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翠英
(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上海 201203)
社區實踐教學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
顧翠英
(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上海 201203)
在醫學模式轉變和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以上海中醫藥大學營養學專業社區實踐作為切入點,探討其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社區實踐;人文素質教育;師資隊伍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2010年6月組織了由其發起,46家會員高校參與的一項醫學人文教育調查,結果顯示:國內高校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度不盡如人意[1]。還有報道[2~4]提示,我國醫學院校普遍存在“重專業、輕人文”現象,人文教育是比較薄弱的環節。
高素質的醫學人才,不僅要具備精湛的醫術,更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擁有一種人道和博愛的情懷。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事業的倡導者楊叔子教授認為:“人文素質是文化素質的核心,人文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質就是做人的素質?!奔訌娽t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已成為現代醫學發展的迫切需要。
長期以來,上海中醫藥大學不僅設置了大量人文選修課,組織教師進行PBL教學和推拿大賽等,還在國內醫學院校中率先實行“三學期制”,這些舉措充分說明學校對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視。學校從傳統的兩學期中另辟八周時間作為“第三學期”(又稱小學期)。在每學年的小學期,學校提供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早實踐、多實踐,并在不同學習階段安排不同層次的實踐內容,開展階段式、遞進式的實踐教學。學生通過小學期實踐和最后階段的實習,逐步具備了良好的人文素質和嫻熟的專業技能。
營養學專業是我校醫學技術學院開設的新專業,而社區實踐是本專業一年級的小學期實踐內容。社區實踐的主要內容為:社區調研,建立社區健康檔案,社區衛生宣教和社區公益活動等。其主要目的是弘揚中醫文化,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團隊協作、自主學習和創新等能力。
在社區實踐教學中確立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將實踐教學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把人文教育滲透到實踐教學中,使學生在耳聞目睹中感受和體驗人文關懷。
2.1 注重社區實踐帶教師資隊伍建設
在社區實踐教學中,教師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人文和醫學基礎知識。學??赏ㄟ^進修、培訓和經驗交流等渠道提升教師素質。同時,教師自身也應不斷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提升個人素質,切實將思想與業務教育、科技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品德修養和個人情操去熏陶、引導學生,從而有利于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2.2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交際能力、團隊精神、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醫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這決定了醫學不可分割的兩面性:既是自然科學又是社會科學。醫學的性質決定了加強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今后將要面對的是具備豐富思想和情感的人,僅憑醫療技術的精湛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醫療衛生問題。故交際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是首要的任務。
社區實踐時,學生離開了人員結構相對簡單的班級,面對的是包括居民、基地帶教教師以及各種陌生人群,怎樣成功交際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特別是一年級學生,他們剛從學業緊張的高中畢業,還沒有真正接觸社會和專業。帶教教師簡單介紹交際方法后,學生在做營養調查、陌生拜訪和教授居民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的鍛煉。學生由開始接觸居民時的戰戰兢兢到實踐結束時上門拜訪的從容自若,說明學生在社區實踐后交際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醫學模式下,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人際關系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故學生建立和鞏固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問卷設計、向居民做養生講座和問卷調查過程中,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小組成員分工明確,群策群力,運用整個小組的力量完成相應的任務。在這些實踐過程中,同學間的友誼得以增進,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得以增強。
小學期實踐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情景和場所,創造了一個在合作環境下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機會。學生做營養學講座和設計營養調查問卷,自己制定內容,可通過圖書和網絡查找文獻等途徑進行準備;講座形式也由學生確定。有一個小組的學生別出心裁,用小品形式表現了當今緊張的醫患關系,表演既生動有趣,又能說明事理,贏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學生的創新表演得到了充分肯定,不僅激起他的創新欲望,還激勵了其他同學。
2.3 挖掘中醫元素,將其融入社區實踐中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將中醫文化中的“仁術”、“天人合一”和“陰平陽秘”等思想融入社區實踐中,作為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可有效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社區實踐中,學生向居民宣傳中醫藥膳飲食和教授“八段錦”等的活動,營造了傳統文化氛圍,弘揚了中醫人文精神,展現了中醫獨特的魅力。
2.4 充分挖掘實踐基地人文素質教育資源
社區實踐的“課堂”延伸到了社區、街道和居委會,所以,建立學校與社區穩固的教學同盟,有利于學生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總之,教師可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于實踐教學中,并在實踐中融入中醫人文精神,發揮中醫人文特色,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提高人文素質。
[1]陳竹,周凱.醫學院校學生應加強人文教育[N].中國青年報,2010-09-28.
[2]李瑛,陳俊國.對當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31~32.
[3]孫明媚.在醫學高等院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理論研究,2011(10):235~236.
[4]鄭華.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6):690~692.
G424.4
A
1671-1246(2012)07-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