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芳
關于高職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析
□胡春芳
所謂項目化教學,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通過科學合理的行為導向為法則,根據學生需要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項目化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實際的設計,將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實際實踐相結合,轉變成具體技能培養的訓練項目。尤其作為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因此項目化教學改革是傳統課堂理論教學的重大突破與變革,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果應用的相結合。不僅能夠使教學得到多元化發展,也能夠使學生得到專業化訓練。根據當前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發展現狀,提出了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項目化教學;職業能力;技能培養;改革;建議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紛紛崛起,并且有可能成為面向人人的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體系的影響,使得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實際崗位需求。加上學生整體素質普遍不佳,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說當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備受人們的關注。當前高職院校的核心任務就是課程教學改革,因此項目化教學的理念提出,可以說是促進高職課程改革的一條有效途徑。本文就是根據當前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發展現狀,提出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近幾年以來,由于高職院校招生規模急劇擴大,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因此,教育部門做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在接下來的改革中提出了通過對教育改革來實現高職院校質量的提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觀念—項目化教學。所謂項目式教學,就是學生在學習中圍繞某一個具體的項目學習,通過利用最優化的資源來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實踐體驗,通過一系列的實踐來進行探索創新與實際技能的提升,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高職院校的項目化教學中,既是一種日常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它的理論基礎融合了多種教育理念。
在實際的項目化教學中,采取類似實踐的方式來對整個項目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有意義的任務來實現技能的提升。在項目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人人參與創造的過程,能夠在操作中掌握所有要學習的知識,體驗在實際崗位的辛苦及樂趣,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傳統教學相比,項目化教學比傳統的教學多出了三個中心,即:由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原有的課本教學內容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以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操作為中心。
在高職院校中,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全能人才,因此需要按照市場需要來培養人才,但是如果沒有實踐活動,學生并不能獲得實際經驗,并且將專業知識全部掌握。因此在職業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原有的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轉變為以企業實際工作為中心的項目化教學,將實際工作中的場景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以能夠勝任工作為最終目的,最終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我們在實際改革中,可以看到項目化教學更為突出的幾點意義:
首先,項目化教學體系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任務相符合。由于高職教育的基礎課程都是學科體系,按照人對于知識接受的邏輯來設置課程,知識中都有著內部的組合關系。而學科知識結構與學術教育相關聯,因此我們需要將教學定位在培養學術型人才,學科的主導局面必須打破。而項目化教學的基礎結構是工作體系,也就是圍繞著專業的崗位工作進行教育,通過不同專業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將學科知識融入,呈現相互融合的局面。
我國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適合生產第一線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目標需要除了掌握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也要有著在專業領域的工作基本能力,因此需要以“應用”為首要目標,這就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決定了項目化教學是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任務的。
其次,項目化教學的知識表征方式有利于高職學生工作能力的形成。職業教育關注的是學生的工作與實踐能力,并且習慣去關注影響它的因素,一般為知識與實踐。學生要想有著足夠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有著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其次將這些專業知識應用到工作崗位中,強調了知識儲備與實踐經驗相融合的理念。也就是類似蓋房子先打牢地基,才能在上面建房子。而學生一般都是擁有著足夠的知識儲備,卻無法在實踐中進行操作,缺乏生成實踐的功能。因此我們在項目化教學中,不僅僅要求學生有著足夠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具備職業能力。項目化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將專業理論與工作任務相聯系,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在校學生的職業能力。
