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800 天津市寶坻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 趙麗萍)
玉米“一增四改”技術是2012年農業部全國100項農業主推技術中,針對黃淮海地區玉米作物的兩大技術之一。
技術概述 “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改種耐密型品種、改套種為平播(直播),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改人工種植為機械化作業。“一增四改”技術是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在調查分析我國玉米生產現狀和國際玉米增產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近年玉米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的綜合玉米增產技術體系。天津市實施后,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增產增效情況 “一增四改”技術的全面應用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產量,而且可以促進我國玉米生產的現代化。通過改種耐密品種,不僅可以使種植密度提高(500~1 000)株/667 m2,而且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耐陰雨寡照能力和施肥響應能力,更適于簡化栽培和機械作業。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產量50 kg/667 m2左右,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直播有利于機械化作業、提高種植密度和控制粗縮病的危害。
一增。就是合理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和生產條件,因地制宜將現有品種的種植密度普遍增加(500~1 000)株/667 m2。 如果增加500株/667 m2左右,通過增施肥料以及其它配套技術措施的落實,可以提高玉米產量50 kg/667 m2左右。
一改。改種耐密型高產品種。耐密型品種不完全等同于緊湊型品種,有些緊湊型品種不耐密植。耐密植型品種除了株型緊湊和葉片上沖外,還應具備小雄穗、堅莖稈、開葉距、低穗位和發達的根系等耐密植的形態特征。不但可以耐5 000株/667 m2以上的高密度,密植而不倒,果穗全,無空稈,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耐陰雨霧照能力、較大的密度適應范圍和較好的施肥響應能力。
二改。改套種為平播。玉米套種限制了密度的增加,降低了群體的整齊度,特別是共生期間由于小麥的遮光、爭水和爭肥,病蟲害嚴重,田間操作困難,影響了玉米苗期生長,限制了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平播有利于機械化作業,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度、穗數和產量。一般來說,平播即小麥收割后不經過整地,在麥茬田直接免耕播種玉米,通常稱為玉米鐵茬免耕播種。
三改。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玉米粗放施肥成本高,養分流失嚴重,改為配方施肥的具體措施為:①按照作物需要和目標產量科學合理地搭配肥料種類和比例;②把握好施肥時期,提高肥料利用率;③采用在需要時期集中、開溝深施,科學管理;④水肥耦合,以肥調水。如果沒有肥水的供給保障,很難發揮耐密型品種的增產潛力。
四改。改人工種植為機械化作業。機械化作業的好處是:①可以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提高生產效率。人工種植的效率低下,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效率較高。②可以提高播種速度和質量。春爭日,夏爭時,夏玉米提早播種有顯著增產效果。機械播種有利于一次播種保全苗,保障種植密度,使技術措施容易規范到位,確保播種速度和質量,逐步實現精量和半精量。③可以加快套種改平播、夏玉米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用機械播種可以快速完成夏玉米鐵茬免耕直播,靠人工很難實現。④可使播種、施肥及除草等作業一次完成,簡化作業環節,提高作業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