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立 李 政 黃 偉 朱中華 李少卿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 211100)
饋線自動化終端(FTU)安裝于10kV配網架空線上,控制配電系統斷路器、重合器、分段開關、負荷開關等一次設備。由于FTU安裝于戶外桿塔上,靠近一次設備,距離地面一般為6~8m,因此給運行人員進行設備調試、參數整定、程序更新等工作帶來很大不便。以往的做法是用串口或者以太網進行調試,需要將調試線插到FTU裝置上,這就需要運行維護人員爬至桿塔上打開FTU箱柜進行操作。不僅耗費體力,增加維護難度,而且帶電操作設備,存在安全隱患[1]。無線UART做為一種短距離傳輸方式,具有成本低廉、連接方便、簡單易用、傳輸速率快等特點,非常適合做為FTU的調試手段,很好的解決了FTU的設備調試、參數設定、程序更新等困難。
本文方案采用EXAR公司的無線UART技術,該技術采用868MHz到900MHz公用信號頻段進行數據傳輸,傳輸距離最遠可以達到150m,最大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30.4kbps。基于無線UART的數據傳輸系統由FTU、無線UART網絡、手持終端模塊、筆記本電腦組成,如圖1所示。FTU發出無線網絡信號,手持終端模塊接收到無線信號后,通過USB接口傳輸給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通過終端軟件完成調試工作[2]。
配電FTU采用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統,文件系統采用yaffs2[3]。在測控模塊、保護模塊和通信模塊的基礎上實現了無線UART數據調試功能,而且根據無線UART的技術特點設計了相應的通信模式,使得無線UART的調試簡單方便,而且穩定可靠。
本文采用EXAR公司的XR18W 750和XR18W 753芯片來實現無線UART技術。XR18W 750是一種無線控制芯片,采用并口和串口與其他系統互連。以8051單片機作為內核,擁有4KB的RAM和3KB的ROM空間。串口的波特率可以從1200bps到921.6kbps不等。XR18W 750采用128比特的AES加密技術,可以方便的實現編碼和解碼。XR18W 753是一款低功耗、工作在868MHz到915MHz公用頻段的射頻發射芯片,最低可以接收-93dBm的信號強度。XR18W 750和XR18W 753廣泛地應用于工業自動化、廠站自動化、商業系統等。

圖1 無線UART系統圖
FTU采用嵌入式的微處理器(Power PC)做為主CPU,集成了電源電路、復位電路、NOR FLASH電路、NAND FLASH電路、液晶接口電路、A/D采樣電路、以太網接口電路、串口接口電路、can網接口電路、無線UART接口電路等[4]。FTU終端集成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硬件設計電路
軟件的系統結構分為保護測控模塊、實時庫模塊、歷史庫模塊、組態配置模塊、無線調試模塊等,如圖3所示。其中保護測控等對實時性有著極為嚴格要求的模塊運行在中斷中,而實時庫、歷史庫、組態配置等組件運行在任務中。各個模塊之間松散耦合,通過注冊機制建立聯系,同時各個模塊之間通過消息或者管道進行數據交換。
1)保護測控模塊
保護測控模塊分為兩部分:中斷執行部分和任務執行部分。中斷每0.833ms運行一次,測量采用24點采樣、并進行開入和開出的計算。保護采用傅里葉算法,設置三段式保護和零序保護。任務執行部分進行PT斷線、線路失壓、過負荷、電池管理、遙測等計算。

