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波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晚期肝病,并發癥多,治療困難,預后差[1]。復方甘草酸苷是一種由甘草酸苷、苷氨酸和半胱氨酸組成的復方制劑,在日本已被廣泛用于抗肝炎;還原型谷胱甘肽參與體內重要代謝反應、具有多種作用,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兩藥聯合治療肝硬化的報道較少。本文筆者探討兩藥聯合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肝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診斷均符合200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診斷標準[2]。排除伴有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者。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32例患者中,男26例,女6例;年齡36~78歲,平均(48.91±10.32)歲;Child-Pugh評分 B 級25例,C級7例。對照組32例患者中,男24例,女8例;年齡35~76歲,平均(48.02 ±10.10)歲;Child-Pugh評分B級23例,C級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Child-Pugh評分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保肝、對癥、支持、防治并發癥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華北制藥集團制劑有限公司生產)120 mg/d,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1.8 g/d,兩藥均靜脈滴注,1天1次。對照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華北制藥集團制劑有限公司生產)120 mg/d,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山東瑞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0毫升加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靜脈點滴。兩組療程均為2個月。
3.觀察指標: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肝功能指標,即總膽紅素(TbiL)、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白蛋白(ALB),Child-Pugh分級的變化。
4.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 TbiL、ALT、AST及 ALB均明顯好轉,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見下一頁!
2.兩組治療前后Child-Pugh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Child-Pugh評分明顯好轉,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hild-Pugh評分比較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療起點是HBV DNA陽性,則立即可使用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一般多采用終身治療方案,在臨床實際中,從耐藥角度考慮,如選擇耐藥基因屏障藥物治療[3]。復方甘草酸苷復方甘草酸苷是一種由甘草酸苷、苷氨酸和半胱氨酸組成的復方制劑,所含的成分甘草酸銨、甘氨酸、半胱氨酸,具有保護肝細胞膜、抗感染、類固醇樣作用,且具有調節免疫和抑制病毒增殖、滅活病毒的作用[4]。還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種在細胞內合成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廣泛分布于機體各器官內,可清除體內超氧離子及其他自由基,防止肝細胞損害[5]。門冬氨酸鉀鎂是門冬氨酸鉀鹽和鎂鹽的混合物,為電解質補充藥,與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作為鉀、鎂離子進入細胞的載體,使鉀離子重返細胞內,促進細胞除極化的細胞代謝,維持其正常功能。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應用復方甘草酸苷聯合還原型谷胱甘肽,其TbiL、ALT、AST、ALB及Child-Pugh評分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明顯(P<0.05)。綜上所述,復方甘草酸苷聯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療效滿意,可促進肝功能恢復,緩解病情發展。
1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1):8-18.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分會,肝臟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3 Chen CJ,Yangh I,Su J,et al.Risk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eross a bilologicalgradient of serumhepatitis B virusdNA level.JAMA,2006,295:65-73.
4 匡曉琴,胡久葉.復方甘草酸苷聯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臨床觀察[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0,12(2):34-35.
5 王宇明,張南,晏澤輝,等.病毒因素及其防治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地位[J].傳染病信息,2009,2(5):259-264.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