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軍
(夏邑縣人民醫院,河南商丘476445)
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療效比較
張世軍
(夏邑縣人民醫院,河南商丘476445)
目的 比較分析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近期療效差異。方法 32例乳腺癌患者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2組,其中保乳術組18例,改良根治術組14例,術后比較觀察2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保乳術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引流液量均少于改良根治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保乳術組的美容滿意率高于改良根治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保乳術組2例發生皮下積液,未見皮瓣壞死發生;改良根治術組4例發生皮下積液,其中1例出現皮瓣壞死。結論 保乳術的近期療效明顯優于改良根治術,且術后患者滿意率高。
乳腺癌;保乳術;改良根治術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全球每年約130萬人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其中約1/3的患者死于該病[1]。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以往通常采取根治術及改良根治術,其在去除腫瘤的同時也對患者的生理機能和心理造成了創傷[2]。因此,近年來,保乳術因其創傷小的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3]。作者收集本院32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保乳術和改良根治術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經病理學確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2例,年齡29~58歲,中位年齡43歲;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12例;所有患者均為單側發病,其中左側15例,右側17例。32例乳腺癌患者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2組,其中保乳術組18例,改良根治術組14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保乳術組18例:根據患者的腫瘤部位、大小等選擇適當的切口,位于外上象限者僅1個切口,其他象限者則選擇2個切口,一般以病灶為中心,沿乳暈在病灶<3 cm以內的部位切除腺體,切緣行冰凍切片病理檢查,陽性者擴大切除范圍直至病理檢查陰性;同時清掃相應部位的淋巴結,術后放置引流管。根治術組14例:根據病灶所在部位及患側乳房的大小設計切口,14例均采用近似橫梭形切口,切除范圍至距離病灶≥3 cm處;沿皮膚與淺筋膜游離皮瓣,距離切緣<5 cm時皮瓣較薄,≥5 cm時皮瓣可適當保留部分脂肪組織和血管;大面積清除附近的淋巴結,同時要注意保護血管和神經組織;術后放置引流管,持續負壓引流;術畢進行加壓包扎[3]。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保乳術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引流液量均少于改良根治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保乳術組的美容滿意率為88.9%,高于改良根治術組的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保乳術組2例發生皮下積液,未見皮瓣壞死發生;改良根治術組4例發生皮下積液,其中1例出現皮瓣壞死。詳見表1。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見腫瘤,發病率約為10% ~15%,在我國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2位[3-4]。乳腺癌傳統的手術方式是根治術,該術式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大,患者耐受性差,且術后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經過改良的根治術雖較前者有一定改善,但對患者的負面影響依然較大。近年來,隨著乳腺癌低齡化趨勢的發展,女性對乳腺癌術后的生活質量,特別是乳房外觀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保乳術因其具有的創傷小、術后美容滿意率高而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表1 2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本文結果顯示:保乳術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引流液量均少于改良根治術組;保乳術組的美容滿意率遠高于改良根治術組;且保乳術組發生皮下積液及皮瓣壞死的病例均少于改良根治術組,這些均提示保乳術在有效切除病灶的同時,又明顯提高了患者術后的滿意率,降低了并發癥,這符合目前乳腺癌治療的保持乳房完整性和完全切除病灶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原則[5]。
綜上所述,保乳術的近期療效明顯優于改良根治術,且術后患者滿意率高,但其遠期療效是否能夠達到改良根治術的水平尚需進一步觀察。
[1] 李成貽,陳艷,洪永強,等.4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J].腫瘤基礎臨床,2009,22(6):481-483.
[2] 顏士進.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5):115-116.
[3] 李偉漢.乳腺癌保乳手術和改良根治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3):362-363.
[4] 張曉峰,汪臨奇.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術和保乳術后放療的生存比較[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2):135-136.
[5] 黃亞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和保乳手術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12):134,136.
R737.9;R730.56
B
1673-5412(2012)03-0256-02
張世軍(1970-),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工作。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