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30日爆料稱,臺軍耗資300多億(新臺幣,下同,1元新臺幣約合0.2元人民幣)的“安邦計劃”遠程預警雷達,因基地塌陷需延后投入戰備。但臺軍方隨即予以澄清,表示承載雷達的平臺并無問題,待美方人員11月底測試完畢,即可啟用。
據《聯合報》30日報道,自2003年開始建設的臺軍遠程預警雷達基地,完工日期一延再延,從原定的2009年9月延到2010年3月,再延到2010年底,后來臺軍方又表示今年11月完工。不料,美軍派員來臺檢測時發現,受雷達本身重量影響,基地出現塌陷現象,完工進度因此要延至2012年。
臺軍立刻予以否認。據“中央社”報道,臺空軍官員30日稱,承載雷達主體的平臺去年就已完工,有砂石車與混凝土車進出基地只是進行鋪整作業,并非媒體所說因地質問題而進行的改良工程。該官員指出,美方人員已開始相關測試作業,預計11月底測試完畢,若無問題,即可投入戰備。臺空軍司令部也發布新聞稿做了澄清。
據臺媒報道,臺軍這套遠程預警雷達功能比美國現有的雷達系統還要強,可偵測與追蹤遠近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若大陸發射導彈攻擊臺灣,雷達可鎖定導彈軌跡,并可多出好幾分鐘的預警及反應時間。但《聯合報》的報道指出,對這套遠程預警雷達,美國已前后3次加價,2008年第一次加價近50億元,2010年加價12.5億元,去年則是獅子大開口加價60億元,加價理由包括反竄改工程、變更設計、加強聯外工程等。加價行為一度引發臺當局高度不滿,去年美方要求加價后,雙方經多次談判,臺方堅拒支付此款項。▲ (王子晗)
環球時報20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