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濤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信息工程系,廣東 廣州 510620)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 IETF 設計的用于替代現行版本 IP協議(IPv4)的下一代IP協議。基于對效率、功能、靈活性和應用性等多個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和比較,IETF決定在IPv6中采用128 bit固定長度的地址方案。
IPv6的地址域為128 bit,擁有2128巨大的地址空間。盡管因地址體系結構的分層化實際可用的總數要小得多,但也足夠滿足未來的需要。本文對IPv6的地址格式和通信特點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個IPv6的通信網絡拓撲結構,并詳細介紹了IPv6的接口地址和靜態路由協議的配置,實現了讓兩臺IPv6的主機相互通信。
一個典型的IPv6主機單播地址由全局路由前綴、子網ID和接口ID(64 bit)3部分組成。全局路由前綴用來識別分配給一個站點的一個地址范圍;子網ID也稱為子網前綴,一個子網ID與一個鏈接相關聯,以識別站點中某個鏈接;接口ID用來識別鏈接上的某個接口,在該鏈接上是唯一的。
IPv6地址有3種表達形式:
(1)默認的形式,即 X:X:X:X:X:X:X:X。 其中,X是1個16 bit地址段的十六進制值。例如,12DC:BA98:4534:4210:A:AA98:7654:3CD0。
每一組數值前面的0可以省略,如000A寫成A。
(2)簡化形式。為了簡化包含0位地址的書寫,可以使用“::”符號簡化多個 0位的 16 bit組。“::”符號在 1個地址中只能出現一次。該符號也可以用來壓縮地址中前部和尾部的 0。 例如,1231:0:0:0:0:0:0:101 地址可用下面的壓縮形式表示:1231::101。
(3)兼容 IPv4 的表達形式,即 X:X:X:X:X:X:D.D.D.D。其中,X是地址中1個高階16 bit段的十六進制值,D是地址中低階8 bit字段的十進制值 (按照IPv4標準表示)。 例如,0:0:0:0:0:F123:202.11.112.123 嵌入 IPv4地址的 IPv6地址寫成壓縮形式為:::F123:202.11.112.123。
IPv6將IP安全(IPsec)作為標準配置,規定了“認證頭標 (Authentication Header)” 和 “封裝安全凈荷 ESP(Encapsulation Security Payload)”。所有終端的通信安全都能得到保證,實現端到端的保密通信。因此,利用IPsec能夠在網絡間構建IP虛擬專網(IP VPN),也能安全、可靠地對信息家電進行遙控操作和維修,安全地實現遠程醫療和監護等服務。
IPv6具有較強的QoS功能,利用IPv6頭標中的8 bit業務量等級域和20 bit的流標記域可以確保帶寬,提供高質量的音/視頻服務。
分別準備雙協議棧3層交換機2臺、IPv6 PC機2臺及雙絞線3條,連接拓撲圖如圖1所示。

計算機系和通信工程系的兩臺IPv6主機分別屬于不同IPv6網段,開啟兩臺交換機的3層功能,設置IPv6的靜態路由,使得兩臺IPv6的主機可以相互通信。

其中,接口f0/48的地址1::1/64用來作為計算機系主機的IPv6默認網關。S3760_2的接口配置類似于S3760_1的配置。另外,可以使用S3760_1#shipv6 interfaces命令來查看交換機接口的配置情況。
在交換機S3760_1上配置靜態路由:


通過查看路由表發現,在交換機S3760_1上已經存在到達2::/64網段的路由條目。
接下來,配置S3760_2的靜態路由。

在 PC1和PC2上配置地址,以主機1為例,結果如圖2所示。


在PC上驗證路由是否是通的,以主機1為例,C:ping 2::2。測試結果如圖 3所示。

[1]李清平.隧道技術在新增IPv6校園網中的實現及分析[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0,19(6),162-165.
[2]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李捷,黃維平.IPv6網絡連通性和靜態路由實驗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3(15):699-701.
[4]韓珂.淺談IPv4和 IPv6技術[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10):90-91.
[5]陳濤,羅萬明,閻保平.基于IPv6實名地址的可信通信機制[J].計算機工程,2010,36(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