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敘利亞、埃及、日本、德國記者 趙漢臣 李逸達 黃培昭 李珍 青木 ●柳直 甄翔
俄羅斯近日被西方輿論大舉圍攻,因為它強硬地阻撓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趕下臺的提案。在1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有關辯論中,俄羅斯堅決說“不”,讓阿盟和西方支持的提案通過的可能性為零。彭博社說,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支持力度之大令人驚訝。過去在伊拉克、利比亞等很多中東問題上,西方人見慣了投棄權票的俄羅斯,對突然與自己激烈頂牛的俄羅斯很不適應?!暗聡暋狈Q,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展現力量,“這是完全的蘇維埃政權的風格”。而《華爾街日報》干脆把“普京專制政權”的口號喊了出來,并說解決敘利亞問題將是“冷戰的最后一場戰斗”。俄羅斯媒體則回擊說,西方支持的敘反對派并不受歡迎,他們“未來可能不得不依靠北約的刺刀進入大馬士革”。西方抨擊俄羅斯的嗓門很高,但實際上由于中東政策與美歐不一致而被點名抨擊的國家還有中國、印度、南非等,這股力量不容小視,路透社說:“美歐獨霸中東的時代行將就木?!?/p>
“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支持力度之大令人吃驚”
俄美媒體同時把安理會圍繞敘利亞問題的激烈辯論稱為“戰爭”。俄《獨立報》1日題為“在紐約的大馬士革之戰開始”的文章稱,美英等西方國家在安理會對俄羅斯展開“真正的外交攻勢”,想迫使俄羅斯支持讓巴沙爾交權的議案,但俄表態說,永遠不會支持對敘利亞進行武裝干涉的議案。
俄羅斯駐歐盟大使契科佐夫周三再次重申,如果西方-阿拉伯國家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的草案不明確排除對敘利亞動武的可能性,該草案沒有可能通過。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敘利亞的戰場周二轉移到了聯合國安理會上,交戰一方是西方國家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另一方則是俄羅斯及其盟友,俄羅斯已經鐵了心要攔下在聯合國安理會敘利亞問題公開會開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與身旁的英國外交大臣黑格交換意見。任何可能理解為允許改變敘利亞政權的決議,俄羅斯在中國和印度支持下反對聯合國干涉一國內政或強迫一國改變領導人,這三國都認為允許在利比亞設禁飛區是上了當。報道援引美國學者的話說:“決議草案呼吁巴沙爾下臺是俄羅斯最大的恐懼。如果今天是巴沙爾,那明天會不會是普京?”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稱,蘇聯解體20年了,俄羅斯仍然保持著在國際外交事務上喜歡說“不”的名聲。周二,西方和阿拉伯國家高官力圖說服俄羅斯放棄反對安理會通過譴責敘利亞的決議,不過俄羅斯的態度似乎是雷打不動。
俄羅斯的強硬令西方沮喪。日本朝日電視臺1日評論稱,圍繞安理會審議有關敘利亞問題的議案,美國等7國的外長罕見地都出席,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表情是“冷峻無言”,這是對明顯毫無進展的現狀感到焦慮,而俄羅斯顯示出的表情是“絕對不讓(議案)通過”。日本《產經新聞》評論稱,因為俄羅斯和中國的反對,美英法織起的“敘利亞包圍網”正受到挑戰。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俄羅斯橫下心”為題說,前兩次,歐盟國家嘗試失敗了,現在歐盟要進行第三次嘗試,可俄羅斯已經橫下心拒絕任何干預敘利亞的舉動,現在必須對俄羅斯加大壓力。
美國彭博社1日援引學者的評論說:“俄羅斯的行為讓所有西方國家感到吃驚,倒不是因為俄方反對西方對敘利亞的政策,而是因為俄方對敘利亞政權的支持力度之大讓人吃驚,特別是俄方還向敘政權提供武器,并在敘港口駐扎海軍艦只?!倍碓俅尉蛿⒗麃喬岚竿斗磳ζ睂⒆屛鞣胶桶⒗畤蚁萑肜Ь?。
“冷戰的最后一場戰斗”
德國《明鏡》周刊1日以“殺人機器連續工作”為題稱,敘利亞局勢正向更血腥的方向發展,但安理會無法前進——因為俄羅斯仍然頑固地繼續阻止制裁,這已是第三次表決決議。文章說,安理會不能沉默太久,否則西方將越過安理會,自己行動。
在西方一些媒體的描述中,俄羅斯總理普京已經成為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一樣的“屠夫”。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刊登一張照片,紐約抗議者戴著普京和巴沙爾的面具,舉起滿是鮮血的雙手,旁邊躺著的抗議者則扮成流淌著鮮血的尸體。
