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2012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今年“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作為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質量品牌建設年”活動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開展“促進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質量安全”活動,提升企業質量安全保證能力;二是開展“加快工業品牌培育”活動,提高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開展“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活動,促進企業提高質量和競爭力水平。
北京市 舉行北京市質量品牌建設年啟動儀式,開展質量信譽承諾活動,向全市工業企業發出“加快產業技術進步,創建北京品牌”的倡議,并舉行加入國際化品牌聯盟的儀式。組織面向企業的新版HACCP、GMP管理體系規范等內容的培訓活動,預計規模達到500人次。舉辦品牌建設與品牌營銷總裁班和品牌建設普及班,預計培訓規模分別為200人次。
廣東省 實施質量提升示范工程,繼續推廣綠色制造提升廣東家電產品質量示范項目經驗,以提高產品實物質量水平為目標,組織實施50項提升工業產品質量項目。項目重點支持方向包括:提升產品質量特性,提高產品合格/成品率,降低質量損失率;產品設計、制造、檢驗等質量形成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與技術評價能力提升;相關的質量基礎研究和質量平臺建設;有助于加快行業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上下游產品質量提升的其他相關項目。加快工業企業品牌培育,開展100家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工作,策劃“百家企業專家品牌行”,開展“品牌培育下基層、品牌創建進企業”活動。組織試點企業參加“廣貨”全國行等展銷活動,提升內銷市場的品牌效益。選擇3~5個區域開展品牌帶動提升工程。依托省質量協會等行業組織舉辦全面質量管理培訓班和專題講座,進一步深入開展QC小組活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基礎知識培訓,深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質量文化交流活動,提高企業的質量控制和檢測分析能力,形成產品質量突破性提升的標桿,企業產品對標達標的標桿,質量保障企業轉型升級的標桿。
遼寧省 加大對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推廣應用的投入力度,從技術、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系統提升企業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組織質量專家面向企業開展咨詢、診斷和培訓服務活動,傳授適用可行的質量工具方法和技巧,幫助企業解決突出質量問題。組織實施與規劃配套的品牌建設工程,指導企業從戰略、管理、傳播和資產管理等層面推進品牌建設。做好企業質量品牌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工作,圍繞企業質量品牌提升需求,完善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技術和咨詢服務。
重慶市 組織新版GMP藥品生產驗證技術專題研討會,介紹中國GMP、歐盟GMP、ICH等標準中對驗證要求的情況介紹,研討生產設備、分析設備和生產工藝驗證過程的操作方法。開展新版GMP巡回宣講及認證體系培訓,講解新版GMP認證評定指標、重點要求,組織案例分析和經驗交流。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培育培訓,講解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和品牌培育關鍵過程控制。組織企業開展品牌展示活動,啟動最具影響力工業企業品牌評選,征集品牌管理案例。開展質量技術專家區縣行活動,組織專家走訪企業,并進行培訓診斷,指導企業制定質量技術整改實施方案并追蹤整改效果。
河南省 繼續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備案試點工作,引導企業生產符合更高標準要求的產品,增加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通過組織開展質量宣傳教育及“工業企業質量信譽承諾”活動,引導企業守法誠信經營,自主承諾質量責任并接受行業和社會監督。啟動河南省“質量標桿”活動,遴選工業質量標桿性企業,樹立宣傳典型。指導河南省品牌培育試點企業進一步開展試點工作,做好品牌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以及品牌培育能力評價工作。
安徽省 建立安徽省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評價和服務平臺,形成一套品牌培育評價規范和操作流程,建立一個評價和服務網站,形成50項以上相關培育培訓課程,年度開展品牌培育評價500家次,組織開展品牌培育培訓2000人次,在全省指導和建立10~15家品牌培育評價和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專項服務。
貴州省 繼續改善質量品牌建設政策環境,加快研究制定《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貴州省質量獎管理辦法》等文件,并對貴州省工業企業的品牌建設做出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名牌評價指標體系及以消費者認可和市場評價為基礎的名牌產生機制,培育更多的名牌產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在“兵團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中發布工業企業自我聲明規范,建設承諾信息服務平臺,開展“工業企業質量信譽承諾”等活動。開展“促進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質量安全”活動,推動兵團藥品和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能力。加強工業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工業轉型升級專項和技術改造專項向新產品開發、工業檢驗和技術評價能力建設、產品質量攻關以及提升工業企業品牌價值等項目傾斜。總結宣傳工業企業在質量品牌建設中的成功經驗,營造有利于質量提升和品牌成長的社會氛圍。
