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姚 斌 黃仲文 杜志炎 通訊員 王 燕
“大氣、正氣”的企業文化,營造了鎮海煉化風正氣清、心齊事成的工作氛圍,讓員工與企業同心同向。
“我是老職工代表,見證了這幾年職代會的變化。現在,發牢騷抱怨的少了,關心企業發展的多了;解釋問題的現象少了,思想溝通的場景多了。這樣的座談會,讓人心里亮堂、暖和。”剛競聘上崗的信息中心副主任的金登峰如是說。
近年來,鎮海煉化強化思想引領,培育“大氣、正氣”企業文化,讓員工與企業思想同心、目標同向,有力助推了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事業,總是在不斷應對挑戰中鑄就新的輝煌。
2007年9月,集團公司黨組在調整鎮海煉化班子時,提出了建設“世界級煉化一體化標志性企業”的要求。
面對黨組的重托,面對企業幾何級數的發展,面對當時生產經營的繁重任務,面對改革改制、員工思想活躍等諸多問題,時任鎮海煉化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的江正洪和班子成員深感責任重大。
形勢逼人,知難而進。審視鎮海煉化:一些干部員工對成功路徑依賴已成為一種惰性力量,小成即滿的慣性思維、“牢騷文化”不同程度地存在。用2006年集團公司安全檢查組的話來說,就是:“思想活躍”。
找準方位,才能把握航向;沉著清醒,方能堅定前行。
江正洪總經理與班子成員一起,通過溝通迅速統一思想,形成了項目發展、管理變革、人力資源“三位一體”同步發展的共識,并發動全體干部員工深入開展以“面對生產經營嚴峻挑戰,我們怎么辦?面對乙烯建設難得機遇,我們怎么辦?面對改革改制艱巨任務,我們怎么辦?面對建設和諧企業的責任使命,我們怎么辦?”為主要內容的“四個面對四個怎么辦”大討論。
在大討論中,全體干部員工迅速統一思想,達成了“同步推進企業管理變革和人力資源建設,實現企業穩步轉型”的共識,實施了一系列變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
“這幾年我們做了什么?我們有多少工作為公司增光添彩?我們有多少工作還需要加以改進?”一走進烯烴部中控室,大屏幕上滾動顯示的大標語奪人眼球,當班的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形成了57 個降本減費的好方法。
這是鎮海煉化“全系統學鎮海,我們怎么辦?”大討論活動中的一個場景。集團公司黨組作出《關于向鎮海煉化學習的決定》后,鎮海煉化黨政聯合發文在全公司開展“全系統學鎮海,我們怎么辦?”主題活動。
類似這樣的“大討論”,不僅公司組織開展,各基層單位還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均因為能夠主動出擊、應時而發,起到了集聚員工意志,促成目標同向、步調一致的作用。

□鎮海煉化各級干部參觀反腐展覽。杜志炎 攝
新年新氣象。2012年元月,在140 多盆幸福樹、虎尾蘭、綠蘿柱、散尾葵、仙客來、水培綠蘿的妝點下,公司煉油第一聯合控制室等40 多個操作室內春意盎然。
這份春色源自一位職工代表的一條建議,源自公司領導對員工心底的一份情。
2011年12月21日,江正洪總經理與27 名技能操作人員代表圍坐一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和員工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真誠溝通、共謀發展。當有職工代表提出“中控室缺乏綠化和美化”問題時,江正洪當即表示,給員工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是公司的職責所在,這個問題一定要盡快解決。
這是職工代表座談會上的一幕,這樣的座談會已召開27 次,參加的職工代表超過900 人次。
“五必訪五必談”、“八清八到”……各二級單位也紛紛通過走訪座談、基層聯系點、經常家訪等形式,廣泛聽取廣大員工的意見和建議。面對面,讓心與心貼得更近。
然而,在幾年前,鎮海煉化的干群關系卻頗為緊張。
江正洪深諳風險釋放貴于疏的道理。“公司總經理”、“公司黨委書記”、“公司工會主席”等民情郵箱同步開通。這輛“信息直通車”,讓公司領導與職工心“零距離”。從“談網色變”到“一網情深”,聽民意、解民難、順民心逐漸成為公司各級領導干部的行為自覺。
風正則氣清,氣清則心齊,心齊則事成。
今年上半年,鎮海煉化干部員工同心同德,全心投入,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裝置檢修和改造兩場硬仗,創造了“未發生一起事故、未報一次火警、未放一次火炬、未收到一起環保投訴、未發生一起意外跳車”的奇跡。
從1975年建廠到2006年,鎮海煉化的新聞媒體一直是“雙車道”:公司電視臺《鎮海煉化新聞》、新聞在線網。
2006年,公司對企業內部一些新聞媒體的宣傳、信息傳遞情況進行了一次無記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9%的員工是從公司電視臺《鎮海煉化新聞》和新聞在線網獲取集團公司和公司重要信息的。隨著住在公司生活區外的員工逐漸增多,原有媒體“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正在弱化,信息傳遞渠道不暢。
2007年初,江正洪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創辦了鎮海煉化報。6月籌辦,6月27日試刊,9月28日正式創刊,鎮海煉化30 多年無企業報的歷史畫上了句號。鎮海煉化報進基層、下班組,覆蓋了電視和網絡留下的盲區,成為公司輿論引導的生力軍。
同時,公司開通了《新聞視頻點播》,讓電視走進食堂,進一步拓寬了電視新聞的覆蓋面,使員工可以“隨時隨地、隨心隨意”地了解公司信息,讓老媒體煥發出新青春。黨群工作網則搭建起政工交流的新平臺。
2009年,公司對企業內部新聞媒體的宣傳、信息傳遞情況進行了再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員工的主要信息來源渠道來自于報紙、電視與網絡三大媒體,占70%以上。其中管理人員的信息90%以上來自于公司的三大媒體,公司信息傳遞渠道更順暢。
2010年3月8日,公司生產廠區、運輸碼頭、貨運鐵路站、水庫取水口等100 多個操作室傳來清晰、洪亮的廣播聲音,這是公司CDMA 無線廣播傳來的聲音。這種無線廣播利用中國電信3G 網絡資源和技術,不需要鋪設電纜或有線網絡,投資省,傳輸距離遠,不受地點限制,在國內尚屬首創。

□鎮海煉化退休職工進行簡易保齡球比賽。魏德平 攝

□鎮海煉化退休職工舉行乒乓球接力比賽。魏德平 攝
無線廣播進操作室,使員工在崗位上就能接收到來自公司和總部的信息。至此,公司形成了電視、報紙、網絡、廣播“四位一體”的新聞媒體格局。
新聞媒體從“雙車道”拓寬至“四車道”,讓信息傳遞暢通無阻。四大媒體統籌布局、相互配合、有機協調、整體動作,用“大道消息”管住了“小道消息”,唱響了主旋律,使黨組和公司的聲音及時傳達到每個員工。
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愈知宇宙寬。推進“三位一體”發展規劃,率先打造世界一流,鎮海煉化人自信滿懷,步履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