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網站1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是可持續發展的扭轉乾坤者嗎? 中國能否為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免遭增長影響開啟解決之道,這是本周達沃斯論壇的熱議話題之一。
在我看來,中國顯然正在切實踐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十二五”規劃中有關對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的大力投資即是明證。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盡力實現“和諧城市化”和創建智能型城市的目標。
這種投資恰逢其時。中國政府已開始摒棄“GDP崇拜”做法。中國領導人宣布減少對GDP的依賴,表示經濟發展的目標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及福利。該政策將對政府支出、國企和更為廣泛的商業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近期與世界經濟論壇開展的研究表明,中國正開始籌劃如何使其發展利益與可持續增長和改善環境相一致。例如,創建于2008年的“中國綠色科技”就是意在向企業、服務提供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綠色技術和合作機會。目前它正幫助民營企業通過創新實現政府“十二五”規劃目標。
隨著中資企業尋求實現政府及其本身目標并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將可持續發展當作商業和供給鏈的核心將勢必更為緊迫。這不僅能滿足歐美出口市場的期望值,還將贏得地方決策者、消費者和其他利益攸關方的信任。
別誤會我——韓國、北歐和巴西等國家和地區也都在投資,但從我在達沃斯會議中心的談論看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正在出現改變可持續發展局勢景象和具有真正可衡量潛質的切實龐大市場。我們承認中國仍面臨嚴峻挑戰。但我認為,中國的變化方向提供了將可持續發展由口頭宣傳變為實際行動的獨特機遇,開啟了應對有關挑戰的解決之道。
正如我在達沃斯論壇上所言,每次訪問中國時,我都為當地前所未有的巨變感到震驚。他們在清潔能源、能源利用率和環保措施等領域的雄心與日俱增。或許現在斷言中國當前的努力能否成功長期推動全球和當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時尚早。但中國似乎是唯一潛在的扭轉乾坤者。▲(作者彼得·萊西,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