石化工業聯合會 以全面推進“質量興業”活動為抓手,在全行業組織開展“石油和化學工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開展質量攻關,樹立“質量標桿”,帶動全行業質量發展。繼續做好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知名品牌產品的培育、推薦、評選工作,組織制定《石油和化學工業品牌評估—品牌貨幣化評估要求》行業標準,建立品牌評價機制。繼續組織骨干企業參加“質量信譽承諾”活動,選擇與消費者聯系緊密的如農藥、化肥、涂料等行業或產品,試點制定企業自我聲明規范并組織實施,引導企業自主承諾質量責任。繼續做好石油和化工企業質量檢驗機構認定和檢驗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高企業檢驗把關能力,確保實物質量水平。繼續做好行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完善工作,利用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國家監督抽查、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等授權任務,發揮行業檢驗機構、質量評價機構的服務功能,逐步建立完善行業質量評價體系。
紡織工業聯合會 組織紡織行業質量獎申報工作,引導企業實踐卓越績效模式管理方法,追求卓越經營。組織開展實物質量對標活動,以重點產品類別為突破口,持續改進和提升產品實物質量水平。運用“服裝家紡自主品牌評價體系”,開展“中國服裝家紡品牌競爭力百強”企業評價活動。以《品牌價值評估指南》、“服裝家紡自主品牌評價體系”研究和《研究制定我國服裝家紡行業自主品牌跟蹤、統計、考核體系》課題為基礎,開展《紡織行業品牌價值評估體系》課題研究及評估試點。組織紡織工業區域品牌認定和管理研究,年底前認定并發布一批區域品牌。
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繼續發揮政府和有色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搭建交流平臺,開展行業質量管理成果經驗交流活動,宣傳推廣先進的企業質量管理模式和先進的管理手段。結合行業實際,探索研究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品牌培育評價和獎勵制度。開展對標達標及實物質量對比活動,提高有色金屬重點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在行業內開展有色金屬產品實物質量認定工作和用戶滿意工程,推進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技術進步,引導用戶購買信任度高的品牌。
輕工業聯合會 組建“輕工業品牌培育推進委員會”,負責輕工行業品牌培育和表彰活動的組織實施。以《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實施指南》和《評價指南》為指導,在行業開展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培訓,培養專家隊伍,指導更多輕工企業提升品牌培育能力和品牌價值。規范輕工企業品牌培育體系建立和品牌創立成果的評價和表彰活動,制定《“輕工優勢品牌”評價細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對評價結果優秀的企業授予“2012年度輕工優勢品牌”稱號。
建筑材料聯合會 重點在品牌培育、“質量標桿”、質量信譽建設、行業標準建設和宣貫、質量管理方法推廣等方面展開工作。將針對水泥、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玻璃纖維和新型墻體材料等五大主要產業,提出創新標準和提升標準,制定一批提升產品標準、控制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為目標的新標準,以及轉型升級、發展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建筑材料新標準。
鋼鐵工業協會 結合鋼鐵行業“金杯獎”評選活動,組織培育、評價一批鋼鐵企業的鋼鐵品牌產品,通過品牌創建活動,創立行業質量標桿,按照不同鋼鐵產品,樹立行業產品標桿和相應的企業標桿。
中國質量協會 發揮在質量專業領域的優勢,以“先進質量方法普及應用”為年度主題,繼續深化推廣質量管理方法,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企業設立質量管理創新基地,研究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在我國企業應用的有效路徑,總結提煉我國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案例,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模式。承辦“第二屆中國工業產品質量信譽論壇”,營造重視質量、崇尚信譽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千家企業學標桿,提升質量促轉型”為主題,以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為重點,開展“質量標桿”活動,圍繞應用卓越績效模式、六西格瑪管理、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取得實效的典型經驗,樹立“質量標桿”,匯編2012年《中國企業質量管理成功實踐》,通過加強宣傳,擴大“質量標桿”活動的社會影響。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組織推進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工作,保證試點工作順利實施。組織專家為企業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策劃組織跟蹤調研、交流會議、試點評價和經驗總結等工作。開展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指數評價技術研究與應用,構建品牌競爭力指數評價模型,提出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的測評發布機制。開展工業企業達標備案制度研究,推動工業行業達標備案工作,引導工業企業采用先進標準,生產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 繼續推進C-BPI調查和研究工作,重點開展對非消費類工業產品C-BPI評價模型研究。舉辦2012年首屆中國品牌高峰論壇,交流品牌建設成功經驗、研討企業品牌發展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