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國
(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江蘇 溧陽 213300)
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課改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以“學案導學”尤為突出.“學案導學”以其特有的新穎性、實用性受到越來越多物理教師的關注.然而現行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在推行“學案導學”的過程中,由于我們理解上的偏頗,操作上的走形,使“學案導學”的做法事與愿違,很多教師在“學案導學”物理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中,陷入了一些誤區,致使學生自發學習、自主創新和自我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就初中物理“學案導學”中的問題作以下思考和分析.
[現象]一些教師認為物理學案不過是教學內容習題化,在設計學案時不經過認真研究,而是把教材內容簡單地編織成一個個習題,甚至機械照搬課本內容,連編排順序都完全一樣;也有些教師把學案變為試卷,收集與羅列大量的試題,大搞題海戰術.
[分析]物理學案教學的設計中,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和拓展性練習是必需的,但是,把學案簡單設計成練習,即教師最擅長的“習題集”,這是教師對“學案導學”的曲解,根本無法實現“學案導學”的優勢,相反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學案導學”的關鍵在于學法指導,宗旨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真正領會“導學”的真諦,學案設計時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問題并進行質疑;要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要重視學生問題的提出與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以便讓學案成為學生物理課堂學習的有效載體.
[現象]一些教師上課連物理課本也不帶,只拿一張學案走進課堂,課堂上師生就用一份學案進行教學,把學案變成“教材”,完全是在講解學案,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學案”.
[分析]蘇科版物理新教材的特點是:插圖豐富,直觀形象;活動有趣,激發探究;快遞呈現,鋪墊及時;難點問題,方法提示;熱點問題,銜接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教育價值,讓學案基于教材、啟于生活,為學生走進教材、深入教材服務.只有這樣,初中學生的探究和質疑才能振蕩于他們思維的最近發展區.
因此,物理“學案導學”應指導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進行有效的生本、生生、師生的多重對話.讓學生結合課本主動進行知識建構和實驗探究,而不是讓學生放下書本,拿起“學案”,這是本末倒置.“學案導學”是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變革,“學案”的呈現不能簡單地代替教材,它只是物理學習的素材之一,一種資源,一個憑借.
[現象]不少物理導學案以問題形式呈現,且設計的問題顯得過淺、過多,缺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力度,更缺乏啟迪學生思維的厚度和寬度.這樣的一份學案都是教師設計好的系列化問題,實際上是“滿堂問”的變式,致使學案教學存在嚴重的問題化.
[分析]我們認為問題是導學的核心,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習.在物理學科的學案教學中,問題的設計是重要的,但如何設計一些教材上沒有現成答案的主問題?如何設計一些突破教材重點、難點的好問題?這才是關鍵.其實,問題導學的核心應該更傾向于、來源于學生中的真問題.學案的使用應該是一種教學思想的轉變,即從考慮教師怎么教,轉換為考慮學生怎么學,然后才是知識的問題化.如果學案的設計有利于學生質疑、學生思考,并生成新問題,就能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層次,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案導學的真正價值.
[現象]一些物理教師在學案的設計和使用中,既不考慮學生的層次差異,也不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學情,固守學案設計中僵死的預設、統一的要求、固定不變的內容.這種學案整齊劃一,缺少差異性、階梯性和遞進梯度,缺乏一種智慧生成的意識,使一些可貴的生成內容得不到重視,影響了學案教學的實際效果.于是學案就成了一刀切,成了一種固有程式、一種束縛的框架了.
[分析]學案設計要面向全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實施分層教學.應設計成有層次的、階梯性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使優秀學生能從學案的提升中感到滿足,一般學生能從學案的學習中受到激勵,學困生能從學案的指導中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發揮學案應有的教學價值.
學案導學中強調精心的預設,更期待精彩的生成.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文本,讓學案有生成性的變化.如果學案教學中缺乏靈活性,排斥具體、有效的生成內容,那么學案就將成為束縛學生積極思維、限制學生創新靈性進發的僵死模式,這不是學案教學所希望的.
因此,物理導學案要樹立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服務的意識,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和需要,教師要靈活運用學案,補充和完善學案,讓學案在生成和完善中成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媒介.
[現象]筆者曾走進過很多物理“學案導學”的課堂,然而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手中學過的學案沒有教師的批閱痕跡,原因是教師認為學案上的問題在課堂上已經解決,教師不需要再進行批改了.
[分析]初中物理“學案導學”的基本環節包括:(1)發放學案,課前自學;(2)預習展示,問題生成;(3)分組探究,展示交流;(4)先學后教,課堂施教;(5)歸納總結,反思領悟;(6)訓練反饋,當堂達標.
對于學案中的反饋部分,如課前預習部分以及課堂檢測部分,需要教師兩次收集起來,去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它是物理學案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學案的二次批改環節就是為了檢查學生的糾錯及學案的完善情況,課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或是有疑問的知識點,學生應該在課堂上通過合作探究解決掉,并在學案上書寫出來.學案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有時盡管學案上的問題,師生在課堂上通過研學看似已經解決,但仍然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能及時在學案上做筆記,不能認真完成學案上的鞏固訓練.如果不批學案,教師就會不知道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就不能調節教學方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教師應定時或不定時檢查、批改學生的學案,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教學.如果時間不允許,教師可針對性的批改.其他學生的學案,可以要求學生組長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向教師匯報,以便及時解決,不留遺憾.
兩次批改,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案補充完善情況加以了解和評價,尤其要針對學生在預習階段出錯的問題進行批閱,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兩次批改,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上的指導、做題方法技巧上的點撥,對于解題方法和規律方面的問題要及時補充,從中切實提高物理學案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總之,初中物理學案教學是提高物理課堂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實施過程中要體現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先進教學理念.在教改實踐中,物理學案還應與時俱進,創新形式,走進教材,貼近生活,有效生成,以養成學生良好的物理自學習慣,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全面提高初中學生的物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