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超,顧國龍
本文對現代醫學對高血壓病的認識進行系統回顧,重點對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等相關理論進行綜述。
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是既符合高血壓病西醫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又符合陰虛陽亢證中醫診斷標準:主癥有眩暈、頭痛、腰酸、膝軟、五心煩熱,次癥有心悸、失眠、耳鳴、健忘、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的一類高血壓[1]。是高血壓病的主要證型之一。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趨勢,每10個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壓;估計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至少2億[2],而陰虛陽亢型則占了較大比例。譚潔等[3]通過搜集湖南省內6家中醫院門診698例確診為高血壓病患者的人口學、癥狀、體征等臨床資料,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證型分布按頻次高低依次為: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痰濕壅盛證、陰陽兩虛證。而陰虛陽亢型占總數的24.1%。張志斌等[4]在無錫市中醫院通過收集32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和進行辨證分型,各證型按所占比例排列為:痰濁壅盛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肝火亢盛型,陰虛陽亢型占30.61%。
熊曉玲認為個人體質的陰陽偏盛偏衰、稟賦不足、臟腑虧虛則是發病的內因;過度勞倦或強烈的精神刺激為發病的常見因素[5]。而長時間的勞累過度及思慮過度能勞傷心脾,陰血暗耗,或縱欲傷精,陰精損傷,均可導致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積損日益加深,致血壓升高。葉琳等[6]認為原發性高血壓發病固然與先天稟賦相關,但后天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和外界刺激等,對本病的誘發和病情的加重有緊密聯系。而本病的病機關鍵在于素體的肝腎之陰潛在不足,加之長期七情過用,五志過極,耗傷正氣,損害真元。肝氣郁滯日久,勢必水不涵木,厥陰邪火翕然而起,上擾清竅,升降失度,頭痛、目眩、耳鳴、煩躁、失眠、心悸諸癥叢生。
4.1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激活 RAAS是一個循環內分泌系統 ,而且可能是一個全身分布的局部分泌系統,RAAS是體內與血管舒縮及水鹽代謝關系密切的體系之一,在人類高血壓形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7]。高揚等[8]應用放射免疫分析對136例EH患者,包括肝膽濕熱證36例、痰濕壅盛證39例、陰虛陽亢證29例、肝陽上亢證32例,分別進行血管緊張素Ⅰ(AngⅠ)、血管緊張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測定,發現各組間AngⅠ、AngⅡ水平,陰虛陽亢證>痰濕壅盛證>肝陽上亢證>肝膽濕熱證,組間比較差異顯著。
4.2 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 靳利利等[9]將252例高血壓病患者根據辨證分為肝火亢盛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氣虛痰濁型4型,檢測各證型TXB2的含量,分析證型分布及與TXB2的關系,各證型TXB2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分布規律為陰虛陽亢型>氣虛痰濁型>肝火亢盛型>陰陽兩虛型,其與血壓的高低不成比例,陰虛陽亢型與氣虛痰濁型TXB2含量明顯升高。夏成霞等[10]對184例EH患者進行辨證分型,測定NO、NOS、ET-1水平,研究發現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肝火亢盛證及痰濕壅盛證明顯高于陰虛陽亢證(P<0.01),分析可得iNOS表達的降低可能是陰虛陽亢證高血壓病患者的特征之一。
4.3 胰島素抵抗 高血壓病存在胰島素抵抗,并認為胰島素抵抗是高血壓病的一個獨立因素,可能是高血壓病的根本病因之一[11]。黃習文等[12]對60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計算胰島素抵抗(HOMA-IR),穩態模式評估法胰島素抵抗值,發現高血壓組HOMA-IR明顯高于非高血壓對照組,而伴胰島素抵抗組又明顯高于非胰島素抵抗組。
4.4 基因的多態性 原發性高血壓是遺傳與各種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因素疾病,對其基因變異與高血壓發病關系的研究有助于從分子水平來探討EH的發病機制。董昌武等[13]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20例,中醫辨證分型為肝火旺盛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痰濕壅盛型,選取正常對照組30例,并采用PCR方法檢測ACE基因的多態性,結果發現ACE基因DD型(顯示190bp為缺失純合子)在陰虛陽亢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EH陰虛陽亢證型有一定的關聯。
5.1 單味中藥 黃源鵬等[14]發現,從川芎中分離出的川芎嗪能顯著降低ET、AngⅡ、TXB2水平,從而達到對各個證型降壓的目的,包括陰虛陽亢型。
5.2 成藥 董守金等[15]將180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治療組口服天鉤潛陽膠囊聯合左旋氨氯地平,對照組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組總有效率84.1%,對照組總有效率65%,兩組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3%,對照組總有效率68.3%(P<0.05)。王國印等[16]采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觀察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40例,腦心多泰膠囊加培哚普利治療20例為聯合治療組,單用培哚普利治療20例為對照組,療程2月。采用超聲診斷儀,檢測頸動脈治療前后壓力應變彈性系數(EP)、硬化值(β)、順應性(AC)、脈搏波傳導速度(PWV),增大指數(AI)及雙側頸動脈內中膜厚度(MT)等。聯合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呈明顯下降趨勢,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聯合治療組EP,PWV,β均顯著下降,AC顯著提高,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體現腦心多泰膠囊聯合培哚普利明顯改善高血壓病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管硬度,提高順應性。
