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武
2012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1月29日落幕,此次論壇圍繞“大轉型:塑造新模式”展開辯論,中國是中心議題和熱門話題之一。然而,令主辦方尷尬的是,由于恰逢中國傳統春節,中國沒有一位領導人出席此次論壇。據外媒消息,達沃斯主辦方已決定,來年世界經濟論壇將避開中國傳統春節,從而使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更為名副其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缺席,無疑讓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黯然失色。
達沃斯論壇主辦方的及時反應,凸顯了如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也彰顯了中國文化的世界性影響。全球化的世界,曾經是一個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世界,所以我們看到的現實是,任何國際性的論壇和會議,都極少在圣誕節期間舉行。如今,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以及西方大國深陷經濟危機,,國際社會日趨表現出對中國角色的期待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尊重。
達沃斯論壇尊重中國春節文化的舉動,是積極務實的,這一信號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我們步入了一個尊重中國的時代。由此,任何重要的國際會議都應避開中國的傳統佳節,這已不是空泛的口號和目標,而是一個映入眼簾的現實。此次達沃斯論壇決定以后為春節讓路,表明中國所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崛起,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政治舞臺的核心操盤手。
很明顯,在未來,世界性高峰論壇只要缺少了中國的參與,就很難顯示其全球性。中國理應抓住國際社會目前的這種心理,更好的利用國際性平臺闡述好本國的看法和意見。尤其是目前眾多國際會議都在反思和批判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情況下,中國應更積極地闡述中國模式及增長的經驗。
由此,我們更應做的是,打造屬于自己品牌的重要國際論壇。比如中國完全可以憑借領導人闡述觀點的優勢,考慮將博鰲論壇等中國人主辦的會議平臺,打造成一個世界頂級的論壇。另外,中國領導人的聲音備受全球關注,這些聲音除了通過西方的國際論壇和媒體,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品牌媒體發聲,巧妙利用專訪、采訪、發布消息等方式,做大中國媒體與輿論的國際影響力。
再深入點說,過去中國在國際場合往往會不自覺地迎合西方。但現在西方正在試圖迎合中國。當然不排除這是因為看重中國的市場和資本,并非就是表示認同,存在其目的性。不管如何,中國在宣示自我看法、展示文化成果時,更應有自信,不卑不亢。我們常常說,中國的就是世界的。那么,做好中國自己,便是贏得世界尊重的最好路徑。這樣,讓會議避開春節成國際慣例,顯然就不再是一句口號。▲(作者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環球時報20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