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偉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總經理)
產權十年創新不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苗偉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總經理)

創新,一直是產權行業最具熱度的話題。也唯有不斷創新,產權行業才得以保持高速的發展,并為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傾盡心力。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正是因著創新所產生的能量,近幾年在增資擴股業務方面獲得全新的機遇。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資本市場新生力量的機構投資者正日益成為國內最具活力的資本形態,山東產權在近年工作中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領導研究思路,積極創造條件、優化環境,引導機構投資者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地方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并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合作模式之一是借助并購貸款引導機構投資者參與企業改制。在機構投資者直接參與的企業改制項目中,山東產權引導機構投資者以并購貸款形式完成企業改制。如棗莊郭莊煤礦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8億元,機構投資者參與并購,后續投資4.8億元全部使用并購貸款,該項目在完成改制后,機構投資者真正實現了低投入高回報。在東岳能源交口肥美鋁業項目中,通過山東產權平臺的積極運作,買方通過使用并購貸款有效解決了轉讓方債權清償的難題,使原計劃3年內收回的總額達10.27億元的債權得以在6個月內清償,幫助地方政府成功化解社會矛盾,維護了職工權益。
合作模式之二是通過產權市場重構企業股權,吸引機構投資者進場合作。近年來,省內很多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山東產權平臺實現重組,退出傳統微利、環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類行業,進軍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制造業等國家所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累計實現交易總額44.3億元。為協助企業完成重組目標,山東產權全面鋪開前期服務,充分了解機構投資者需求,參與策劃重組方案,對企業制定了兩步走方針:第一步輔助企業完成改制重組,第二步機構投資者全面接手。在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項目運作中,為打造中國北方蔬菜批發基地,推進上市融資進程。通過山東產權平臺的積極運作,協助設計了由壽光國資局先從A股上市的深圳農產品手中回購股權,實現全部持有壽光蔬菜批發市場股權,再由機構投資者全面接手的方案,最終促成黑石基金與壽光國資局合作。聊城超硬材料項目改制,是產權市場積極引入機構投資者的典型案例。根據昌潤超硬材料公司股權格局,山東產權在推介具有資本市場運作經驗的機構投資者的同時,協助制定了原有集體產權退出方案、增資擴股方案和資本運作上市方案,項目最終先進行了集體資本退出,后又順利得到了寧波新華錦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德清道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兩家股權投資基金8138萬元的增資,增資后啟動昌潤超硬材料公司上市程序。魯西化工集團原為聊城市國資委獨資企業,注冊資本3.79億元,近年來一直希望能夠通過股權多元化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并獲得發展資金。山東產權提前介入,多次與企業溝通,在深入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后,協助企業制定了增資擴股方案,于2011年9月,將魯西化工集團增資擴股項目在山東產權正式掛牌,并同時將該項目推薦給鼎暉投資等幾家大型機構投資者。通過精心組織,最終PE鼎暉投資旗下天津鼎暉嘉合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以新增魯西化工集團注冊資本3.64億元方式增資9.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4980萬美元),項目的成功操作不僅為企業引入資金,完成企業股權多元化目標,還為魯西化工實現集團整體上市打下了良好基礎。企業通過產權市場重構提升價值,機構投資者通過產權市場尋找并購重組項目的新型模式在山東產權市場逐漸形成。
每一個創新業務模式得以建立和最終成功,最重要的是得到政策支持及完全市場化的運作氛圍。產權交易行業在國內堪稱市場化運作的典范,具備了行業固定的輿論圈、媒體圈和話語平臺,在行業內有研究力量為自己發聲,外界得以知曉。
正值《產權導刊》復刊10年,作為始終以“創新”為己任的產權交易行業前沿刊物,10年來尊重事實,精耕細作,以全景、低調、專業的姿態觀察產權市場,探索產權市場和多元資本市場的未來趨勢。在信息泛濫又多元的當今世界,集合了產權行業有價值的聲音,又容納了不同感受和理解的“音符”與“音色”。在此,感謝《產權導刊》為產權行業搭建的這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舞臺,并預祝《產權導刊》為促進產權行業快速、穩健成長為主流資本市場作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