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段聰聰
第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將于14日在北京舉行。作為2012年中歐關系的“開篇之作”,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日前接受《環球時報》的書面采訪,談到雙方將如何勾畫未來關系。
環球時報:對這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您有什么愿景?
范龍佩:去年我在中國會見胡主席和溫總理的時候,我們就決定在新合作領域尋求互利共贏,進一步深化及拓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我們有決心為實現這個共同目標而努力。這次峰會對話的議程廣泛且全面,涉及雙邊合作、全球問題、外交及安全領域。首先,我們將啟動全新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加強民眾間的友好互動。我們希望“人文交流機制”促進中歐人民,尤其是下一代的相互理解。該對話也將成為經濟和安全之后的另一個支柱。其次,我們將在建立可持續城市化方面進行合作。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通過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應對重大挑戰,實現專門技術開發與共享。對于存在分歧的問題,我們重視中國在解決貿易保護主義、投資保護及知識產權保護等經濟問題上的努力,同時強調為歐洲企業創造公平競技場的重要性。在全球問題上,我們將討論如何在G20關鍵問題上取得進展,加強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對保證德班大會成果落實很關鍵。第三,我們將關注全球及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我們將敦促中國領導人用強大的影響力說服伊朗放棄具有爭議的核計劃并重新回到談判桌。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歐關系?
范龍佩:中歐是全球經濟的兩大支柱,也是應對全球挑戰的關鍵角色。雙方都在為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而努力,而且都致力于世界多極化和多邊主義。在全球經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努力適應各種變化,同時也要面對共同挑戰。中歐關系重要性充分反映在公眾觀點中:歐洲輿論越來越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并對其成績高度贊賞,同時歐洲也期待中國為世界穩定做更大貢獻,并認為保障人權和法制是中國分內之事。歐洲對中國的認識與這些價值觀的某些方面是密切相關的。
環球時報:對歐元區債務危機,您認為中國能否提供幫助?
范龍佩:歐元區正在解決債務危機,通過金融防火墻制度、嚴格的財政政策及結構性改革,重拾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歐元是歐洲的符號之一,也是3億多人的通用貨幣,歐洲領導人將不遺余力化解歐債危機。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對歐洲及歐元一貫表現出來的信心。歐元是世界第二大儲備貨幣,歐元區穩定對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中歐貿易合作?
范龍佩:1978年,歐中貿易往來非常少,而今天我們一天的貿易額就超過10億歐元。歐洲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中國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合作伙伴。無論是活躍在中國市場的歐洲企業還是活躍在歐盟市場的中國企業都需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重要的是,中國和歐盟都要繼續擴大市場開放、減少保護主義、放開貿易和投資管制。中國和歐洲都有巨大的投資空間。正因如此,我們將在會晤中討論采取最佳方式以促進投資和市場開放。
環球時報:中歐在全球層面有何合作?
范龍佩:歐中在雙邊、區域及全球層面上都有合作,比如在G20峰會,在聯合國以及在世貿組織。在其他領域,如在伊朗問題及非洲問題上,我們也有合作。歐盟是很多亞洲國家最大貿易伙伴。雖然在地理上歐盟不屬于這塊區域,但通過雙方頻繁的貿易往來和其他合作,歐盟已在亞洲占有“一席之地”。歐洲在貿易、一體化、安全及穩定方面的成果成為激發亞洲新興區域合作及對話的源泉。我們也樂于擴大與該地區的政治聯系。
環球時報:您對中國青年有什么要說?
范龍佩: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一代。我們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中歐文化對話。中歐都認識到,必須滿足人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日益增長的相互聯系需要,因此推出“人文交流機制”。我們這一代人為中歐建立、發展伙伴關系做出了貢獻,希望下一代能在現有條件下更有作為?!?/p>
環球時報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