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相發
校長的辦學思想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同時也決定著一代代師生的成長。辦學思想不但站位要高,更重要的是要遵循人的發展規律,并且一以貫之地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去,并逐步形成學校文化,最終成為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
在秉承了大港九小30 多年文化積淀的基礎上,我們提出追求“水文化”的辦學思想。一切事物發展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教育規律更是如此,就如同水的特性一樣,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這種思想浸潤中,水的特性就會涵養師生的一生。
水具有涵養萬物生命的品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故老子稱“上善若水”。
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教育不能單純追求給予學生多少知識,重要的是要發現學生身上所固有的靈性,讓每個學生有力量自己成長,這就是“順勢而為”。我們以“九小爭章”活動為載體,即爭做禮貌小標兵、禮儀小楷模、禮節小榜樣、學習小博士、環保小將士、安全小衛士、藝術小明星、體育小健將、科技小能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九小爭章”涉及面廣,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這不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遵循了多元智能發展的教育規律,同時也為每個學生搭建了量身定做的舞臺,正所謂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持久而漸進的過程。要根據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規劃,為他們找準專業成長的“最近發展區”。因為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尊重才會贏得教師的信任,這種“順勢”才會帶來每位教師的“有為”。
辦教育更要遵循規律。我們的“十二五發展規劃”,處處體現出“順勢而為”的思想。首先客觀分析了辦學優勢、制約因素,確定了發展思路和具體目標,其次細化到每一個年度目標中去。學校的發展體現出層層遞進,愿景就是最終要把學校打造成像小河流水一樣“其樂融融”的和諧樂園。
校長是辦學思想的引領者,要想成為師生的精神領袖,全校上下就要形成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打造“似水”的文化,成為我們“九小人”的精神內核,教師們也笑談它是我們能夠團結向上的“核武器”。
我們構建了“水文化”的基本架構。首先提出管理要像流水一樣順勢而為,針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要挖掘其內在潛能,制定符合其特點并適合其發展的對策。但順勢而為的管理也絕不是“隨心所欲”,要真正挖掘以人為本的深刻內涵。
管理環節要精心。科學把握學校管理的全過程,對每一個環節既要做到過程上的緊密鏈接,又要做到環節自身的體系完整,以達到向過程管理要效果的目的。我校在備課管理上實行“基于目標達成的備課策略”,推行“點對點”的備課模式,即精心預設“教學點”和所對應目標的“達成點”,做到每個環節謀必精到、動必有由。
管理執行要精當。管理只有“理清”才能“管好”。我校實施“有效聽課”措施,要求聽課人必須把握教師特點和課堂要點,對課堂教學進行最切實際的精當點評,做到聽課目的明、評課點到位、議課主線清。管理評價要精良。我校建立了“以學評教”評價模式,設計了課堂參與、學習交往、思維發展、學習效果四個維度的學習狀態評價標準。通過以“學”評價“教”,從新的視角提升了評價的精良度。
上善若水,師者若水。我們教師將自己比作“水”,那就要真正擁有“水”的特性。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制定了全新的《九小教師形象標準》,這也成為了我們全體教師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教師要有博大的胸懷,對待學生要像水一樣包容寬愛、和順溫柔,能容納一切的學生,能容納學生的一切,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對待學生要有水滴穿石的精神,日復一日誨人不倦,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潤澤學生的生命;九小的教師要有利萬物而不爭,淡薄名利,心如止水的品行與境界。這些已經成為了每位教師的自覺追求。
我們培養的學生,性格上要有水的靈動,水的活潑,既要有靈性更要活潑健康地成長;品質上有水的無瑕,品德上像水一樣清純,玲瓏剔透;才識上有水的深邃,在求知上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信念。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實施了“傾聽—表達—交流”三大能力培養工程,針對每個年級無論是課堂上的分組學習,還是課下的生生互動,都進行了評價指標的細化,評價課堂的關鍵點也轉移到了這三大能力上。
“水文化”的思想在學校已經生根發芽。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該改變的,什么是該守住的,師生在心底無形中已經有了一道“水平線”,“水文化”已經溢滿師生的心靈。
讓每一個學生都充滿自信是我們的辦學追求。我們從學生“我能行”的心理視角構建了“信心教育”體系,以責任教育和成功教育為兩個支撐點,著力于四個層面、五個階段的工作。四個層面是對自己負責:自理、自護;對他人負責:謙讓、友愛;對家庭負責:懂禮、孝敬;對集體負責:班榮、我榮。五個階段是:一年級做合格小學生,二年級做進步小學生,三年級做“懂三禮”小學生,四年級做“五自”小學生,五年級做“四有”小學生。“水文化”的澆灌使學生們生活在鼓勵和贊美中,同時也不失增強責任、戰勝困難的勇氣。信心教育使學生們形成了“走進校園我們快樂學習,走向社會我們充滿自信”的品質。
涌動的泉水就是跳動的音符,每個生命都像是玲瓏剔透的小水滴。放飛心靈,追逐夢想,我們為每個學生搭建了一個成就夢想的舞臺。每年一度的“陽光少年”評選,在操作層面我們設計了一套成熟的評選程序。個人的才藝展示、現場的知識問答、小組的營銷策略、團體的合作交流都是學生們一展身手的舞臺。這項活動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學生參與的過程就是“水”凈化心靈的過程,爭當“陽光少年”已經成為了每個學生心中追逐的夢想。
滴水終將成大海。知識的積累靠平時的積淀,保持住興趣不讓一個學生厭學,是我們的攻關課題。我們采取了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那就是“奪星沖關”。每周一次利用“午書法”的時間進行活動,重點考核的內容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根據自己“星”的多少自主選擇測試題的難度,教師也要給每個學生提出闖關的最大障礙。然后進行知識的梳理,調整教學策略。這項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像“小水滴”作文節、“水之韻”讀書節也是學生們喜愛的節日。
我推薦的書
筅《好教育 好人生》,肖川著,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筅《愛彌爾》,[法]盧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筅《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筅《陶行知教育文集》,胡曉風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筅《葉圣陶文集》,葉圣陶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筅《基于標準的學生學業成就評價》,崔允漷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