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煥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紹興312000)
高職學生干部是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大學校風和學風建設的帶頭人,是活躍校園文化活動的號召者和組織者。他們政治思想敏銳,進取心強,交際廣泛,工作能力突出,是高職學生中的骨干分子。
那么,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作為一個群體,高職學生干部畢業后的職業發展質量如何?他們與沒有學生干部經歷的普通畢業生相比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優勢?在校擔任學生干部的經歷對他們的職業發展是否有影響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入調查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基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分院2012年 “追尋成長的足跡”暑期社會實踐隊的第一手調查數據,以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6級畢業生為調查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200名畢業生作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樣本中學生干部人數占全體被調查人數的30%。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率為97.5%。
在進行調查結果分析時,通過列表比照學生干部畢業生與非學生干部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質量(本文選取職業適應能力、收入、晉升、嘉獎、職業發展信心等變量來衡量職業發展質量),來探索擔任學生干部的經歷是否對畢業生職業發展質量起到重要影響,以期為高職院校學生人才培養工作和更好地選拔、培養學生干部提供一些參考。
當畢業生離開學校走入職場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往往都要有一個職業適應的過程,而怎樣才能更快地適應新職業呢?這就需要有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從表1可見,學生干部在校期間有更多的機會鍛煉自己的組織、人際交往、應變等能力,因此,他們的職業適應能力相對強于非學生干部畢業生。

表1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工作第一年對工作適應能力比較表
工作單位性質 從表2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所在工作單位的性質有著一定差異,這一差異主要表現:學生干部進入國有企業、外資、合資企業等工作環境相對比較穩定的比例高于非學生干部,而自主創業的非學生干部所占比例高于學生干部。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學生干部一般比較踏實肯干,喜歡在教師指導下工作,因此,在就業時往往會將工作穩定性放在首位;另一方面,非學生干部比較喜歡自由和冒險,因此,他們會選擇“自主創業”等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方式。

表2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工作單位性質比較表
福利待遇 在一定程度上,福利待遇水平體現了經濟社會對個人能力的肯定,體現了個人的職業發展能力現狀。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學生干部在工資待遇和生活保障上都要強于非學生干部。

表3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月收入狀況比較表

表4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社保待遇比較表
從職業地位來看,39.2%的學生干部已經成長為公司核心技術員工或中層領導,而同一層次的非學生干部卻只占到31.9%。同時,從工作成就來看,學生干部也要明顯強于非學生干部,其中,41.4%的學生干部已經得到晉升或表彰,而非學生干部的比例僅為29.2%(詳見表5)。由此可見,比較而言,學生干部進取心強、學習能力強、交際能力強,他們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單位里得到了進一步體現。

表5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工作成就比較表
綜合當前工作滿意度、職業發展空間、個人職業發展信心等調查結果(詳見表6、表7、表8)來看,學生干部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他們對當前工作的滿意度高于非學生干部,而且對工作發展空間和個人未來職業發展也充滿信心。

表6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對當前工作滿意度比較表

表7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工作發展空間比較表

表8 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對未來職業發展信心比較表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學生干部,還是非學生干部,都認為影響個人職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上進心和敬業精神、專業知識和技能、人際交往和協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因此,綜合以上各項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干部無論是職業適應能力,還是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職業穩定性,以至于未來職業發展空間、職業發展信心上都要強于非學生干部。
高職院校擁有學生干部工作經歷的畢業生積極要求上進,職業發展目標明確,同時,在擔任學生干部過程中,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因此,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他們相對非學生干部畢業生而言擁有更強的職業適應能力,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團隊。在工作過程中,他們能夠積極調整心態,虛心求教,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同時,善于溝通,能夠不斷創新,因此,他們在收入、晉升、職業發展信心等各方面也都要強于非學生干部。所以,學生干部工作經歷使得他們的職業發展質量要強于非學生干部。
要樹立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理念 大學生的發展,是大學生的體能、技能、智能以及知識、德行的全面發展,是大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的全面發展,是大學生的自然性、社會性、精神性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在加強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更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養。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升個人職業能力發展的根本,在工作中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是個人職業發展最大的障礙。很多畢業生在面對職場困惑或者逆境時,往往會出現茫然和不知所措,甚至自暴自棄。而學生干部畢業生由于在校期間長期擁有良好的心態,他們在面臨工作中的困難時善于自我調節,懂得如何處理問題,這些都是學生干部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另一方面,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長期的學生工作經歷使得學生干部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交際能力,他們紀律性強,勇于奉獻,這也是學生干部在職業發展中能夠得到用人單位肯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出現了一些問題,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平時喜歡自由,不愿意參加社團組織,錯過了鍛煉自身各種能力的好時機。甚至有些學生對學習缺乏動力,過著一種什么都無所謂的生活。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地融入到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中去,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同時,以和諧校園建設為載體,凝練校園文化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廣大學生從寢室和電腦桌旁吸引到各種文化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鍛煉他們的體魄,錘煉他們的心理素質,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最終使學生做到“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形成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
要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 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是提升職業發展能力的基礎。高職院校要幫助學生正確剖析自身,并根據他們的優勢與特長,幫助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同時,還要跟蹤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并在平時的學習實踐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和能力。此外,還要借助社會實踐平臺,提高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幫助他們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
要注重培養學生干部的創新意識作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干部,應該擁有敏銳的創新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創新學習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要注重培養學生干部的創新意識。在學生組織中,教師應該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不是過多地干涉。應積極鼓勵學生干部放開思維,獨立地去策劃、組織各項文體活動,去解決學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真正起到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而不是單純只會按照教師意愿去做事的人。
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適度參加學生組織 學生組織最大的作用就是能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但人和人之間各不相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因此,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選擇地參加學生組織,而不是盲目地隨大流。同樣,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況且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要指導學生適度參加學生組織,一般以1~2個為宜,不可因過多參加學生組織而耽誤了自身學習。
[1]賈紅杰.關于大學生在校經歷與畢業后生存質量的研究—以上海某高校部分畢業生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
[2]李才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文書鋒,等.學生干部畢業選擇的優勢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