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61天津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隋 華)
11月和12月的農事節氣有立冬、小雪、大雪和冬至。主要農作物進入收獲尾期和晾曬脫粒階段,冬小麥進入越冬管理階段,春玉米、棉花和水稻等進行秋冬耕整地等農事操作。
小麥冬季前管理 小雪節前后澆好凍水,日期掌握在日平均氣溫3~5℃時,晝消夜凍天氣,灌水量50 m3/667 m2。玉米等秸稈還田的地塊,應澆好凍水,可補充土壤墑情,沉實土壤,減輕凍害。澆凍水后應適時鋤劃和碌碡壓麥,破除土壤板結,彌補麥田裂縫,達到保墑和減輕凍害的效果。鋤劃和壓麥選擇在晴天中午和下午進行。
對種植抗寒抗旱性較差品種的地塊,11月上旬,小麥4葉期,可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碧護和噸田寶等,以提高小麥抗寒性,實現安全越冬。
棉花收獲備種。11月初,棉花收獲進入收尾階段,及早收獲全部棉朵和有價值的棉桃。在土壤封凍之前拔除棉柴,準備來年生產用種。
水稻 玉米晾曬脫粒 未進行機械收割直接脫粒的水稻,要抓緊晴好天氣脫粒,待稻谷水分下降后及時入庫。玉米應選擇通風良好的倉儲設備和曬場等進行果穗或籽粒晾曬,防止果穗或籽粒霉變,及時除治鼠害。
農田基本建設 土壤秋耕冬灌。土壤封凍前,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整修灌渠,深挖排水溝,提高農田抗旱排澇能力。進行土壤秋耕深翻和深松,疏松晾曬土壤,深度25~35 cm,減少越冬蟲卵基數,降低危害。有條件的地區,耕翻前撒施腐熟有機肥(1000~2000)k g/667 m2,隨土壤整地實現基肥深施,提高土壤地力。進行冬灌的農田,一般在土壤封凍時進行,達到隨灌隨滲隨結凍。沙壤土等滲漏量較大的地塊,應在封凍后進行,灌水量(70~100)m3/667 m2。
總結培訓 利用冬閑時機,對當年生產進行總結,做好技術交流與培訓,制定來年生產計劃,做好各項農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