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孫 誠 本報駐福建特派記者 江寶章
福建平潭曾是兩岸熟悉的偷渡基地,如今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大陸計劃把它打造成一個兩岸合作的“綜合實驗區”,但在一些臺灣人眼里卻成了“一國兩制實驗區”,甚至憂慮大陸把平潭當成登陸作戰的跳板。有島內輿論評論稱,平潭事件反映出兩岸的互信基礎仍十分薄弱。
“比特區還特”
據《環球時報》駐福建記者了解,平潭島位于東海之濱,是福建第一大島,陸域面積392.92平方公里,相當于2.5個廈門本島和4個香港本島,最近處距臺灣新竹港僅68海里。在兩岸政治和軍事對峙時期,平潭是對臺前沿要塞。《新新聞》雜志3月21日以“平潭島比特區還特”為題介紹了它的情況。文章稱, 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準總體發展規劃,以密集資金投入,使其“比特區還特”。除了一般投資租金減免外,臺商企業所得稅減少15%的征收,個人所得稅按大陸與臺灣的差額由福建省政府補貼,同時實行“雙幣制”和“雙牌制”,不僅新臺幣可以流通,連臺灣機動車也可以行駛。在人才招攬上,平潭實驗區將延攬1位副主任(相當于副市長級)、4位副局長,加上15名國有企業單位的高級職位,預計聘請20名臺灣人,副主任年薪達1000萬元新臺幣;5年內招聘1000名臺灣人才,今年率先招募400人,年薪20萬至60萬元人民幣。“中央商情網”還稱,平潭管委會將為上述人才提供3年免租金公共租賃房,就職者服務滿3年可購置1套限價商品房,同時可參加當地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
《新新聞》雜志稱,平潭實驗區還有一項“政治性開放”,就是允許島內電子和平面媒體申請“落地”,一旦成功,未來有機會和福建及大陸南方電視臺并頻,將覆蓋4億人口以上。臺灣TVBS、中天和東森等電視臺,據悉正在積極爭取。 相對應地,大陸以中央電視臺四套頻道落地臺灣作為交換條件,“央視從2003年在臺灣遭到禁播已長達9年”。該雜志認為,平潭實驗區強調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等于讓平潭成為高度政治性的、繼港澳之后第三個實現“一國兩制”的區域。
“兩岸罕見的叫陣沖突”
圍繞平潭實驗區,兩岸展開口水戰。“陸委會”15日發表聲明,稱不接受平潭實驗區“一國兩制”原則,臺灣中小企業別被誤導。官員稱,按照“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臺灣人民若前往大陸擔任公職將處以10萬至50萬元新臺幣罰款。“行政院長”陳沖稱,平潭去年才改為特別市,當地面積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人口39萬人,基礎建設條件不完善,但口號喊得漂亮,“懷疑目的不單純”。21日, 馬英九回應稱,應在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架構下進行合作。
島內一些輿論也表達了疑慮。《自由時報》援引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的話稱,平潭島是海西特區第一個試點,未來若發展成功,臺灣恐怕失去存在價值;而且大陸想借海西特區把臺灣矮化為地方政府,趁機推行“一國兩制”。“臺聯黨主席”黃昆輝聲稱,平潭實驗區是“統一特區”,支持者就是“統一中介商”和“紅色代言人”。臺灣“國防大學”學者沈明室21日在《聯合報》撰文稱,在新竹科學園區幾近飽和、臺中科學園區面臨環保及用水爭議后,可能加速產業轉移至平潭。他還從軍事角度分析稱,平潭島曾是解放軍軍演的重要場地,按照大陸規劃,未來從平潭到新竹及臺中都有定期海上航運班次,將使原有“海峽中線”警戒與緩沖受到影響;原本臺灣空軍可循“海峽中線”以東空中巡弋,但受到密集航班影響,飛機識別與航運安全管制工作可能更為困難。此外,平潭出航的快速滾裝客輪兩個多小時即可抵臺,可轉為軍事后勤用途,輸送車輛及武力到新竹、臺中及其他大型港口,對于解放軍登臺作戰有極大幫助。一些臺商還擔憂金門將被邊緣化。
對于臺官方表態,大陸很快做出反應。國臺辦發言人16日批評說,“陸委會”在發展兩岸關系中經常扮演消極角色。《聯合晚報》評論稱,“這是馬政府執政以來大陸少有的重話”。20日,國臺辦主任王毅又表示,平潭實驗區是一個經濟項目,不是政治項目,也不是“一國兩制”項目,臺灣沒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新新聞》雜志稱,這是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罕見的叫陣沖突。
臺媒稱兩岸互信基礎太薄弱
當然,島內不少人對平潭實驗區表示出興趣。據《中國時報》21日報道,新黨主席郁慕明20日宣布成立“臺灣平潭關系協會”。他說,平潭實驗區在大陸,不是在臺灣,“一國兩制”不是臺灣需要考慮的問題,況且“在他們的領土上,接受我們的管理制度,有什么好怕的”。淡江大學教授王高成直言,當前臺灣對平潭實驗區的態度過于消極。“中央廣播電臺”還透露,至少已有35名臺灣人報名應聘平潭實驗區的職位。《環球時報》駐福建記者了解到,已有近200批次、2000多人次的臺灣考察團跨海到平潭考察,達成200多項投資意向,投資額達1000多億元人民幣。
一些輿論對平潭爭議進行了反思。《聯合報》21日評論稱,從此次事件看,兩岸的互信還太薄弱。臺灣認定平潭實驗區暗藏“一國兩制的統戰陰謀”,大陸堅稱是提供共同開發平潭的機會,“雙方各說各話,甚至引發互嗆”。文章說,大陸也許有“統戰”動機,但臺灣不也宣稱要用自由民主、生活模式改變大陸嗎?平潭或許是兩岸未來能否維持良好氣氛的試金石。《聯合晚報》稱,平潭一案暴露兩岸根本矛盾,大陸以為是善意的舉動,臺當局雖理解其善意,卻不一定能夠超越現有的政治禁忌往前邁進,兩岸任何問題最終都要回到根本的政治問題。文章稱,兩岸和解氣氛,如果因為對平潭特區的分歧而受到影響,實在不值得。還有評論說,根據臺商經驗,他們寧愿相信自己的判斷,懶理臺官方的意識形態說辭,退一萬步講,大陸是在自己的領土上試驗“一國兩制”,并沒有到金馬臺澎任何一個縣市試驗共治共管,“陸委會如此敏感,難道不怕被譏笑‘見影就吠?” ▲
環球時報201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