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本報特約記者劉弘
臺灣“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率團密訪新加坡卻遭臺媒曝光,有報道稱,新加坡政府對此強烈不滿,派一名軍官到臺“國防部”宣讀抗議信,中斷軍事合作。盡管臺“國防部”表態否認,但不少分析認為,有關報道并非空穴來風,而且未見新加坡官方出面強調雙方關系良好,顯見臺新交情確實出現波折。這也是繼臺駐新代表史亞平被撤換后,又一起令島內震驚的事件。
臺軍方否認軍事交流中斷
據《聯合報》27日報道,本月12日,高華柱等人以“參觀新加坡國際航空展”的名義訪問新加坡,參觀軍事基地和設施等,“但原本秘而不宣的行程,卻因民進黨立委薛凌向媒體披露而曝光”。報道稱,當時還在新加坡的高華柱即感受到新方的壓力與不友善,但仍按計劃于16日返臺。21日下午,由臺灣方面代為培訓的新加坡“星光部隊”指揮官楊艾迪上校,無預警地前往臺“國防部”面見高華柱,態度強硬地宣讀新加坡政府抗議信,稱高華柱訪問一事被臺媒披露,有違雙方事前同意秘密進行的默契,因此將暫停雙方現行所有軍事合作項目,中斷軍事交流管道,以示抗議。原定本周出訪新加坡進行交流與觀摩的臺灣軍方高級將領考察團,也被對方告知“無限期延后”。
與新加坡軍事交流中斷的消息,讓臺灣社會相當震驚。據《聯合報》報道,臺灣正全面清查所有與新加坡的軍事合作項目,盡快進行損害控管;“國安”單位也開會分析臺新關系與現況。不過,臺“國防部”27日出面澄清說,臺灣與新加坡關系一向友好、穩固,調整部分活動系屬正常,有關新加坡要中斷雙方軍事交流一事“絕非事實”。臺“外交部”也強調,臺灣與新加坡關系密切友好,包括臺新經濟伙伴協議在內的各項合作,持續推動。但“外長”楊進添不愿具體說明臺新關系近況,僅表示臺新軍事合作問題沒有媒體說的那么嚴重。
新加坡很在意臺新關系曝光
27日,臺新軍事交流中斷的“始作俑者”、民進黨“立委”薛凌痛批新加坡“吃人夠夠”。她稱,“國防部”2月15日已明確披露高華柱是去單純參觀航空展,但對方竟然派一名上校指揮官“侵門踏戶”,“對著眾星云集的國防部嗆聲,馬政府應該有GUTS(勇氣)一點”。她認為,新加坡的動機絕對不單純,可能是借機針對雙方的經濟協議談判搞策略運作。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批評稱,此事凸顯馬英九當局“外交”操作不夠熟稔,高層想以高華柱訪新去測試“史亞平事件”后的關系,沒想到越搞越糟。黃偉哲還稱,大陸拉攏新加坡動作不斷,早就希望能取代臺灣代訓“星光部隊”。
國民黨低調以對。熟悉臺新關系的“立委”林郁方稱,雙方是老朋友,看不出有任何值得鬧不愉快的理由,也看不出來里面有中國大陸的角色,如果雙方關系最近真的不愉快,雙方高層應坐下來談一談。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稱,如果消息獲得證實,臺灣應深入了解近來讓臺新關系產生變化的真正原因。
今日新聞網認為,有關消息決非“空穴來風”。文章稱,臺灣政治人物向來喜歡消費新加坡,朝野皆然,但臺新關系發展必須保持低調,雙方的合作也一直如此進行。《聯合報》援引軍方官員的話稱,每次新加坡抗議用詞都很嚴厲,已數不清有多少次,以前有位“國防部長”甚至找到害他被抗議的記者說,“拜托你不要再寫新加坡了”。有官員稱,新加坡很忌憚大陸的反應,相當在意臺新關系曝光,軍事關系尤為敏感。
雙方往來曾經很親密
《聯合報》27日回顧說,新加坡部隊建立之初,臺灣軍方出力很深,協助其“從無到有”,其中臺灣代訓新加坡“星光部隊”,更是雙方“只能做不能說的秘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兩地國際地位逐漸變化,新加坡在軍事訓練上對臺灣的依賴已不如最初,臺軍方到了后期反而必須透過新加坡才能汲取世界最先進的軍事觀念。《聯合報》還提到,數年前大陸打算邀請新加坡部隊到海南島訓練,新軍方也曾派人前往實地勘查,但最后遭美國制止。
有分析說,蔣介石、蔣經國時期曾與李光耀建立起非比尋常的私人友誼,蔣經國還曾將二子蔣孝武派往新加坡,請李光耀代為管束。馬英九上臺后,與新加坡的意識形態較為契合,沒道理出現如此大的變故,這可能與馬英九“馭下不嚴、團隊松懈”的老毛病有關。“國防部”發表否認聲明,無法掩飾史亞平被調回與雙方軍事交流出現變動的實情。臺新多年的情誼不可能因這兩件事而完全破滅,不過馬英九需“加緊補破網”,則是毋庸置疑。
《聯合報》認為,繼撤換史亞平中斷雙方“外交”管道后,新加坡與臺灣的軍事交流也宣布暫停,“如此大動作,馬政府當然必須正視肇因……2007年馬英九密訪新加坡,最后違背約定發布新聞的還不是新方?”文章稱,過去兩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新加坡對臺灣的確有特殊意義,但現在兩岸交流早已成為常態,新加坡重要性早不如以往,馬英九應重新思考東亞戰略布局。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劉 弘