第三,項目化教學有利于高職院校優良學風的形成。由于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很多學生調皮搗蛋,導致學校學風不好,不良習慣較多。然而教育學家認為越是調皮的學生越是敢勇于實踐,他們不拘于多種規矩,而是敢于創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教師都會在課堂中灌輸理論,將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作為課程知識結構的出發點,而忽視學生的具象思維的培養,這種純粹的理論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項目化教學正好迎合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理論知識內容都是一些定理定義,而項目化教學是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行動化的工作任務。在教學組織形式中,傳統教學是教師在上面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在下面記錄,顯得死氣沉沉;反觀項目教學的課堂,學生們分成小組相互配合,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能夠完成具有價值的目標,并且教師能夠給學生做指導,建立了學與用的快速通道,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變成了實踐活動的參與者,讓學生激發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進而樹立了良好的學風。
雖然高職院校將項目化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進行改革,但是由于剛剛起步,因此呈現出了一些問題:
首先,一些學校將項目化教學理解為案例教學。雖然一些學校不再以理論灌輸為主,而是運用一些案例教學,但是由于案例與實際崗位關聯性不大,而且較為零散,并沒有與項目規劃相融合。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多種教學手段,因此導致學生興趣不高,師生的互動不多,既浪費了時間,又收效不大。
其次,項目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環節相脫節。項目化教學應當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如果學生缺乏體驗,導致他們很難系統地去掌握操作技能與方法,讓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工作崗位相銜接。然而由于項目化教學操作較難,讓一些學校受到限制,項目要么與實際脫節,要么難以組織實踐教學。
首先,制定富有彈性的教學計劃。高職院校在項目化教學改革中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的教學計劃。在原有的教學目標不變的基礎上,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參與崗位實踐內容進行適當變化。在教學計劃制定中需要以職業需要為出發點,符合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特點。在教學計劃中要考慮到學生在崗位實習中的課時安排,當所需要改革的課程與學生實踐的課程計劃有沖突式,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以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其次,課程教材建設問題。教材是課程改革的體現,也是指導學生在實踐中的重要依據。我們需要根據當前項目化教學改革來制定與傳統教學課程不同內容的教學,不再與學科中理論知識相關聯,而是以指導工作任務為主的系統歸納的方案。在制作形式上,可以不只是紙質的教材,也可以是電子課件、多媒體光盤等。而且教學并不是一沉不變的,而是動態的,需要與實際相結合,針對地區的市場變化來制定教材內容,體現出教材建設的“科學、求新、求異、變化”的特點。在教材制定中,可以讓本校的教育工作者與崗位實際的技術人才一起編制,作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指導手冊,以提高效率,少走彎路。
第三,與校外實訓基地群相結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走上實踐崗位的第一道關卡,因此我們應當重視起實踐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我們可以開發校外的實踐基地群,通過與多個企業聯合,實現校企共贏的局面。在組織形式上,可以讓在校學生組成工作任務團隊,在實踐的地方進行實際項目的操作,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第四,組建專家團隊,對教學項目進行設計與開發。項目化教學改革的關鍵點在于項目的如何開發與設計,因此學校應當將在校教師與企業專家組成專業組,去聯合開發與課程可以相融合的項目。開發的項目要與學校的專業相一致,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教師在教學形式上應當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而是以學生為主體,保障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并且實現高效的成果。在開發的設計方案中,既要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要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并且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學校需要重視就業引導工作。職業院校作為高等的教育機構,就是需要將崗位需要的人才進行輸送,而一些學生并不能夠找準自己的目標,因此應當在項目教學的同時進行職業的引導工作。一些學校即使開展了,也是較為單一的形式,一般都是安排學生進行聽課,而不是根據實際發展需求進行教學。因此高職院校在展開項目化教學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職業生涯進行引導,比如在每學期安排相應數量的職業引導課程,讓學生能夠受到正確的指引,而教師或者專家可以幫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根據學生在項目操作過程中的表現來幫助學生選擇職業。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設置不同的職業引導課程,并且要實現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讓學生實現自我認知,找準自己就業的方向。
對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我們缺乏的不是思路與理論,而是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實踐。在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程中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來對實踐環節進行指導,因此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學習中的理論知識較多,顯得大而空,并且與實際崗位工作相脫節。因此我們應當根據實際的實踐條件與現有的教學設備進行改革,構建以生產需要為出發點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而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為市場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
[1]趙志群.論職業教育工作過程導向的綜合性課程開發[J].職教論壇,2004(06).
[2]張艷軍.淺談項目教學法在數學課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3).
[3]趙玉芹.教學難點在合作探究中“柳暗花明”—項目教學中難點突破初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03).
胡春芳(1966-),女,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制圖和計算機繪圖課程。
G712
A
1001-7518(2012)05-0032-02
責任編輯 時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