圖3 軟件系統結構
2)實時數據庫模塊
實時數據庫模塊:該模塊包括實時數據庫、調度端數據引用表的創建,運行時提供快速入庫、快速提取數據操作。實時數據庫還提供了對SOE、遙信變位、步位置變化等異步事件的支持。
3)歷史數據庫模塊
歷史庫訂閱實時庫的變位信息,操作記錄。歷史數據庫采用多個任務來實現,支持同步和異步兩種方式,兩種方式下實現數據的存儲、檢索、刪除等操作。
4)組態管理模塊
組態管理模塊:①生成和維護所連裝置信息總表;②配置和維護一次間隔信息;③配置和維護板卡和規約信息;④配置和維護對時源;⑤生成和維護送往調度的轉發信息表、并對規約需要的參數進行設置;⑥進行信息合成(遙測、遙信、步位置信息計算轉換);⑦程序文件、配置文件的上載和下載[5]。
5)對上規約模塊
對上規約模塊負責配電終端同遠方主站進行數據通信,完成遙測、遙信、遙控等功能。常用的有IEC101[6]、IEC104[7]、CDT[8]等規約,采用的通道方式分別有光纖以太網、EPON網絡[9]、GPRS/CDMA[10]等。
6)顯示模塊
負責與實時庫通信,將實時數據顯示在液晶屏,并且將用戶操作(修改定值、遙控開關)傳遞給實時庫,負責完成人機交互。同時查看歷史信息,包括操作記錄、歷史事件等。
7)無線調試
負責與無線手持終端完成數據交互,實現FTU的無線調試功能,包括:①FTU內部信息的診斷和分析;②對主站規約報文的監視和分析;③人工置數功能;④組態和程序的上載和下載;⑤定值的查看和修改;⑥開關的遠程控制;⑦遠程復位功能。
如圖4所示,調試模塊在實時庫、歷史庫中完成注冊任務。實時庫和歷史庫發布訂閱信息給調試模塊,并且支持調試模塊的控制和修改操作。對上規約庫發送調試信息與報文監視信息給調試模塊,調試模塊根據手持終端的監視命令來選擇是否存儲和顯示。無線UART驅動模塊完成FTU自身信息的廣播及與手持終端之間點對點的通信,并將實時庫、歷史庫、對上規約庫等信息傳送給手持終端,接收手持終端下發的控制和修改命令并且轉發給調試模塊。

圖4 無線調試模塊圖
調試模塊在實時庫中完成注冊。實時庫發布遙測、遙信、遙控、保護事件、定值等信息,同時調試模塊獲得實時庫的相關操作權限。當實際系統觸發一個變位事件(如開關變位、保護動作等),實時庫會向調試模塊發布這個事件。事件參考IEC103[11]規約中通用分類服務的格式,其中信息的關鍵字包括:裝置地址、組號、條目號、時標、分合位置。
同樣地,當調試模塊需要查詢實時庫的遙測、遙信等實時信息時,調試模塊通過調用相應接口可以獲得四遙信息。當手持終端進行開關操作,定值修改時,調試模塊根據注冊內容獲得相關權限,通過發送相應信息通知實時庫完成開關操作和定值修改等任務。
相應地,調試模塊也在歷史庫完成注冊。歷史庫為調試模塊提供相應的查詢權限。歷史庫分為兩大部分:歷史事件庫和操作記錄庫,前者完成開關變位、保護動作、裝置告警等信息的存儲,后者完成遠方或就地進行的開關操作信息的存儲。當調試模塊發送相應的歷史查詢命令時,歷史庫會根據查詢命令的關鍵字進行檢索,關鍵字中會包括歷史庫類型、時間段、數據類型等信息。歷史庫檢索到信息后,將得到結果通過消息或者管道發送給調試模塊。
對上規約庫為調試模塊提供報文監視、規約信息打印、人工置數等接口服務,調試模塊根據手持終端發送過來的命令,實現相應的功能。此外,調試模塊用軟開關控制報文監視、規約信息打印等相關功能的開啟,防止大量未篩選的調試信息涌入調試模塊。
由于無線UART不能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因此調試模塊必須設計相應的協議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協議設計需要考慮鏈路的重發、測試及應用層的服務類型等。本文設計的協議采用平衡方式進行數據交互,任何一方都可以發起數據傳輸,另外一方接收到數據后都必須給予確認(采用短楨),否則數據超時發送(最多重發三遍)。
本協議設計如下:LPDU=LPCI+ASDU(或DSDU)+checkSum+endCode,其中LPCI為鏈路規約控制信息,LPDU為鏈路規約數據單元,ASDU為應用服務數據單元,DSDU為調試服務數據單元,checkSum為校驗和,endCode為結束符。每包LPDU報文只包含一包ASDU報文(或者DSDU報文),報文的最大長度定為2048字節。LPCI分為短楨和長楨,短楨主要用于鏈路測試,數據確認等,沒有ASDU(DSDU)等部分;長楨主要是命令楨和數據楨,包含完整的報文組織結構。短幀和長幀的數據結構如下:
短幀:


