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述評

2012-03-20 09:30:54
外國語文 2012年2期
關鍵詞:人類語言思維

劉 燕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系,湖南 婁底 417000)

1.引言

關于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哲學家和語言學家不同的學科領域出發(fā)曾經作過多種不同的解釋。弗雷格(Frege,1959:10)指出:“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是表達思想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種觀點是在《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一書的基礎上形成的,即認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是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的,兩者互為依存,是同時產生的。從語言和思維的關系來看,思維和語言共同構成了一個“思維-語言”的統(tǒng)一體,語言是這個統(tǒng)一體的形式方面,而思維則構成這個統(tǒng)一體的內容方面。

高名凱(1999:77)也認為語言和思維是存在于“語言—思維”這個統(tǒng)一體內的兩個對立面,它們之間既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在一起,又各不相同。這種觀點消解了思維和語言自身存在的獨立性,從而使思維和語言的關系問題成為一個偽問題。因為在這種解釋中,思維被視為人的一種純粹的精神性活動,被認為只有借助于語言才能得以顯現(xiàn)的存在,語言作為思維的物質外殼,則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內容而成為純粹的形式。也就是說,只有思維與語言的統(tǒng)一,才能構成一個整體的存在。但是,對于這個整體的存在是什么?這種解釋并沒有給予明確的說明。這種理解存在的根本問題是基于一種結構性的思維方式,即把思維和語言視為人的先天的本能,然后,在一個結構的體系之中去追問兩者的關系問題,從而消解了思維和語言自身存在的歷史性,自然也就無法真正解釋兩者的同一性問題。也正因如此,自20世紀80年代初這種觀點遭到了國內學術界的質疑,并形成了思維先于語言的解釋模式。

2.思維與語言的發(fā)生學次序

伍鐵平(1980)從語言的種系發(fā)生和個體發(fā)生等角度較系統(tǒng)地論證了人類“先有思維后有語言”的觀點。恩格斯(1957:139-140)指出:“語言是從勞動當中并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這個解釋是唯一正確的解釋……”“隨著手的發(fā)展,隨著勞動,人開始了對自然的統(tǒng)治,……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各種屬性。另一方面,勞動的發(fā)達,必須幫助各個社會成員更緊密地相互結合起來,因為它使互相幫助和共同協(xié)作的場合增多了,并且使這種共同協(xié)作的好處對于每一個人都一目了然了。簡單講來,這些在形成中的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什么東西非說不可的地步了。”

從“勞動創(chuàng)造語言”這一原理可以推斷,在語言被創(chuàng)造出來之前,人類就已經有了思維。原始人類在勞動過程中,接受了外界各種信息,認識了外界的事物及其屬性,認識了外界事物及屬性與自身生存的關系,認識了共同協(xié)作的好處,形成了看法和意見,形成了思維和思想,最終才到了“彼此間有什么東西非說不可的地步”。是先有要說的東西,然后才有說的動機與行為。原始人有了思維和思想需要彼此交換,然后才有“非說不可”的動機和行為。沒有思維的中介,客觀的需要不可能與語言活動發(fā)生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勞動決定了創(chuàng)造語言的需要,實質上是思維的發(fā)展決定了創(chuàng)造語言的需要。

原始人類有了思維以后,有聲語言作為最合適的交際工具并不是一開始就確定下來的,而是在漫長的過程中從多種表達方式中通過比較、淘汰、選擇才確定下來的。在有語言之前,原始人的勞動本身就是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勞動的結果符合預期的目的,便最好地表達了勞動者的思想。原始人起初那種單調的、沒有什么變化的“吭育、吭育”的聲音,未必比在勞動中鍛煉出來的靈活的雙手更能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德國心理學家馮德、前蘇聯(lián)語言學家馬爾等人都認為有一個“手的語言”階段,并且這個手語階段持續(xù)了100萬到150萬年。有聲語言作為較復雜表達的方式顯然是最后才確定下來的。人類要把那種單調的“吭育,吭育”的聲音轉變成音節(jié)分明的、具有詞匯系統(tǒng)、語法系統(tǒng)的有聲語言絕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創(chuàng)造過程。由此也可以推斷,“勞動創(chuàng)造語言”,應當是勞動首先創(chuàng)造了具有思維能力的人,然后再由思維的創(chuàng)造功能把人所發(fā)出的聲音改造成為有意義的并具有交際作用的語言。雖然恩格斯也曾說過,語言“從勞動當中并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但是不難理解這是從宏觀的歷史尺度上說的;這種說法并不排斥思維與語言在實際的產生過程中存在先后順序。思維與語言不是同時產生的,當然不可能是“等同”的,二者也沒有那種必然聯(lián)系。

