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至 □翟朋云 □王利敏(水文水資源局)
□胡鐵山(陸渾水庫管理局)
JDZ05-1型雨量傳感器外觀與口徑為20cm的自記雨量筒相同,內部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為承雨漏斗,滴嘴、滴針,接雨的翻斗,其中翻斗類似管槽狀,中間隔開分左右兩斗室,支撐架支住翻斗中間部位,當降雨通過承雨漏斗錐底匯集到滴嘴、滴針注入翻斗,上方的斗室接受承雨器匯集來的水量,隨著水量增加,當重量達到儀器感量時,翻斗翻轉力矩大于翻斗部件自重平衡力矩時,翻斗翻轉向下,將水倒出排出器外,而另一斗室上翹開始承雨,翻斗軸承可使翻斗部件左、右兩斗總是輪換處于一上一下的狀態。翻斗兩側各安裝一個磁鋼,其對應支撐架上各有干簧管式磁敏開關,當翻斗翻轉至水平位置時,磁鋼接近干簧管,其磁場激勵干簧管中簧片,兩簧片分別被磁化為N、S極,異性相吸,開關閉合,電路導通,發出一個電脈沖信號,完成將一個單元降水量(0.5mm)的轉換和信號輸出工作。
淇門水文站位于河南省鶴壁市??h新鎮鎮李莊村,東經114°11′,北緯35°2′,海拔高程64.6m,屬南運河水系衛河中游控制站,地處豫北平原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88.3mm。該站從2006年年底開始安裝使用JDZ05-1型雨量傳感器,每年的3月1日-11月1日期間使用。人工觀測雨量在每年的6月1日-11月1日期間使用自記雨量計觀測,其它時間使用雨量筒。
通過2009年和2010年的遙測降雨量數據(以下簡稱遙測)和人工觀測數據(以下簡稱人工)對比分析有以下幾種情況:
淇門水文站在2009年4月10日,6月27日,7月2日,7月7日,7月15日,8月26日,9月8日和9月10日;2010年3月22日,3月29日和9月2日兩年時間內共計出現過11次遙測無數據而人工有數據,其中最大值為2009年6月27日人工0.5mm,最小數據為2009年8月26日人工0.1mm,遙測數據均為0。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為傳感器的最小分辨率為0.5mm,當降雨量<0.5mm時,翻斗不翻動也就不會產生信號數據。
淇門水文站在2009年6月3日,7月21日,9月和9月21日;2010年3月3日和8月26日兩年內共計出現過5次遙測有數據而人工無數據,其中最大值為2010年8月26日遙測1mm,其它4次遙測均為0.5mm。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原因:一是人工觀測誤差。由于降雨量偏少,在0.5mm左右,容易造成人工忽視或者在自記紙上無法顯示,以上出現的4次0.5mm遙測數據均屬于這種現象;二是前一次的降雨殘留在傳感器的漏斗中<0.5mm的雨量被累計到下一次顯示,2009年8月26日出現的1mm降雨屬于這種現象。
遙測數據小于人工數據的原因有以下3點:第一,人工觀測誤差;第二,傳感器不記錄沒有超過最小分辨率0.5mm的降雨量,最終導致其蒸發損失;第三,暴雨時由于雨強較大,漏斗翻轉頻繁,在起翻轉的間隙有部分降雨量溢出漏斗,導致這些溢出的降雨量沒有被記錄,2010年7月18日和9月6日出現過兩次這種現象,其中7月18日傳感器和人工的最大誤差達到11.5mm。

表1 淇門水文站2009年3月1日—11月1日遙測數據與人工觀測數據對比表
遙測數據大于人工數據的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人工觀測誤差,2009年9月6日—9月7日,2010年9月8日—9月9日,201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出現的3次遙測雨量和人工觀測雨量不同,均屬于人工觀測誤差;第二,連續降雨的情況下,前一次殘留在漏斗中的不超過最小分辨率的那部分雨量被累加到后一次降雨量中,2009年5月9日和2010年10月12日共計出現2次。
根據水利部頒發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規范》(SL61—2003),遙測數據合格標準為:傳感器遙測日降雨量≤人工觀測日降雨量的±10%,30mm以下兩者的誤差為±3mm,準確率=合格次數/總次數×100%,準確率≥96%。2009年和2010年統計總次數為113次,合格次數為110次,準確率為97.3%,符合要求。

表2 淇門水文站2010年3月1日—11月1日遙測數據與人工觀測數據對比表
從以上的對比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JDZ05-1型雨量傳感器可以省時省力及時準確傳輸雨量數據,有利于實現水文數據遙測自動化,實用于水文站和無人駐守的遙測雨量站;缺點在于當降雨量小于最小分辨率(0.5mm)時不會被記錄,遇到暴雨天氣翻斗會導致降雨量額外損失,雨水中的雜質或者周圍環境的沙塵淤積在漏斗中會導致傳感器數據偏大,傳輸信息會出現延遲現象,冬季冰雪或者冰雹天氣下不可使用等。因此在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4.1 經常進行傳感器與人工數據對比,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應用JDZ05-1型雨量傳感器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汛期要經常進行傳感器與人工數據的對比分析,這是能發現儀器是否能夠正常運行的最可靠途徑。
4.2 定期對傳感器進行檢查維護。由于周圍環境中的沙塵和雨水中含有雜質會沉積在漏斗中,這樣會導致漏斗在沒有達到最小分辨率的降雨量時就會翻轉,從而使得記錄的數據偏大,還有要經常檢查傳感器滴嘴,滴針是否有堵塞,發現問題能夠及時清理,以便傳感器更好的工作。
4.3 經常檢查傳感器的電源和發射器。傳感器記錄的數據要通過發射器實現遙測功能,電源電壓在12V左右,一般用太陽能板充電。當電壓低于10V的時候會出現信息傳遞不通暢,影響數據的及時傳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經常測量蓄電池的電壓,尤其在連續陰雨天太陽能板不能及時充電,必要時采取人工方式對蓄電池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