臺灣“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率團密訪新加坡卻遭臺媒曝光,有報道稱,新加坡政府對此強烈不滿,派一名軍官到臺“國防部”宣讀抗議信,中斷軍事合作。盡管臺“國防部”表態否認,但不少分析認為,有關報道并非空穴來風,而且未見新加坡官方出面強調雙方關系良好,顯見臺新交情確實出現波折。這也是繼臺駐新代表史亞平被撤換后,又一起令島內震驚的事件。
臺軍方否認軍事交流中斷
據《聯合報》27日報道,本月12日,高華柱等人以“參觀新加坡國際航空展”的名義訪問新加坡,參觀軍事基地和設施等,“但原本秘而不宣的行程,卻因民進黨立委薛凌向媒體披露而曝光”。報道稱,當時還在新加坡的高華柱即感受到新方的壓力與不友善,但仍按計劃于16日返臺。21日下午,由臺灣方面代為培訓的新加坡“星光部隊”指揮官楊艾迪上校,無預警地前往臺“國防部”面見高華柱,態度強硬地宣讀新加坡政府抗議信,稱高華柱訪問一事被臺媒披露,有違雙方事前同意秘密進行的默契,因此將暫停雙方現行所有軍事合作項目,中斷軍事交流管道,以示抗議。原定本周出訪新加坡進行交流與觀摩的臺灣軍方高級將領考察團,也被對方告知“無限期延后”。
與新加坡軍事交流中斷的消息,讓臺灣社會相當震驚。據《聯合報》報道,臺灣正全面清查所有與新加坡的軍事合作項目,盡快進行損害控管;“國安”單位也開會分析臺新關系與現況。不過,臺“國防部”27日出面澄清說,臺灣與新加坡關系一向友好、穩固,調整部分活動系屬正常,有關新加坡要中斷雙方軍事交流一事“絕非事實”。臺“外交部”也強調,臺灣與新加坡關系密切友好,包括臺新經濟伙伴協議在內的各項合作,持續推動。但“外長”楊進添不愿具體說明臺新關系近況,僅表示臺新軍事合作問題沒有媒體說的那么嚴重。
新加坡很在意臺新關系曝光
27日,臺新軍事交流中斷的“始作俑者”、民進黨“立委”薛凌痛批新加坡“吃人夠夠”。她稱,“國防部”2月15日已明確披露高華柱是去單純參觀航空展,但對方竟然派一名上校指揮官“侵門踏戶”,“對著眾星云集的國防部嗆聲,馬政府應該有GUTS(勇氣)一點”。她認為,新加坡的動機絕對不單純,可能是借機針對雙方的經濟協議談判搞策略運作。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批評稱,此事凸顯馬英九當局“外交”操作不夠熟稔,高層想以高華柱訪新去測試“史亞平事件”后的關系,沒想到越搞越糟。黃偉哲還稱,大陸拉攏新加坡動作不斷,早就希望能取代臺灣代訓“星光部隊”。
國民黨低調以對。熟悉臺新關系的“立委”林郁方稱,雙方是老朋友,看不出有任何值得鬧不愉快的理由,也看不出來里面有中國大陸的角色,如果雙方關系最近真的不愉快,雙方高層應坐下來談一談。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稱,如果消息獲得證實,臺灣應深入了解近來讓臺新關系產生變化的真正原因。
今日新聞網認為,有關消息決非“空穴來風”。文章稱,臺灣政治人物向來喜歡消費新加坡,朝野皆然,但臺新關系發展必須保持低調,雙方的合作也一直如此進行。《聯合報》援引軍方官員的話稱,每次新加坡抗議用詞都很嚴厲,已數不清有多少次,以前有位“國防部長”甚至找到害他被抗議的記者說,“拜托你不要再寫新加坡了”。有官員稱,新加坡很忌憚大陸的反應,相當在意臺新關系曝光,軍事關系尤為敏感。
雙方往來曾經很親密
《聯合報》27日回顧說,新加坡部隊建立之初,臺灣軍方出力很深,協助其“從無到有”,其中臺灣代訓新加坡“星光部隊”,更是雙方“只能做不能說的秘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兩地國際地位逐漸變化,新加坡在軍事訓練上對臺灣的依賴已不如最初,臺軍方到了后期反而必須透過新加坡才能汲取世界最先進的軍事觀念。《聯合報》還提到,數年前大陸打算邀請新加坡部隊到海南島訓練,新軍方也曾派人前往實地勘查,但最后遭美國制止。
有分析說,蔣介石、蔣經國時期曾與李光耀建立起非比尋常的私人友誼,蔣經國還曾將二子蔣孝武派往新加坡,請李光耀代為管束。馬英九上臺后,與新加坡的意識形態較為契合,沒道理出現如此大的變故,這可能與馬英九“馭下不嚴、團隊松懈”的老毛病有關。“國防部”發表否認聲明,無法掩飾史亞平被調回與雙方軍事交流出現變動的實情。臺新多年的情誼不可能因這兩件事而完全破滅,不過馬英九需“加緊補破網”,則是毋庸置疑。
《聯合報》認為,繼撤換史亞平中斷雙方“外交”管道后,新加坡與臺灣的軍事交流也宣布暫停,“如此大動作,馬政府當然必須正視肇因……2007年馬英九密訪新加坡,最后違背約定發布新聞的還不是新方?”文章稱,過去兩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新加坡對臺灣的確有特殊意義,但現在兩岸交流早已成為常態,新加坡重要性早不如以往,馬英九應重新思考東亞戰略布局。▲
環球時報20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