針對傳統(tǒng)的“共生論”對一些事例不能自圓其說,思維先于語言論者主要從種系發(fā)生(phylogeny)、個體發(fā)生(ontogeny)、聾啞人有無思維、失語癥患者(aphasia)、思維類型與語言的關系等方面進行論證。從種系發(fā)生學看,人類是從猿演變過來的,猿是沒有語言的,但是猿卻有意識甚至思維。動物心理學的實驗材料表明:三歲半的黑猩猩盡管未能學會語言,卻能學會理解和正確運用聾啞人手勢語中的約150個符號,甚至還能“發(fā)明”幾個新的符號(伍鐵平,1990:12)。

美國語言學家雅各布遜(Jacobson)研究表明,兒童最先掌握的因素,正好是失語癥者最后喪失的因素。按個體發(fā)生學同系統(tǒng)發(fā)生學的相互關系,這些因素也應當是人類最先掌握得因素(Jacobson,1972:80)。聾啞兒童手勢語中所表達的表示運動事件的成分可以推斷就是先于語言模式的“可以思考”的那些成分,是兒童甚至不需要借助語言就能擁有的思維(Goldin-Meadow,1998:28)。思維先于語言論者從這些方面去論證思維與語言并不是同時產生的,而是思維先于語言,兩者是可以相互獨立、可分離的兩種不同現(xiàn)象。也正是在這兩種觀點的爭論過程中,西方語言學中的思維決定語言的認知假說和語言決定思維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被引入中國,并成為國內學術界研究思維和語言關系的重要的理論依據(jù)。認知假說認為,語言具有人類的共同特征,這正是由思維的語言具有的共同性決定的。

各個民族不同的思維方式也就決定了其語言的特征。在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同一個思維內容時,盡管其語言的表層結構明顯不同,但其深層結構往往是相同的,這正是由于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總是從有關符號中提取關鍵信息并使之內化到頭腦中進行思維的結果。而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則認為,人類知識的相似性是建立在自然語言語義和結構的相似性的基礎上的,人類的世界觀全部或部分決定于他們的自然語言結構。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一派認為,語言不同的人思想也是不同(這種觀點被稱為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另一派認為,不同語言的不同結構會影響人們思維的方式和將世界劃分為不同范疇的方法(這種觀點因而被稱為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sm))(Pinxten,1976:101)。因為背景系統(tǒng)(語法)是表達腦內思維的再生成工具。它是思維的制造者,是個人思維行為、個人解析現(xiàn)象和個人理解信息的指導者。思維的形成不過是具體語法的一部分,不同語法或多或少都控制了思維的形成。人類遵循自己天生的方法去理解自然,屬于同一個語言群體的人默認同一項“協(xié)議”,繼而組織多種多樣的自然現(xiàn)象,這個“協(xié)議”通過他們的語言形式體現(xiàn)出來。這兩種不同的假說存在的共同問題是把思維和語言視為人具有的兩種不同的功能,而忽視了其形成的歷史性。

從歷史生成論的視角來看,思維和語言都不是人的先天的本質,而是在人的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生成的,具有深刻的歷史性。必須從社會歷史的視角出發(fā),將思維與語言視為在人的實踐活動之中生成的結果,才能真正闡明思維和語言之間的關系問題。

3.思維與語言的本性對比

思維與語言的各自本性也決定了兩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思維是人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它是自然進化賦予人腦的一種本能,“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人具有與生俱來的許多本能。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一種本能,只要具有健全的感覺器官,人就能不學而會、毫無阻礙地進行感覺。思維也是如此,只要具有健全的思維器官——大腦,人也能不學而會、毫無阻礙地進行思維。

人與其他較高級的動物依據(jù)其本能都能進行思維。恩格斯曾經指出:“整個悟性活動,即歸納、演繹以及抽象……對未知對象的分析(一個果核的剖開已是分析的開端)綜合(動物的機靈動作)以及作為二者的綜合的實驗,(在新的阻礙和不熟悉的情況下),是我們和動物所共有的。……它們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

