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李 蔚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鋰電池產業取得了每年7.78%的增長率,目前,中國鋰電池產量已占到世界的近三分之一。2012年4月11日—12日,中國(國際)鋰電新能源高峰論壇在鵬城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國內外的三十余位鋰電專家、學者云集一堂,由中國鋰電行業的先驅楊裕生院士領銜,共同探討了下一代鋰電技術的發展趨勢、鋰電行業結構調整的走勢以及鋰電應用前景等熱點話題。活動共吸引到眾多業內知名企業的代表、技術專家近400人參加。
本次論壇以“現實源于‘鋰想’,動力成就未來”為主題,務實地將著眼點放在鋰電新能源的核心技術之上,通過國內外鋰電專家、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參與,圍繞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在材料制備、電池生產中面臨的技術無縫銜接等問題,獨立演講的嘉賓們從各自所處的不同的角度講述他們的體察和洞見,碰撞先鋒觀點,提供前瞻思考。


全球鋰電行業的競爭格局如何?未來鋰電發展的潮流及趨勢究竟怎樣?在第一講中,中國工程院的楊裕生院士以“電池中添加活性炭與超級電容器”為主題與大家進行了分享。楊裕生院士分別介紹了四種添加了活性炭的高比能量電池:超級電池——鉛酸電池負極并聯炭電極,鉛炭電池——在鉛酸蓄電池中加入活性炭,電容型鋰離子電池——在鋰離子電池正極中加入活性炭,電容型鎳氫電池——鎳氫電池的負極中加入活性炭。楊院士分別介紹了每種電池的性能,并提出結論:1、添加適量活性炭可以改善各種電池的性能;2、活性炭的性能有一定要求;3、政府要支持特種活性炭的研發和生產;4、鎳碳超級電池不是電動車電源的一個新突破,并且性能很一般,沒有必要下大力氣研究。在場專家學者為楊院士中肯實在的發言報以熱烈掌聲。
天津比克電池公司毛煥宇博士從三個方面就鋰離子電池的尺寸大小問題進行探討。毛博士談到,在安全性方面,大電池由于發電量大,爆炸和起火情況難以控制,并且電池包的爆炸事故總是由一個電芯開始,大的電池包著火爆炸是由一個大的熱源開始,而小的電池包著火、爆炸是由一個小的熱源開始。如果單個電池的熱傳遞能夠有效終止,電池包整體就是安全的。因此,比較小的電池比較容易終止熱傳遞,但對于尺寸大的電池實現起來就非常困難。并且,電芯的一致性并不能因為做大尺寸而解決好,電芯制造流程的控制仍然是關鍵,否則仍然會發生早期失效。
吳宇平教授從電池安全性的角度談了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吳教授談到,自1990年以來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進展很快,從其中最關鍵的安全角度而言,主要分為鋰離子電池、軟包鋰電池即聚合物鋰電、凝膠鋰電和全固態鋰電,吳教授對每一種鋰電的優缺點進行了闡述,并重點介紹了當今剛剛興起的凝膠鋰電及其密切相關的凝膠聚合物膜,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儲能電站,均是首選。
意大利薩皮恩扎大學的Bruno Scrosati教授為大家剖析了鋰電今昔,眾多知名專家不同角度的演講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在第二講中,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黃友元博士提到,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的安全性、循環壽命和能量密度。硬炭類負極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儲鋰機理及其優異的安全性、倍率特性和低溫電化學性能而備受關注,特別是針對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硬炭材料有其獨特的優勢。黃博士表示,硬炭類負極材料不僅可以達到較高的容量,而且其低溫性能和倍率特性都遠優于石墨類負極材料,完全可以滿足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


第二天的論壇更加精彩,安徽力高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劉新天博士對動力電池組的壽命估計及不一致性管理與大家進行了探討。劉博士說,大型動力電池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均由多節電池單體串聯而成,以保證具備足夠的輸出電壓。由于生產工藝的制約,各單體電池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不一致性。同時,在實際使用中這種不一致性將會逐漸拉大,出現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動力電池性能和壽命。劉博士還談到,動力電池系統不一致性問題的實質在于電池系統中各單體電池因工作在不同環境工況下導致壽命衰減程度不同。對電池不一致性問題的研究,最終歸為單體電池的壽命衰減特性和機理的研究。基于電池壽命特性的電池不一致性研究,可改進和完善電池管理系統的功能,從而降低動力電池系統的不一致性,最大限度發揮電池的性能。
北京交通大學的張彩萍博士談到了鋰離子電池的優化充電技術。充電技術是鋰離子動力電池在純電動汽車上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關系到電池使用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問題。鋰離子電池充電性能受溫度、電流、內阻、極化等因素影響,張博士在報告中分析了如何對充電極化電壓進行控制才能合理地優化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充電基本特性,提出一種基于恒定極化電壓的充電控制方法,該方法能夠預知電池一定條件下的極化水平,確定不同SOC、靜置狀態和老化狀態下的最大充電電流,在充電過程中對充電極化電壓進行直接控制,達到調節充電電流,合理控制充電電壓的目的。通過試驗驗證,這種方法在保證電池壽命的條件下,顯著提高了充電速度。
另外,華南理工大學的黃穗楊博士、天津捷威動力工業集團的郭春泰博士等都作了精彩、實用的報告,為在場嘉賓獻上了一場豐富的知識盛宴。
論壇還上演了四場尖峰對話。美國A123系統公司Andrew Chu博士、芬蘭歐洲電池公司的KaiVuorilehto博士、丹麥鋰平衡A/S公司亞太區經理修慶紅、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黃穗陽博士、奧地利AVL公司上海技術中心Klaus Denkmayr總經理等精英人物,通過不同思想的互動交鋒,對中國鋰電行業產生直接、深刻、有裨益的啟發與思考。
據一份鋰電池全球市場報告指出,2011年度鋰電池的全球市場規模為1萬億1693億日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08.2%,未來幾年,鋰離子電池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向我國轉移趨勢將越來越明顯,而大部分鋰電池廠已將動力電池列為轉型方向。根據另外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鋰電池產能將超過50億Ah,市場規模約為150億美元。
并且,隨著“十二五”規劃強調發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頻頻成為今日大家關注的焦點,鋰電行業的發展擁有利好政策。未來,當電動自行車、電動車乃至大型儲能電站進入大規模發展,鋰電池將迎來真正的行業春天。

北京思迪新材料有限公司

福斯特展出其核心產品

柳州豪杰特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大連立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大會論壇現場

與會專家作精彩演講
展會名企薈萃,國內知名展商大連麗昌、金銀河、銀通等鋰電業領軍企業悉數參展。從展會主辦方獲悉,國際巨頭正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步驟,不少優秀的海外企業正借助此平臺大力拓展中國市場。
4月10 至12日,2012年中國鋰電新能源展在深圳舉行。同期舉辦79屆中國電子展(CEF)、2012中國(深圳)消費電子展等四個展覽,展示共計8萬平方米,近2000家參展廠商。展覽下設6個展館,17個專業展區,包括電子元器件、半導體、LED、激光、線束加工設備、光電、儀器儀表,其中更有搶眼的LED照明、鋰電新能源、3D立體視像、智能電視、平板電腦、移動終端等熱門展區。
2012 中國鋰電新能源展暨2012中國(國際)鋰電新能源高峰論壇由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主辦,中電會展與傳播信息有限公司,深圳市六方金橋展覽策劃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