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12日,全球各主要鈦科研、生產和消費國的專家學者、制造商、銷售商等齊聚希爾頓亞特蘭大酒店,就世界各國在鈦冶金、加工、應用、科研和市場方面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廣泛交流。美國鈦業三巨頭就未來鈦在大型飛機、軍事上的應用作出了預測。
美國RTI公司發言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wne S.Hickton在國際鈦協會年會上指出,雖然2012年年初計劃的一些重大用鈦項目因種種原因推遲或沒有實現,但發展中地區航空業的高速發展等因素對其不利影響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預計到2017年,商用飛機機體對鈦的需求量有望從2011年的4700萬磅(約合21319 t)增長到9100萬磅(約合41277 t),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鈦在一些大型飛機上的用量占比呈下降趨勢,例如每架波音787機身鈦材用量由2007年的23萬磅(約合104.3 t)下降到了18萬磅(約合81.6 t),而每架空中客車A350XWB寬體飛機上的鈦材用量也由25萬磅(約合113.4 t)下降到了15萬磅(約合68.0 t)。
美國Timet公司執行副總裁James Buch也指出,雖然2012年對鈦的需求出現了“停歇”,約10000 t的預計需求量截至目前仍沒有實現,其中包括波音787發動機的4500 t和空中客車A380的3000 t,但Bush仍相信2018年飛機發動機對鈦需求量的增加將超過 40%。同時,Bush講到,如果空中客車A350XWB寬體飛機進入全速率生產階段,對鈦的年使用量將超過4000 t。
美國ATI公司發言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ichard J.Harshman就未來鈦在軍事領域的需要進行了分析。目前,軍事領域對鈦的需求有18%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市場。然而,該領域對鈦的需求量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取決于軍費預算和開支;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門在對材料的選擇上往往會傾向于僅考慮一次采購成本,而忽視了鈦具有優異綜合性能,具有較長的長期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