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宏 史 勇 李觀強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普外科,廣東深圳 518172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胰腺消化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對本身器官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學性炎癥,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1-2]。據以往資料統計,在我國本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已經達到0.32%~2.04%。近年來,隨著診斷設備的增多和診斷技術的提高,其確診率明顯上升。臨床上,以青壯年為多見,一般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1.7,兒童患此病的比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加。隨著近些年對該疾病相關機制的研究發現,以細胞因子作為研究對象,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診斷、治療及預后中受到廣泛應用[3]。本研究以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變化作為研究對象,為找到細胞因子與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相關性提供實驗依據。
研究對象為2001年10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經確診屬于SAP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9~71歲,平均45歲。輕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 30例,其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齡23~68歲,平均48歲。空白對照組為30例健康體檢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2~62歲,平均45歲。以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制訂的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和分級標作為該疾病的診斷依據[4],所選患者在年齡、性別、發病時間、病情發展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意義,同時排除與實驗有關的干擾因素。
三組患者分別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抽血過程均由同一名醫生完成,在4℃環境下,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取已經分離得血清2 mL,置-20℃的保溫箱中待檢。以ELISA法測定TNF-α、IL-6含量,實驗所用試劑盒由北京維通利華有限公司提供。以說明書為參照。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多組分間均數的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SAP患者4個測試時間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和MAP組;MAP組患者TNF-α水平入院第1天、入院后第3天較空白對照組升高顯著,入院后第7、14天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TNF-α 水平比較(±s,pg/mL)
表1 三組血清TNF-α 水平比較(±s,pg/mL)
注:與SAP組比較,▲P<0.05;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SAP組MAP組空白對照組30 30 30 59.6±14.7 38.3±9.1▲★13.8±4.3▲45.8±9.3 27.8±8.1▲★14.0±4.1▲39.1±8.4 17.1±5.2▲14.1±4.2▲36.8±7.1 14.8±3.3▲13.9±4.4▲
SAP患者IL-6水平較MAP組、空白對照組在入院第1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SAP患者IL-6水平入院后第3天較MAP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較空白對照組有顯著升高,入院后第7、14天較MAP組和空白對照組有顯著升高,第7天升高值尤其顯著;MAP組IL-6水平入院后第3、7天較空白對照組顯著升高,入院第1天、入院后第14天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上將急性胰腺炎分為急性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兩大類。前者多見,以胰腺水腫為主,病情較輕,有自限性,病程多在1周左右,預后良好,病死率較低,為1%~2%;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相對比較少見,僅占發病數的10%~20%,但病情兇險,易出現休克、腹膜炎、敗血癥等并發癥,預后差,病死率高。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現為突然發作的上腰部疼痛、惡心、嘔吐、發熱、腹脹、血及尿中淀粉酶升高等。而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卻是危及生命的重癥之一,系由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繼續發展所致。其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復雜多變,累及器官多,并發癥多,病死率可高達30%~60%。患者的胰腺充血腫脹嚴重,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壞死,腹膜后間隙有大量血性滲出液。網膜、系膜組織被滲出的胰酶所消化,可出現胰腺出血、壞死,并發胰腺膿腫、假性囊腫;出現呼吸、心律、神志的異常改變;腹部出現明顯腹痛、腹肌緊張、腸鳴音消失,并伴有血鈣下降,CT檢查能診斷胰腺有無壞死。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較輕型胰腺炎要嚴重得多,住院時間可達數月,費用大,并發癥多,病死率很高。一些人雖然治好了,但會留下一些后遺癥,如糖尿病、胰腺假性囊腫等,健康遲遲得不到恢復。隨著近些年對該病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SAP的發生與炎癥遞質和細胞因子的過度釋放有關[5]。
表2 三組血清IL-6水平比較(±s,pg/mL)
表2 三組血清IL-6水平比較(±s,pg/mL)
注:與SAP組比較,▲P<0.05;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SAP組MAP組空白對照組30 30 30 45.8±11.2 42.9±12.9 38.9±10.9 142.3±31.1 122.5±34.6★39.2±10.3▲190.1±49.9 113.9±28.1▲★40.0±9.8▲113.1±24.7 43.6±12.8▲39.9±10.6▲
目前認為TNF-α是導致胰腺炎時胰腺及胰外器官組織損傷的主要細胞因子,該因子是急性胰腺炎后含量升高的因子之一。IL-6的主要作用:除對血管內皮細胞及炎性細胞具有直接的激活和毒性作用外,同時參與急性期蛋白的合成,通過加速和放大炎癥反應的速度和程度,對組織器官造成損害。臨床研究顯示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明顯高于輕度患者,有并發癥的胰腺炎患者血清中IL-6水平顯著高于無并發癥的患者[6-8],通過測定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NF-α和IL-6的水平變化,可以作為對該病的早期診斷的一種方法。
[1]杜金柱,許斌.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10):266-268.
[2] 徐明.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探討[J].青島醫藥衛生,2011,43(2):110-111.
[3]Bhatia M,Neoptolemos JP,Slavin J.Inflammatory mediators as therapeutic targets in acute pancreatits[J].Curr Opin investing Drugs,2001,2(4):496-501.
[4]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學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及分級標準[J].中華外科雜志,1997,35(12):773-775.
[5]Halonen KI,Pettila V,Leppaniemi AK,et al.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 Med,2002,30(6):1274-1279.
[6]萬勁松.CRP、IL-6和TNF-α檢測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學,2011,17(7):30-31.
[7]吳偉健,何炎堯.烏司他汀注射液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0 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40-41.
[8]高長春,戴存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h17相關因子IL-17、IL-6與TNF-α 水平變化及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