洛克(Locke,1997)認為:“我們的感官,在熟悉了特殊的可感的物象以后,能按照那些物象刺激感官的各種方式,把各種事物的清晰知覺傳達于人心。因此,我們就能得到了黃、白、熱、冷、軟、硬、苦、甜,以及一切所謂可感物等等觀念”。“在接受簡單的觀念時,理解大部分是被動的。……因為不論我們甘心與否,而感官的各種對象一定會把它們的特殊觀念強印在人心上……這些簡單的觀念既然呈現(xiàn)于理解,則理解便不能拒絕接受”。“理解一貯有這些簡單的觀念以后,它便有力量來復述,來比較,來結合它們,有時甚至幾乎能做出無限的花樣來……”洛克的觀點是理解思維與語言、概念與語詞關系的基礎,也是邏輯理論的重要基礎。他揭示了從客觀事物到感覺觀念,從感覺觀念到人的思維,都是自然的反映過程,也是人的本能的作用過程。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即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成員根據(jù)交際的需要,根據(jù)約定俗成的原則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代表之一薩丕爾曾說:“語言是純粹人為的,非本能的,憑借自覺地制造出來的符號系統(tǒng)來傳達觀念、情緒和欲望的方法。這些符號首先是聽覺的符號,是由所謂‘說話器官’產生的。”薩丕爾(1985)的語言理論與洛克的觀念論取得了內在的一致。他所強調的語言的“人為”性、“非本能”性、“自覺”性,揭示了人的語言能力是一種后天能力,這一點已被人們在出生之后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艱難性所證明。思維與語言的不同本性決定了二者并無必然聯(lián)系。思維作為人所具有的先天本能,發(fā)生在先;語言作為人的后天能力,發(fā)生在后。這種先后次序在人的個體身上是完全可以驗證的,把它推廣到人類種系的歷史上,也是無可懷疑的。

4.語言服務思維還是妨礙思維

語言既可以服務于思維,也可能妨礙思維。劉宇紅(2007)把語言與思維的這種復雜關系表述為“語言的功”和“語言的過”。語言的功大致歸納為三個方面:(1)交流思想之功;(2)充當思維媒介之功;(3)存貯知識之功。

4.1 交流思想之功

語言最大的功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充當交流思想的工具。當樹上的蘋果刺激了Jill的視神經時,Jill就有了表達和交流的愿望,于是她告訴Jack“我想吃蘋果”,Jack領會了Jill的想法,成功地摘來蘋果給Jill吃(Bloomfield,1933)。這就是語言交流思想之功。

對語言交流思想之功最早作出理論概括的是盧梭。盧梭認為,“當一個人發(fā)現(xiàn)對方也是同自己一樣的有知覺的人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交流思想感情的愿望或要求,并尋找這種交往的手段。這種手段只有從人們互相作用的唯一工具即感官上去引發(fā),結果就產生了用感官信號來表達思想的做法。”(Rousseau,1772/1969:138)

列寧(1982)在盧梭的基礎上加了一個修飾語“最重要的”,即語言是“最重要的人類交際工具”。這一論斷經過斯大林(1953)的轉述,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正統(tǒng)的語言功能觀,并被西方語言學界廣泛認同。

4.2 充當思維媒介之功

語言是人類思維最重要的媒介,人類必須借助語言來判斷和推理。比如,下棋的人可能蹙眉凝視棋盤,思考克敵制勝的棋法,如“要是我炮二進四的話,對方會用馬牽制我,這時我可以把車放到對方的底線,將一軍,吃掉一個仕。對,就這么下!”下棋的方法想好了,語言在這一過程中充當了思維的媒介。Vendryes(1925:1)對語言的這種功能進行了理論概括,認為“語言是工具,同時又是思維的輔助形式。”Dauzat(1912:9)的表述更加直截了當,即“語言是思維的工具”。

4.3 存貯知識之功

語言存貯知識之功是伴隨書面語言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書面語言出現(xiàn)后,人們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與書面文本的作者對話。由于語言具有這種功能,知識的積累成為可能,人類文明的進程大大加快。現(xiàn)代錄音技術出現(xiàn)后,口頭語言也可以長期保存和異地傳播。所以,口頭語言的載體也具備了書本的功能。

現(xiàn)代語言學從索緒爾開始以口頭語言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書面語言成為現(xiàn)代語言科學的灰姑娘,但是書面語言存貯知識之功是任何一位語言學家都無法否定的。Crystal(1997,Ch 1)在表述語言的功能時提到語言“記錄事實”的功能,認為:“語言的記錄功能體現(xiàn)于各種形式的材料記錄中,比如歷史記載、地理勘測記錄、商業(yè)賬目、科學報告、國會法令和公共數(shù)據(jù)庫等。這種功能是語言使用的核心領域,因為這些材料的存在形成了后代知識的基礎,從而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先決條件。”

