表明,小劑量麝香和麝香酮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劑量則產生抑制作用。麝香對離體心臟有興奮作用,可使心跳振幅加大,心臟收縮加強[1]。
本例患者首發癥狀為惡心、嘔吐,考慮刺激消化道黏膜,繼之出現高熱、呼吸困難、抽搐,故易于高熱之病癥混淆。因此有無服食麝香便成為早期診斷之重要依據。麝香正確給藥后主要從肝、腎代謝消除,肺也可能是排泄途徑之一。故胃腸道、肝、腎、肺、心、腦為靶器官,中毒程度與麝香服食用量呈正相關[2]。
凡病機表現為關竅不利、經絡壅阻征象者,皆可選用麝香以開竅散結,使閉塞壅遏之氣得以疏通。麝香治熱閉證,多與牛黃、冰片、犀角等清熱醒神藥同用;治寒閉證則配蘇合香、安息香、石菖蒲等辛香走竄、辟穢祛痰藥同用;治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可配蓽撥、高良姜等。血瘀氣滯、絡脈痹阻,以致遍身疼痛,或閉經不通,或腹中包塊,于方藥中加麝香適量,效果更為顯著。麝香還廣泛用于治癰疽惡瘡、結核腫毒、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內服外用皆可。內服多入丸散中,一日用量0.03~0.1g。毛殼麝香的外皮——麝香殼供藥用,有消腫解毒的功效,可治疔毒腫痛、癰疽瘡癤。現代用麝香制成氣霧劑或含片舌下給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麝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淋巴結核。麝香對于孕婦內服外用均禁忌,氣血虛者須慎用[3]。本例因診斷及時并予以積極有力的搶救措施而獲治愈,若延誤診治,預后極差,臟器功能衰竭甚或內臟大出血死亡。本例系急性藥物中毒治療因以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效果極佳,但血液透析加重結核播散,故只能常規保肝加用中藥解毒。本病重在預防,應加強宣傳教育,告誡麝香之藥用須正規。治療以保肝、止血,中藥治療亦是有效、重要之方法,若單純麝香中毒致嚴重肝腎功能損害不妨考慮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可能效果極佳。本例提示診治需準確、及時、有針對性的病史采集科為準確診治提供重要依據,亦是成功治愈之關鍵。
[1]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 826-829.
[2]金溶奎.麝香成分的生理效應[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81,3(4):176-176.
[3]陳雪,高兆潤.天然麝香的研究概況[J].中草藥.1981,12(5): 236-236.
格爾木市人民醫院內科,青海格爾木 8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