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善波
子宮內(nèi)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占女性癌癥總數(shù)的7%,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其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仍不明確。因此,尋找敏感而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對子宮內(nèi)膜癌的早期診斷、治療方法的合理選擇和患者的遠期生存率的提高至關(guān)重要[1]。本研究旨在研究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中HER-2/neu、p53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意義,探討這些生物標記在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
1.標本及其來源:所有病例均來自1998年1月~2012年3月間我科存檔資料,患者術(shù)前均未接受放療、化療或激素治療,術(shù)后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學類型分類根據(jù)1988年國際婦科病理協(xié)會(ISGP)標準進行,手術(shù)病理分期根據(jù)1988年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標準進行。所有標本均經(jīng)10%中性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并經(jīng)病理復查核實。
2.主要試劑:DAKO HercepTest抗體(A0485)、鼠抗人p53單克隆抗體(DO-7)、鼠抗人雌激素受體(ER,1D5)、鼠抗人孕激素受體(PR,PqR636)、EnVision+二抗及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均為DAKO公司產(chǎn)品。
3.染色方法:免疫組化采用EnVision+法,HER-2/neu的染色方法依據(jù)DAKO公司的HercepTest的檢測方法[2]。步驟簡述如下:石蠟切片厚度4μm,常規(guī)脫蠟至水,微波抗原修復20min,室溫冷卻,特異性一抗室溫(25℃左右)1h或4℃過夜,EnVision+二抗40min,DAB顯色3~5min,以上各步驟之間均用TBS緩沖液浸洗3~5min。自來水終止顯色,充分水洗后蘇木精對比染色,常規(guī)脫水、透明、封片,同時設(shè)置陽性、陰性(以TBS代替一抗)對照。
4.免疫組織化學結(jié)果分析:p53、ER及PR陽性染色位于細胞核(圖1A、B、C),呈棕黃色或褐色顆粒狀,>10%為陽性。HER-2評分參考HercepTest的標準及歐美最新的臨床實驗室標準[3],陽性結(jié)果位于腫瘤細胞胞膜,正常肝細胞的細胞質(zhì)著色或腫瘤組織僅細胞質(zhì)著色均為非特異染色。評分標準:陰性,無陽性結(jié)果表達或非特異著色;1+,大于10%的區(qū)域有陽性表達,胞膜顯色不連續(xù);2+,大于10%的區(qū)域有陽性表達,胞膜顯色連續(xù),強度中等;3+,大于10%的區(qū)域有陽性表達,胞膜呈連續(xù)強陽性表達(圖1D)。對于異質(zhì)性明顯的腫瘤,如同一切片中同時存在1+、2+、3+的情況,以高級別評分。

圖1.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中p53、HER-2/neu、ER和PR蛋白表達
5.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HER-2/neu、p53、ER和PR蛋白與其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進行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相關(guān)性分析用Pearson法,以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1.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67例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的年齡23~71歲,中位年齡53歲。組織學分級:I級(高分化,G1)21例,Ⅱ級(中分化,G2)17例,Ⅲ級(低分化,G3)29例;手術(shù)病理分期:I期28例,Ⅱ期12例,Ⅲ期13,Ⅳ期14例;子宮肌層浸潤深度≤1/2的39例,子宮肌層浸潤深度>1/2的28例;有淋巴或血管浸潤的33例。
2.p53、HER-2/neu、ER 和 PR 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p53、HER-2/neu、ER和PR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見表1。p53、HER-2/neu、ER和PR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 38.8%(26/67)、46.3%(31/67)、58.2%(39/67)和61.2%(41/67)。p53蛋白在高、中分化(G1+G2)組的陽性表達率為 34.2%(13/38),低分化(G3)組陽性表達率為62.1%(18/29),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5.135,P=0.023);有淋巴血管浸潤的陽性表達率66.7%(22/33)明顯高于無浸潤者26.5%(9/34),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0.884,P=0.001)。HER-2/neu 過度表達在手術(shù)分期Ⅰ+Ⅱ組的陽性表達率為25%(10/40),Ⅲ、Ⅳ組的陽性表達率為59.3%(16/27),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5.759,P=0.016);有淋巴血管浸潤的陽性表達率57.6%(19/33)明顯高于無浸潤者20.6%(7/34),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4.728,P=0.03)。ER 在高、中分化(G1+G2)組的陽性表達率為 73.7%(28/38),低分化(G3)組陽性表達率為37.9%(11/29),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8.643,P=0.003)。PR 在高、中分化(G1+G2)組的陽性表達率為78.9%(30/38),低分化(G3)組陽性表達率為37.9%(11/29),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1.652,P=0.001)。
3.p53、HER-2/neu、ER 和 PR 蛋白表達之間的相關(guān)性: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p53、HER-2/neu、ER和PR蛋白表達之間的相關(guān)性見表2。結(jié)果顯示p53與HER-2/neu的過度表達呈正相關(guān)(r=0.305,P=0.012),而與ER和PR無相關(guān)性。HER-2/neu的過度表達與 ER(r=-0.443,P <0.001)和 PR(r=-0.271,P=0.024)陽性呈負相關(guān)。ER 與 PR陽性呈正相關(guān)(r=0.257,P=0.036)。
研究表明20% ~30%的乳腺癌HER-2/neu基因擴增或過表達,卵巢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中也可檢出,證明其與這些腫瘤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相關(guān)性。抗HER-2/neu單克隆抗體trastuzumab的研制成功給乳腺癌和其他HER-2/neu過度表達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已正式應(yīng)用于乳腺癌的治療研究中,并取得了明顯療效[4]。本研究用FDA推薦的標準HER-2/neu檢測 HercepTest試劑盒,顯示38.8%(26/67)的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有HER-2/neu蛋白過度表達,低分化(G3)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高、中分化(G1+G2)組,且與p53蛋白的表達呈正相關(guān),表明HER-2/neu蛋白的過度表達是部分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預后不良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這些病例對trastuzumab治療可能有效。
眾多研究證實女性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等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與雌、孕激素受體有關(guān)。本組ER、PR的表達率為58.2%和61.2%。因此,對ER、PR陽性的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輔助應(yīng)用內(nèi)分泌治療可改善療效。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ER、PR的表達與HER-2/neu的過度表達呈負相關(guān),提示對ER、PR表達陰性患者,如果HER-2/neu過度表達,可應(yīng)用trastuzumab治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ER-2/neu和p53蛋白表達可作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患者的浸潤和不良預后的良好標記,對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也有重要意義。
1 張立琴,張樹輝.宮頸腺癌HER-2/neu和P53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學意義?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854-858.
2 Menard S,Pupa SM,Campiglio M,et al.Biologic and therapeutic role of HER2 in cancer? J?.Oncogene,2003,22(42):6570-6578.
3 Ross JS,F(xiàn)letcher JA,Linette GP,et al.The Her-2/neu gene and protein in breast cancer 2003:biomarker and target of therapy?J?.Oncologist,2003,8(4):307-325.
4 Maeda K,Tsuda H,Hashiguchi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53 pathway and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in endometrioid-type endometrial cancer?J?.Hum Pathol,2002,33(4):386-391.

表1 p53、HER-2/neu、ER、PR蛋白表達與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表2 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中p53、HER-2/neu、ER和PR蛋白表達之間的相關(guā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