但這種描述被別的媒體認為是一種宣傳?!懂a經新聞》評論稱,為了對付俄羅斯的反對,美歐加強媒體攻勢,不斷爆料巴沙爾政府的種種“能讓普通民眾揭竿而起”的事情,美國雜志長篇詳細報道“巴沙爾總統夫人居住在宮殿般的住所,穿著世界頂級品牌服裝,而當她聽到政府鎮壓反對派致使大量市民死亡時,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美國《華爾街日報》題為“冷戰的最后一場戰斗”的文章說,人們以前認為阿富汗是冷戰的最后戰場,可現在看來最后戰場的頭銜要轉給敘利亞了。巴沙爾的父親阿薩德照著前蘇聯的模子打造政權,現在巴沙爾在保衛其父遺產的戰斗中又找到“普京的專制政權”做依靠。文章稱,普京對敘利亞和地區其他獨裁者都情有獨鐘,敘利亞關乎普京的執政理念和哲學。蘇聯帝國的太陽落山了,可普京還堅持不放棄,他有自己的強人哲學。
“德國之聲”德語版的文章說,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展現力量,“這是完全的蘇維埃政權的風格”,普京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他違反了人性的使然。俄羅斯最后會成為敘利亞唯一支持者,它會在壓力下失去影響力。
西方的抨擊在一些俄媒看來是虛偽的?!岸砹_斯之聲”1日的文章援引學者的話說:“為什么要讓巴沙爾下臺?目前60%以上的敘利亞人支持他,積極反對他的人只有不到40%。為什么應該由阿盟、聯合國或其他外來勢力確定誰合法,誰不合法?如果今天通過西方和阿拉伯一些國家的決議草案,將使敘利亞局勢進一步混亂。在敘利亞將會像在利比亞那樣,有5萬人死亡?!?/p>
俄新社1日也警告說,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對抗不能不讓人想起冷戰時期蘇美對抗。由于目前阿盟一些國家支持西方對敘利亞動武,巴沙爾的處境十分不妙,但敘多數居民不支持西方看好的敘反對派領導人,他們“未來可能不得不依靠北約的刺刀進入大馬士革”。
“大國政治”重返中東
聯合國內美俄的較量被臺灣《聯合報》形容為“接近攤牌”,該報同時認為,敘利亞的國內戰場也接近攤牌。
對于敘利亞國內的最新局勢,“美國之音”報道說:“敘利亞政府軍星期二重新奪回對大馬士革郊區的控制,擊退了反政府武裝試圖向首都推進的攻勢。”敘利亞媒體也報道了政府正重新控制局勢的消息,敘內政部長稱,過去3天在首都東郊的激戰,政府軍消滅大批恐怖分子,并扣留大量武器。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首都大馬士革郊區的交火周二還在繼續,有目擊者稱仍有坦克和裝甲車前往郊區地帶,但1日的時候,在市區已經聽不到槍聲。
針對近日敘利亞局勢,中國商務部1日發布境外安全風險提示,提醒在敘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加強安全防范,盡快撤出武裝沖突地區。
法國《費加羅報》說,在大馬士革周邊的反對派被鎮壓,但僵局仍沒有打破,巴沙爾政權難以徹底平息騷亂,叛亂此起彼伏,軍警疲于奔命,反對派同樣沒有勝算,他們內部矛盾重重,在政府軍每一次認真發動的攻勢中都不堪一擊。
敘利亞《祖國報》承認稱,如果美國在敘利亞復制利比亞模式,北約和部分阿拉伯國家一起對敘利亞發動空襲,并在敘國內培植武裝分子,敘利亞恐怕抵擋不住。
《祖國報》評論說,更迭敘利亞政權是美國重塑中東戰略的重要一環,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友好國家已經看到美國的真實目的,認清自身利益所在,和敘利亞一起阻止外部軍事干涉企圖。
俄羅斯并不是唯一與西方不一致的大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1月31日在安理會敘利亞問題公開會上發言時說,中國堅決反對使用武力解決敘利亞問題,堅決反對強行推動“政權更迭”等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作法。
實際上,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正讓更多國家反思過去的政策。《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論說,在經常動蕩不安的新世界秩序中,俄羅斯發現自己總是被華盛頓牽著鼻子走,處于守勢。莫斯科可能在對美國霸權做一場注定失敗的抗爭,不過俄羅斯的行動將對美國產生巨大的破壞力。俄羅斯聯合中國再加上有時能得到南非和巴西的支持,已經在一系列世界危機中成功削弱了聯合國采取行動的能力。
路透社1日的評論稱,隨著冷戰的結束,俄羅斯逐步退出中東地區,令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左右地區局勢時罕遇對手,然而,當美軍從伊拉克撤出,新興經濟體欲改變全球格局并因能源需求深度介入海灣地區事務,美歐獨霸中東的時代行將就木。該評論稱,俄羅斯和中國在1991年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期間基本未作外交的干預,甚至在去年利比亞內戰期間也保持觀望,但是現在他們益發要求國際社會聽取他們的聲音。該評論認為,美國左右中東局勢的能力正在下降,更多國家卷入中東,“大國政治”重返中東?!?/p>
環球時報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