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蕓
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新方法
——營養缽倒置技術
王洪蕓
導讀:營養缽倒置育苗即按照常規方法裝好營養土后將營養缽倒置,然后定植植株,將其擺放入畦,并用土固定,注意不要埋得太深,其他管理同常規。采用此法,番茄根系下扎,主根多,且提高了番茄植株抗寒能力以及連續坐果率,并提早采收期,提高了產量。同時,解決了土壤鹽漬化程度和根結線蟲病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20世紀70年代種植者對化肥應用效果的認識已經根深蒂固,靠化肥換產量的觀念已經形成,有些老棚區每年投入化肥越來越多,而效益卻沒有明顯提高反而降低,甚至帶來了負面影響,如土壤鹽漬化程度和根結線蟲等重茬病害越來越重,連作番茄棚中出現大批死秧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經過大量實踐,總結出一項番茄栽培的新技術——營養缽倒置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作物早衰死亡和解除作物鹽害等問題,從而大大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現介紹營養缽倒置中育苗和定植兩項關鍵技術,以及采用這種方式栽培的應用效果。
①育苗前準備 首先整一塊比較平整的育苗畦,寬1.2 m,長約8 m,畦內撒2~3 cm厚的過篩細土,澆透水備用。
②播種 種子采用溫湯浸種后,均勻撒在育苗畦內,一般情況下667 m2種子用量約10 g,然后再蓋厚1 cm的蛭石或者過篩細土催芽。如果在6~10月育苗,最上層可覆蓋遮陽網,以降溫,如果在10月以后育苗,最上層可蓋一層薄膜,以保濕。等50%左右的種子發芽時,及時揭去覆蓋物,在真葉展開之前,不澆水,等真葉展開具有一小片真葉時開始準備分苗。
③分苗 首先按常規育苗方法準備營養土,然后用噴壺噴水,使營養土水分含量為50%左右,裝入營養缽內,倒置,把2葉1心的植株苗分到營養缽內,擺放到畦內。夏季育苗擺放時營養缽與營養缽之間用土封嚴并澆透水,冬季育苗擺放時澆水只澆到營養缽一半位置即可。
④苗期管理 同一般正常的番茄苗期管理。
按常規定植株距把帶有營養缽的植株擺放到畦內,用周圍的土稍微固定一下,注意一定不要埋得太深,以防失去營養缽倒置的作用,然后大水澆透后蹲苗。定植后管理同普通方法一樣。
①大棚連作每年投入大量化肥、雞糞等導致土壤表層鹽漬化程度高,對于番茄來說,鹽離子濃度超過3.5 mg/kg就會產生鹽害,為此,只能讓其根系向下深扎,以解決土壤表層鹽害問題,而營養缽倒置迫使番茄根系向下深扎。
②營養缽倒置栽培方式,人為控制根系,使其少長須根,多長主根,冬季地溫低時,可使許多表層根系不被凍死,提高了植株抗寒能力,調整了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相互平衡,達到了培育健壯植株的目的。
③番茄高產穩產的一個前提條件是節間短、葉片平整、連續坐果率高,而推廣營養缽倒置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調節定植后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營養缽倒置栽培方式緩苗時間稍長,緩苗后深層根系發達、須根少,可以有效地控制植株節長,使節間比較短,葉片開展度小,葉片平展、增厚,開花整齊,并且連續坐果率高。
④營養缽倒置栽培方式使植株開花整齊,采摘期提早10~15天,產量提高30%以上。
王洪蕓,天津市薊縣出頭嶺鎮農科站,301900,電話:15222058536,E-mail:wanghongyun74@163.com
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