5.3 復方 褚致凱[17]通過選擇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治療組采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對照組采用洛汀新治療,兩組均治療4周,分別對兩組的血壓和生活質量進行評測。治療后兩組血壓均明顯下降,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吳山永等[18]將68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按隨機化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兩組均予纈沙坦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予以陰平陽秘方(天麻、石決明、地龍、茺蔚子、夏枯草、葛根、珍珠母、牛膝、杜仲、桑寄生、川芎、麥冬、茯苓、澤瀉、生地黃、陳皮),所有患者進行24h動態血壓監測,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8%,對照組為70.59%(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1);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
黃谷等[19]對27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患者采用“運膏肓、摩腹、揉太陽、分推前額、抹橋弓、劃側頭”的推拿方法,結果顯示頭脹痛、頭暈、耳鳴較前改善。朱廣旗等[20]將高血壓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肝火亢盛、痰濕壅盛、陰虛陽亢與陰陽兩虛四組,均運用針刺治療。用放免法測定血漿ET含量和化學比色法測定血清ACE含量。陰虛陽亢組顯效8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0%。1個療程后血漿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AC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顧國龍[21]認為單純西藥治療相對著重于降壓,而從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出發,應注重患者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證型,采用辨證施治,更能有效控制血壓,達到保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目的。中藥治療高血壓病具有多靶點作用,這是中醫的優勢,而且還能減少一些通過服用西藥引起的不良反應,但是還有很多深入的問題有待解決,中藥的調控血壓機制還得不到統一的認可,如何篩選出中藥內主要起作用的藥物成分,如何趕上西藥的降壓效果與速度等等,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還需通過不斷的深入研究,使中醫藥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74.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11,3(5):44-45.
[3]譚潔,韓國棟,滕久祥,等.湖南省高血壓病中醫證型分布與季節相關性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28(10):897-899.
[4]張志斌,周春剛,陸曙.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醫證型分布及其與生化指標的相關性[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6):114-115.
[5]孟繁燁,張云飛.熊曉玲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的經驗[J].四川中醫,2011,29(6):5-6.
[6]葉琳,王力.平肝潛陽法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6):888-889.
[7]Hsueh WA,Wyne K.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J].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11,13(4):224-237.
[8]高揚,胡元會,褚瑜光.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證候與血清AngⅠ、AngⅡ、ALD相關性研究[J].北京中醫藥,2012,31(1):20-22.
[9]靳利利,王清海,黃培紅.高血壓病中醫證型分布與血漿血栓素B2的相關研究[J].河北中醫,2008,30(8):798-799.
[10]夏成霞,楊慶有,朱紅俊,等.不同中醫證型原發性高血壓與NO/NOS系統、ET-1、左室質量指數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1):32-33.
[11]沈毅,張繼東,胡連海.原發性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43(2):142-144.
[12]黃習文,冼紹祥.陰虛陽亢型高血壓胰島素抵抗與心肌纖維化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8):705-707.
[13]董昌武,董梅,邢齊樹.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醫辨證分型與ACE基因I/D多態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26(8):1545-1548.
[14]黃源鵬.2級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血漿ET、AngⅡ、TXA2關系及川芎嗪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9(6):18-19.
[15]董守金,熊曉玲.天鉤潛陽膠囊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120例[J].中醫雜志,2011,52(20):1779-1781.
[16]王國印,方邦江,楊建梅,等.中藥腦心多泰膠囊聯合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多頸動脈重構的效果[J].心臟雜志,2010,22(3):376-378.
[17]褚致凱.天麻鉤藤飲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1,27(4):20-21.
[18]吳山永.陰平陽秘方對高血壓?。幪撽柨鹤C)患者療效及動態血壓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2):177-178.
[19]黃谷,蔡黎.推拿治療輕度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2010,25(5):867-869.
[20]朱廣旗.針刺曲池和太沖對高血壓病不同證型的療效[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6(1):4-6.
[21]顧國龍.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121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02,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