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美 崔西泉 劉海斌 孫建翠 邱娟娟 (泰山醫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山東 泰安 27000)
有氧運動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及體適能的影響
于學美 崔西泉1劉海斌 孫建翠 邱娟娟1(泰山醫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山東 泰安 271000)
有氧運動療法;2型糖尿病;糖代謝;體適能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易發生糖尿病(DM)神經病變,且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嚴重影響患者心肺功能。運動療法是治療DM的三大基本療法之一〔1,2〕。本文擬分析針對性的有氧運動療法對老年T2DM患者的療效,為其治療提供依據。
1.1 臨床資料 泰安市中醫二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門診老年T2DM患者72例,均符合1998年WTO DM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61~75〔平均(68.5±4.3)〕歲。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62~74〔平均(69.1±4.5)〕歲。排除標準:美國 DM協會(ADA)規定的運動禁忌證〔3〕;嚴重DM并發癥者;以及空腹血糖>16.7 mmol/L者。兩組患者性別比及年齡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服用降糖藥以及注射胰島素等DM基礎治療。觀察組給予基礎治療聯合有氧運動療法。有氧運動療法:根據測受試者的疾病狀況、體質功能狀況并結合患者個人生活方式開出個體化有氧運動療法運動處方。運動強度和時間:每周3次,40 min/次,餐后1 h進行。依據ADA推薦的適宜于T2DM患者的運動強度〔3〕,采用低、中運動強度確定運動時最大心率為(220-年齡)×(60% ~80%)。運動前先做準備活動(如壓肩,壓腿,活動頭、頸、腰和四肢等,大約5 min),然后完成主要練習:有氧運動(打太極拳、中速步行、運動健身操、半蹲起、交誼舞等選擇一種運動,每次運動至少持續30 min),建議患者從低運動強度逐步過渡至中運動強度,4 w后,建議執行3.3代謝當量(MET)運動強度〔4〕,在治療過程由家屬監督和督促患者實施。24 w后,觀察并比較兩組參與者血糖指標及身體形態和心肺功能變化。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指標。兩組患者均在禁食10~14 h后抽取靜脈血6 m l,分離出血清,使用日立7170型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血糖測試。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采用Bio-Bad的血紅蛋白微柱測定法測定,血清C肽采用雙抗法測定。以上試劑盒均購于北京賽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腰臀比(WHR)。使用韓國宙斯9.9身體成分析儀測定體脂百分比。③心肺功能。肺活量測試采用電子肺活量計(南通貝斯特FCS-10000)連測兩次測試取其中最高值,靜態心率用聽診法測定安靜時心率,血壓。用藍港運動跑臺在24 w后測試。采用Naughton跑臺測試方案中的1、2級方案執行。在運動中出現心慌、惡心、見S-T段異常者立即中止實驗,采用MET評定心臟功能能力(Functional Capacity,FC)。
2.1 兩組患者糖代謝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除空腹血糖外,觀察組糖代謝其余指標變化均優于對照組(P<0.05),尤其是糖化血清蛋白(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糖代謝情況無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體適能改變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身體形態指標及FC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尤其是肺活量和FC(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身體形態指標與FC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糖代謝情況比較(n=36,±s)

表1 兩組患者糖代謝情況比較(n=36,±s)
與治療前相比:1)P<0.05,2)P<0.01;與對照組相比:3)P <0.05,4)P <0.01;下表同
治療后對照組 7.65±1.27 7.42±1.04 15.97±4.31 14.38±5.02 15.39±5.02 13.64±4.37 2.94±1.07 2.75±1.15 0.組別 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 治療后餐后2 h血糖(mmol/L)治療前 治療后糖化血清蛋白(mmol/L)治療前 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mmol/L)治療前 治療后血清C肽(ng/ml)治療前21±0.02 0.22±0.04觀察組 7.70±1.13 7.02±1.05 16.01±4.65 10.07±4.591)3)15.26±4.85 4.67±0.512)4) 2.98±1.09 2.12±0.981)3) 0.20±0.02 0.31±0.031)3)
表2 兩組患者體質指標及身體活動能級比較(n=36,±s)

表2 兩組患者體質指標及身體活動能級比較(n=36,±s)
治療后對照組 27.16±3.72 26.87±3.04 0.97±0.03 0.98±0.02 2組別 BMI(kg/m2)治療前 治療后WHR治療前 治療后體脂百分比(F%)治療前 治療后肺活量(ml)治療前7.45±1.85 26.69±1.12 1 265±452 1 304±415觀察組 27.61±3.27 23.02±3.151)3) 0.95±0.05 0.87±0.041)3) 28.27±1.3 26.78±1.051)3) 1 262±458 1 867±4562)4)組別 靜態心率(次/min)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 82.4±11.7 81.7±11.5 90.4±10.2 91.2±12.0 146治療后舒張壓(mmHg)治療前 治療后收縮壓(mmHg)治療前 治療后FC(MET)治療前.1±20.5 147.3±19.4 2.64±0.42 2.85±0.34觀察組 82.9±1.09 76.2±10.91)3) 90.2±11.4 85.8±10.31)3) 148.1±19.2 136.3±20.71)3) 2.61±0.41 4.85±0.522)4)
DM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的以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終身性代謝綜合征。老年T2DM為終身性慢性消耗疾病,需長期治療,其并發癥可致殘和致亡。運動不足是T2DM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運動醫學的發展,運動改善T2DM患者糖脂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5〕,其中有氧運動療法是降糖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促進患者機體正常的代謝,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對提高T2DM患者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6〕。有氧運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肌肉對糖的攝取、氧化和利用率,從而降低血糖,增加胰島素與受體親和力,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β細胞負擔,糾正胰島素相對不足帶來的糖代謝紊亂,減少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量,使慢性高血糖毒性降低。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體的表達,且可通過下調患者下丘腦酪氨酸神經肽(NPY)mRNA改善DM患者糖代謝異常〔7〕。
健康體適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質、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身體成分等。其中作為影響T2DM重要危險因子之一的體脂肪增加以及T2DM發展進程中因能量代謝異常導致的體成分改變,使去脂體重持續性降低是影響老年T2DM患者身體活動能力的重要方面〔5〕。運動能增加攝取運動中肌葡萄糖量,成倍增加肌糖原合成。長期適當的運動可增強細胞中脂肪酶活性,促進脂肪、膽固醇等利用,進而改善脂質代謝和減輕體質量。本文結果提示有氧運動療法能明顯改善老年T2DM患者糖代謝,提高患者的身體活動能力。
1 鞠昌萍,孫子林,金 暉,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訓指導網絡的構建及初期運用效果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7;35(9):789-90.
2 鄭燕芳,徐應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7):54-6.
3 周紅梅.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胰島素抵抗〔J〕.內科,2010;8(25):125-8.
4 陳瓔珞,元香南,尹 杰,等.不同運動因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7;26(1):1379-81.
5 吳伏娜.2種運動方式對女性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生物學和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5;27(8):719-24.
6 解杰梅,張會君,劉杰峰.糖尿病運動療法的研究進展與應用領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3):716-8.
7 李寧川,顏文錦,王金玉.運動訓練對糖尿病大鼠糖代謝和下丘腦神經肽Y mRNA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8;27(1):52-3.
R587.1
A
1005-9202(2012)03-058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3.065
1 泰安市中醫二院
于學美(1979-),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運動、中醫藥對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2011-06-11收稿 2011-09-06修回〕
(編輯 袁左鳴/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