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心
近年來,國內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總數約為1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常伴有眩暈、頭痛、耳鳴、心悸氣短、肢體麻木、入睡困難、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以及腦、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隨著現代臨床診斷與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但是該癥依然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本院于2011年1月~10月應用波依定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6例,臨床療效較為理想,現將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未經用藥或停用各種降壓藥物2周以上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57~89歲,平均(67.2±2.3)歲。本組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中的相關標準,其中1級高血壓11例(23.9%),2 級高血壓29 例(63.0%),3 級高血壓6例(13.1%)。經過體檢、病史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本組病例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心房顫動及其他原因引發的心肺疾病。
2.方法:本組病例均為未經用藥或停用各種降壓藥物2周以上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方法為:晨起口服波依定5mg,1次/d,4周為1個療程。65歲以上的患者晨起口服波依定2.5mg,1次/d,連續服藥2周后,如果患者的臨床療效不理想,波依定的服用量增加到5mg,1次/d。
3.療效判定標準[1]:本組病例的療效判定標準為:①顯效:舒張壓與收縮壓均降至正常水平,或者兩者均降低≥20mmHg;②有效:舒張壓與收縮壓雖未降至正常水平,但是舒張壓降低≥20mmHg或收縮壓降低≥30mmHg;③無效: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未降至正常水平,而且不符合顯效與有效的相關判定標準。
經過2周的治療后,本組病例的臨床療效為:顯效26例(56.5%),有效 13 例(28.3%),無效 7 例(15.2%),總有效率84.8%。本組病例治療期間的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睡眠不佳、踝部水腫等,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療。本組病例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心率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本組病例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心率變化情況
原發性高血壓又被稱為高血壓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而且是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對于患者的腦、心、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長期難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的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4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均使用波依定進行治療,治療期間患者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與毒副作用。波依定是一種長效類鈣離子拮抗劑,對于血管具有極高的選擇性。波依定的半衰期約為25h,一般在口服2~5h后起效,作用持續24h以上[2]。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波依定可以直接擴張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或者通過阻滯鈣離子進入患者的小動脈平滑肌細胞內,使得患者的血管明顯擴張,進而達到血壓下降的目的。波依定的藥代動力學特性獨特,具有口服吸收效果好、起效平穩、不受食物影響、生物利用度較高,以及持久的擴血管效應等特點,適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3]。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晨起口服波依定2.5 ~5mg,1 次/d,4 周為1個療程,治療總有效率為84.8%。比利時醫學專家也進行過此類研究,應用波依定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22例,劑量為5~20mg/d,充分有效(舒張壓降為90mmHg)189例,總有效率為85.1%,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無效7例,均為中、重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改為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聯用后,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明顯好轉。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相比,應用波依定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痛、眩暈、踝部水腫、睡眠不佳等,但是多數患者可以忍受,本次研究中無1例患者退出治療。
綜上所述,波依定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具有耐受性與安全性良好的優點,用藥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值得臨床推廣。
1 鐘冠峰,相有章.中國高血壓病流行病學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0):301-302.
2 那開憲,張桂云,王平,等.波依定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80例臨床觀察?J?.首都醫藥,2005,12(6):25-27.
3 林允信,李陜區,楊博.波依定和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臨床對比分析?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29(6):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