語言的過指語言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負面功能。語言是一柄雙刃劍,每一種功能都伴隨著它的負面效果。為了表述的方面,我們按與上一節(jié)相同的順序來分析每一種語言之功所伴隨的語言之過。

4.4 語言會說謊

語言會說謊,指的是使用語言的人會說謊,即在交流思想的時候提供假信息。人類是唯一使用語言的動物,人類也是唯一會說謊的動物。語言造就了說謊者,語言也造就了謊言。

皮亞杰(1987)認為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大致包括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即0~2歲),兒童的認知范圍僅僅局限于他所能感覺或接觸到的東西。對這個階段的兒童來說,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例如,奶瓶掉到沙發(fā)底下,兒童會認為“奶瓶不見了”。接近兩歲時,兒童會知道奶瓶不是不見了,而是掉到沙發(fā)底下了。只有當兒童相信每一件東西都持續(xù)穩(wěn)定地存在著,他才會產生關于某事物的概念,并給該事物取名字。此時,詞匯以相對獨立、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對應某實體。

語言能力與認知能力的互相促進使人類思維的抽象程度不斷增加,終于使人類能夠談論當前語境中看不見的事物,人類語言的這一特征被Hockett(1960)概括為13種形式特征(design feature)之一的displacement,即語言能夠脫離現(xiàn)時刺激物的特性。比如,小狗在挨了主人一棍子時會汪汪地叫,不痛了就不再叫了;只有人才會無病呻吟,甚至痛定思痛。語言能夠談論看不見的事物,人類已經具備了說謊的潛在可能,一旦受到某種功利目的的驅使,潛在的可能就會變成現(xiàn)實的謊言。比如,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變成了“解決猶太人問題”,赤裸裸的侵略行徑變成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各種恐慌主義行為也披上了“圣戰(zhàn)”的外衣。隨著語言功能的發(fā)展,當語言能夠被當作各種社會行為來使用時,語言本身的意義與其實際所指對象就必然脫節(jié)。于是各種問候、寒暄、恭維之辭應用而生,但它們并不包含實質性的信息交流,比如問人“吃了沒有”時一般并不關心對方是否真的吃了。由于語言說謊越來越普遍,聽話人和說話人都接受了語言可以說謊的事實,并在謊言的浸泡中練就了使自己不受謊言誤導的免疫功能。當人類的免疫功能使部分的謊言不再具有欺騙性的時候,諷刺、反語、委婉、夸張等反而成為人類交際中一種行之有效的語言技巧。

4.5 語言決定思維

上文講到,語言是思維的媒介,語言服務于思維;也就是說,思維是主,語言是賓。但是,溫馴的語言總是反客為主,即語言決定思維。思維一旦受到語言的主宰,人就失去了自由思考的權利,人由語言的主人變成了語言的奴仆,這是語言之大過。

Benjamin Lee Whorf早年在保險公司供職時發(fā)現(xiàn),在空的汽油桶上貼上“空油桶”的標簽時,這個標簽使加油的工人放松了對火險的防范,結果造成了消防事故,因為空油桶比裝滿油的桶子更容易爆炸(Whorf,1942)。Whorf由此發(fā)展和完善了語言決定思維的論斷,即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

語言決定論的基本觀點:“人類并非居住在一個純客觀的世界里,也不是居住在通常所理解的社會活動之中,而是居住在某種語言的掌控之中……所謂的‘真實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群體的語言習慣無意識地建構起來的。”(Whorf,1956:134)

語言建構了人眼中的世界,語言決定了世人觀察世界的方法。語言就像一層迷霧,遮蔽了整個世界,我們只有透過語言的迷霧,才能隱約地看到一個并非真實的世界。那么真實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我們認為真實的世界至少具有如下三個特征:

A.真實的世界是渾然一體的;

B.真實的世界沒有兩樣完全相同的事物,甚至“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萊布尼茨);

C.真實的世界總在不斷地變化,以至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

真實的世界渾然一體、千奇百怪而且永恒變化,不同的語言按不同的方法對世界進行“切割”,并按“切割”后的小單位之間的相似性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類(即范疇化),渾然一體的世界就這樣變成了無數(shù)個馬賽克式的概念單位。

比如,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民族都會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來看待和描述這個世界,所以一塊石頭是rock,多塊石頭是rocks,而對于使用Monachi語言的美洲印第安人來說,數(shù)量關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石頭如何分布,所以,一塊石頭與多塊聚在一起的石頭都是tyhpi,如果多塊石頭分散排列,則必須說成tyhtyhpi。

