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華
奧巴馬的能源安全戰略和羅姆尼的能源獨立戰略各有千秋。美國能源的未來還是由技術和市場決定。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已落幕,兩名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分別為美國人民描繪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能源未來:安全與獨立。羅姆尼的能源獨立戰略有點驚世駭俗,相比較而言,奧巴馬的能源安全戰略更實際一些。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微妙,但其中的細節揭示了兩人的根本分歧在于如何看待全球能源市場和北美能源發展熱潮。
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發誓要完成自理查德·尼克松以來每一個總統候選人都曾許諾但未能實現的諾言——能源獨立,不再依賴進口。這意味著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生產將大幅增加。羅姆尼認為到2020年第二個總統任期結束時,美國實現能源自主供應是完全有可能的。奧巴馬的能源戰略是進一步鞏固美國的能源完全,具體包括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大幅提升燃油效率和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等一攬子措施。
羅姆尼能源戰略的關鍵是授權政府控制陸地能源開發以及與美國的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合作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簡化監管,促進私人公司開發新能源技術,這是羅姆尼宣稱的兩項主要政策,可以創造300 萬個就業機會和數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然而,到2020年實現能源獨立的承諾要么是羅姆尼太天真,要么是他故意誤導美國大眾,因為這與美國國情嚴重不符。2011年美國石油需求為1880 萬桶/天,石油產量僅為1010 萬桶/天,缺口高達870 萬桶/天。因此,如果美國石油消費在羅姆尼(假設)執政期沒有大幅下降的話,美國石油生產只有每年以100 萬桶/天的速度增長才能實現羅姆尼的目標。
至于石油需求方面,羅姆尼沒有說太多。8月28日,白宮調高了汽車的燃料效率標準,規定到2025年每加侖汽油平均行駛里程達到54.5 英里,這比目前燃油經濟性標準幾乎提高了一倍。到2030年,燃油效率標準的提高將每年降低12 億桶的石油需求。這相當于2010年從沙特和伊拉克的石油進口量。
羅姆尼認為汽車燃油新標準過于極端。奧巴馬卻不以為然:“對我來說,即使制造出燃油效率更高的汽車也不出乎意料,也許內燃機的速度還可以提得更高。”實際上,羅姆尼的能源戰略并不是真正的能源獨立,而是更多地強調與加拿大合作開發油砂和促進墨西哥石油生產的復興。羅姆尼統治下的美國僅僅為加拿大和墨西哥提供能源消費市場和能源流通的基礎設施。
羅姆尼鼓勵油氣工業采取增產措施。目前,美國油氣工業正朝著羅姆尼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去年,美國成為石油產品出口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這是自1949年以來的第一次。如果不出口這些石油產品(出口石油產品在美國是允許的),海灣地區的一些煉油廠可能會被關閉,這是由于西得克薩斯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脫節這一奇特因素所致。
相比之下,奧巴馬提出增強能源安全性更為靠譜。目前美國石油進口僅占總需求的45%,而在2008年這一比例高達57%。2011年以來,美國一直是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統計,美國上半年的石油產量為100 萬桶/天,預計到2013年增加到130 萬桶/天。這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事實上,自2008年奧巴馬當選以來,美國石油產量逐年增加。而且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統計,目前美國石油探明儲量是近35年來最高的。2010年美國天然氣探明儲量超過300 萬億立方英尺,為有史以來最高。
奧巴馬已成功連任,自去年開始的美國油氣增長趨勢將繼續維持。盡管奧巴馬積極推動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發展,但奧巴馬的能源政策已經常常由于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扯皮推諉而難以落實。比如,石油公司修建一條從其他國家輸送石油的管道需要得到美國環境保護署、土地管理局甚至國務院的層層審查批準。目前,奧巴馬就深陷Keystone XL 管道項目紛爭。這條管道用于將加拿大北部開采的油砂原油運輸至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煉油廠。這條輸送管道對于美國煉油工業至關重要。一旦建成,美國國內原油價格將大大低于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可為美國煉油工業每天節約大筆資金。
奧巴馬承諾將繼續支持開發可再生能源。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提名的演講中,奧巴馬建議從石油公司轉讓價值40 億美元的“公司基金”,以促進風能、太陽能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工業的發展。但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僅占美國能源市場需求的3%,即使政府盡最大能力進行補貼,也不可能將這一比例提高至10%以上。
雖然可再生能源工業艱難跋涉,天然氣卻在美國溫室氣體減排過程中大踏步進入發電工業,基本取代了煤炭。因此,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大幅降低,創下20年來的新低。

□2012年5月24日,奧巴馬在得梅因競選集會上就能源問題發表了施政演說。CFP 供圖
然而,在煤炭企業的壓力下,羅姆尼是不太熱衷于推動天然氣作為替代燃料用來發電。他一直指責奧巴馬對煤炭工業“發動戰爭”,制定苛刻的制度和標準控制碳、汞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制煤炭工業發展。可以肯定的是,煤炭工業的處境相當不利:2011年美國天然氣發電的份額上升24%。但天然氣工業的崛起正是羅姆尼希望看到的。如果美國生產商不進軍發電行業,他們生產的天然氣就難尋出路。但這將不可避免地擠壓煤炭工業的市場空間。
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羅姆尼,這似乎都是一個難題。盡管天然氣工業已經具備在2015年出口液化天然氣的能力,但奧巴馬和羅姆尼都沒有明確表示將允許出口液化天然氣。允許外銷天然氣的政策無疑對天然氣生產商極為有利,由此可獲得利潤更豐厚的海外市場。不過,這將對美國石化工業其他相關行業產生不利影響,使他們失去廉價方便的天然氣供應市場。如果羅姆尼支持天然氣出口,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或將走高,這將使美國石化工業以及下游的化學工業失去成本優勢。
羅姆尼提出了一些較為激進的促進油氣開發的建議。他建議允許各州可以管理聯邦土地。這就意味著,弗吉尼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可以獨立開發海上油氣田。建設海上油氣開采項目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因此開放大西洋近海油氣資源開發并不會對美國國內石油價格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畢竟10年超過了兩屆總統任期,對美國選民來說長了點,羅姆尼的這個建議在選民中并沒有激起太多漣漪。但是,羅姆尼提出不計一切代價開采油氣資源,贏得了美國右翼組織和許多石油公司的支持。
奧巴馬提出以一個較為溫和的方式,即逐步提高國內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此獲得足夠高的能源安全。
羅姆尼和奧巴馬的能源戰略各有千秋。但是美國油氣產量能否大幅提高,市場需求這匹野馬能否被馴服,都是由市場決定,而不是由總統決定的。因此,美國能源工業未來的發展將更多地依賴國際油價,而不是羅姆尼抑或是奧巴馬的能源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