實時庫和歷史庫為調試模塊提供了相應的信息后,調試模塊將相應的信息幀發送到無線UART的驅動模塊。無線UART驅動模塊最終完成數據的收發。
無線UART的XR18W 750芯片可以提供3種通信模式:廣播、組播和點對點。廣播模式對所有FTU終端和手持終端都可以偵聽到,組播模式只有同組的FTU終端和手持終端才能偵聽到,點對點模式只用于FTU終端和手持式終端兩者之間傳輸信息之用。以上3種模式各有利弊,廣播模式數據傳輸廣,所有FTU和手持終端均可收到,但傳輸可靠性較低;組播類似于廣播,但更受限于組內的信息共享;點對點傳輸可靠性高,但僅限于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因此,任何一種通信模式都有缺陷,必須將幾種通信模式結合起來共同考慮。本文設計了一種方法,采用廣播模式和點對點模式相結合,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圖5所示,FTU裝置啟動之后,首先切換為廣播模式,每隔10s廣播自身信息,手持終端會進行偵聽,將偵聽到的FTU形成菜單列表。調試者選擇相應的FTU菜單雙擊按鈕,FTU會收到手持終端的呼叫報文。若沒有收到,FTU繼續進行廣播。若FTU收到手持終端呼叫報文后,迅速切換為點對點模式,此時手持終端也切換為點對點模式,兩者之間開始傳送數據。若FTU在30s之內未收到手持終端數據或者手持終端主動斷掉與FTU之間聯系,則FTU切換為廣播模式,重新廣播自身信息。
手持終端采用類似于FTU無線傳輸的硬件設計方法,也采用EXAR公司的XR18W 750和XR18W 753芯片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采用了USB芯片接口,將手持終端封裝在類似于U盤的小盒子[12]。與筆記本接口方式采用USB,USB一方面為手持式終端提供電源,另一方面為手持式終端提供通信接口。在筆記本電腦上,采用WINXP操作系統將USB映射為串口,利用VC6.0和MFC類庫進行編程,采用動態庫方式,將主機界面模塊、數據庫模塊和通信庫模塊分別加載,實現了通信報文察看、字符串命令、人工置數、文件的上下載等功能。

圖5 無線UART驅動流程圖
基于無線UART的FTU系統在研制過程中做了各種測試對其性能進行驗證。與通過有線RS232的調試方式進行了比較,效果差異不是很大。筆者選擇了變位遙信、變化遙測、遙控、文件上下載等項目進行測試,其中硬件平臺:CPU為PowerPC,主頻400M;內存64M;Flash為128M,操作系統為VxWorks,波特率為19200bps。試驗數據摘錄見表1所示。

表1 試驗結果摘錄
由此可以看出,在數據的傳輸響應時間方面,無線UART并不比RS232遜色多少,尤其在變位遙信、變化遙測等方面。雖然在文件傳輸方面,無線UART稍微較慢,但相對于FTU爬桿操作的難度來說,這點時間差異也是維護人員可以接受的。
本文設計的基于無線UART的FTU系統成功應用在青海、山東、浙江等地。典型的如青海某地區,該地區海拔高度平均3000m,包括三個縣和一個自治州。該地區全部采用FTU,大部分安裝在農村、草原及山坡上,不僅安裝困難,而且維護需要爬桿,現場調試比較困難。采用無線UART調試手段后,維護人員只需要在桿塔下就可以完成FTU參數整定、定值核對、主站通信報文監視等任務,極大地減輕了運行維護人員的工作量。
本文提出了基于無線UART的FTU系統設計思路,并且成功實現在FTU及手持式終端的研發上。該FTU硬件設計可靠穩定、配置靈活,軟件設計功能豐富、可擴展性強,FTU整體運行穩定。手持式終端小巧方便、易于使用,維護方便安全。調試軟件人機界面良好,可操作性強,易于用戶使用。基于無線UART的FTU系統設計,已經成功在青海、山東、浙江等地使用,為用戶的調試提供了極大方便,減少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 龐吉耀.基于軟件編碼的中速紅外技術在FTU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0(3):200-204.
[2] 劉翔.基于DSP的FTU的研究與設計[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4.
[3] 韋峰,盧再奇,劉偉.YAFFS2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10,(8):30-37.
[4] 李鐵男.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無線文件傳輸系統的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1,32(6):1979-1986.
[5] 王劍. 基于組件對象模型技術的變電站監控組態軟件設計[D].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2004.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DL/T 634.5101—2002(idt IEC60870—5—101:2002)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101部分:傳輸規約基本遠動任務配套標準[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DL/T 634.5104—2002(idt IEC60870—5—104:2000)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104部分:傳輸規約采用標準傳輸協議子集的IEC60870—5—101網絡訪問[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8] 電力部.CDT循環式遠動規約(電力部行業標準DL451—91)[S].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
[9] 馮利偉,馬永紅,王一蓉. EPON在配網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J]. 電力系統通信,2010(4):24-31.
[10] 汪良軍. 基于GPRS傳輸配網35kV變電站自動化信息的應用[J].電力系統通信,2009(5):42-46.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DL/T 667—1999(idt IEC60870—5—103:1997)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約第103篇繼電保護設備信息接口配套標準[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12] 孫晉豪.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在無線手持終端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