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光鑫
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治療白內障臨床分析
付光鑫
目的總結探討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治療白內障的注意事項及治療效果。方法我院近年共收治82例白內障患者,對其進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術后隨訪,記錄統計治療效果及并發癥情況。結果82例患者術后隨訪4~6個月,治療效果明顯,視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例(3.7%)患者<0.1,12例(14.6%)患者0.1~0.3,41例(50.0%)患者0.3~0.6,26例(31.7%)患者>0.6。術后并發癥情況:虹膜損傷18例,后囊膜破裂19例,角膜內皮水腫15例,一過性眼壓升高13例,術后炎性反應17例,出現并發癥經過相應治療后均恢復正常。結論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能顯著改善白內障患者視力,治療成功關鍵在于規范操作,術后應警惕并發癥發生的可能并及時給予相應治療。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白內障
我國近年白內障發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尋找一種能夠有效改善白內障患者視力的治療方法顯得極為重要。而近年提出的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具有多項優點:創傷小,恢復快,視力改善速度明顯,術后反應輕微。目前已成為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方法[1],而且隨著醫療器械不斷進步法陣,手術治療效果也不斷提升。我院將近年來收治的白內障患者進行了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將具體資料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82例患者均為單眼,男33例,女49例;年齡37~81歲,平均59.4歲。所有患者均可見晶狀體有不同程度的渾濁,其中61例為老年白內障,21例為并發白內障。所有患者術前檢查視力、最佳矯正視力及Goldmann眼壓,并進行了裂隙燈、房角鏡和眼球A/B超檢查,排除眼底出血、弱視及視網膜脫落等后節疾病和并發癥。患者核硬度檢查結果如下:I度3例;II度36例;III度34例;IV度9例。
1.2治療方法患者住院后進行常規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術前1天患眼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三次。術前散瞳,將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均勻,進行球后及眶上裂麻醉。取標準上方角鞏膜邊緣隧道樣切口,在 2點位置角膜邊緣內側取側切口作為輔助,取粘彈劑注入前房,連續環形撕囊。對患眼晶狀體進行超聲乳化,吸凈皮質。擴大切口,植入人工晶狀體并注入粘彈劑。術后應用典必殊滴眼液4次/d,連用2周,并口服抗生素3~5d。
2.1治療結果82例患者術后隨訪4~6個月,治療效果明顯,視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3例(3.7%)患者<0.1,12例(14.6%)患者 0.1~0.3,41例(50.0%)患者0.3~0.6,26例(31.7%)患者>0.6。
2.2并發癥情況本組患者術中及術后均可見不同程度的并發癥:虹膜損傷18例,后囊膜破裂19例,角膜內皮水腫15例,一過性眼壓升高13例,術后炎性反應17例。所有并發癥均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得到控制,患者最終恢復正常。
目前許多醫院均已開展了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的治療技術,然而治療過程中并發癥屢見不鮮,因此對手術具體細節仍要提高認識[2]。切口最好取角鞏膜隧道樣切口。切開時刀應垂直鞏膜表面,做隧道時需平行鞏膜板層向前進刀,到近角鞏膜緣后界時向上稍抬刀頭,然后進入角膜緣及透明角膜。若患者上方角膜緣偏寬,注意提前抬高隧道刀以免切入前房。隧道切口厚度應適宜,太厚易影響操作,太薄易破碎和撕裂。撕囊應連續環形進行,且注意保持合適的前房深度,囊口大小5~6mm為佳。高齡患者撕囊時要小心避免懸韌帶斷裂,發現有囊膜鈣化時,撕到鈣化處最好予以剪開。超聲乳化進入隧道切口后,壓住后唇,左右滑動進入前房。由上到下沿前囊孔緣進行蝕刻。若中央晶狀體厚板過厚,可先乳化削薄后板,直到可見底部有均勻紅光反射。劈分晶體核時,劈核器切記自前囊孔下進入到達晶體赤道部。一旦誤吸到虹膜,應立即下調腳踏開關至1檔,同時踩返流開關,沖出誤吸的虹膜。超聲乳化到最后時應保持針頭斜面向上,防止傷及后囊膜。植入人工晶狀體時若晶狀體自動下移或偏位,要認真檢查是否有懸韌帶斷裂及后囊膜破裂的損傷。植入晶體后注吸粘彈劑時若發現前房內膜狀物或發現人工晶體活動度過大時,要考慮玻璃體脫入前房的可能性。植入人工晶狀體并轉動晶體袢時要小心觀察袢邊緣是否穿入虹膜后。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能顯著改善白內障患者視力,但術者需提高對手術操作要點的認識,規范操作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術后應警惕并發癥發生的可能并及時給予相應治療。
[1]劉穎,楊紅.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2(7):57-58.
[2]肖敏.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并發癥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2):185-186.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二人民醫院眼科,河南信陽 4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