馬賽克式的概念單位一旦詞匯化,就會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詞匯形式和語義內容,對客體之間無限的差異和永恒的變化往往熟視無睹。比如,“黑板”指涂成黑色的可以用粉筆寫字的木板,但是被涂成綠色的用水筆寫字的玻璃板仍然是“黑板”。可見,人類在變化了的現(xiàn)實面前喪失了自主權,只能聽任語言的擺布。

詞匯單位一旦被串成句子(或話語)時,真實的世界再一次受到蹂躪,人類的心智也再一次受到蒙蔽,因為人們“在使用句子描述現(xiàn)實時,句子在渾然一體的現(xiàn)實上劃出一條條的線,線條將現(xiàn)實圈出一小塊,使之對應一個句子,并稱之為一個事實。換言之,語言就像刀子,從現(xiàn)實中切出一個一個的事實來”(Weissmann,1955:140)。

自有語言以來,人類完全接受了語言的控制,并享受著被控制之后所帶來的實用的便利,全然不知自己早已淪落為語言的奴仆。人類正如被拴上韁繩的牛,或被關進牢里的羊,在獲得了一小把青草或被遮蔽了風寒之后,全然不知自己早已被韁繩束縛著,被牢籠圈禁著。

4.6 語言難以再現(xiàn)思維

語言存貯知識的功能是指語言再現(xiàn)思維的功能,即讓異時異地的人們通過文字材料(或錄音媒介)再現(xiàn)思維的過程或思維的結果。那么,語言能在多大程度上忠實地再現(xiàn)思維呢?人類思維主要是對語義和概念信息的處理,語義和概念信息分散表征在大腦語言半球(一般是左半球)的西爾維溝周邊腦區(qū)(perisylvian areas)。大腦皮質對語義和概念信息的處理是多個皮質區(qū)域分工協(xié)調的并行處理(parallel processing)。并行處理的過程一旦轉換成語言表征時,以串行處理(serial processing)為特征的語言過程無法保證與思維的同構性,這就決定了語言無法真實地再現(xiàn)思維。所以,以語言作為載體存貯的知識必然存在某種程度的缺陷,尤其是當語言被用來表述某些形而上學的概念和命題時,語言的記錄功能存在明顯的不足。

5.小結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哲學問題,也是一個有趣的語言學問題,不僅涉及語言和思維的發(fā)生學順序、兩者的本性對比,以及兩者的相互關系。在兩者的關系方面,有的學者認為語言思維,有的認為思維決定語言。在語言與思維的關系中,語言對于思維過程的功與過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方面。

[1]Bloomfield,L.Language[M].New York:Holt,Rinehart& Winston,1933.

[2]Crystal,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Oxford:Blackwell,1997:16.

[3]Dauzat,A.La philosophie du langage[M].Paris:Eamest Flammarion,1912.

[4]Frege,G.Die Grundlagen der Arthmetik[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5]Golding-Meadow,S.& M.Y.Zheng.Thought Before Language:The Expression of Motion Events Prior to the Impact of a Conventional Model[C]//P.Carruthers& J.Bouch.Language and Thought:Interdisciplinary Issu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Jacobson,R.Child Language,Aphasia and Phonological U-niversals[M].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72.

[7] Pinxten,Rik.Universalism versus Relativism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76.

[8]Rousseau,J.Essai sur l’origine des Langues[C]//Peter H.Salus.On Language.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John H.Moran,1969.

[9]Vendryes,J.Language: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History[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25.

[10]Weissmann F.Verifiability[C].I.Series.Logic and Language.Oxford:Basil Blackwell,1955.

[11]Whorf B.L.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M].(by J.B.Carroll).Cambridge,MA:MIT Press,1956.

[12]Whorf,B.L.Language,Mind and Reality[J].The Theosophist.1942,63(1).

[1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39-140.

[14]高名凱.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5]列寧.論民族自決權[C]//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

[16]劉宇紅.語言的功與過[J].山東外語教學,2007(5).

[17]洛克.人類理解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8]皮亞杰.兒童的心理發(fā)展[M].傅統(tǒng)先,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19]薩丕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6.

[20]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1]伍鐵平.思維和語言孰先孰后[J].北方論叢,1980(1).

[22]伍鐵平.語言與思維關系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歡
人類語言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色综合激情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午夜a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欧美成人二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伊人激情综合|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欧美黄色a|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美女久久| 91 九色视频丝袜|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亚洲动漫h| 五月综合色婷婷|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午夜小视频| 干中文字幕|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特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彩视频| 午夜日b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日韩视频福利|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