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玲,張 鵬
(大連交通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遼寧 大連 116028)
新時期影響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因素分析
陳洪玲,張 鵬
(大連交通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遼寧 大連 116028)
當前中國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仍然存在教職員工價值觀念發生轉變、基層黨組織形式化、組織紀律不嚴、對凝聚力建設工程的認識膚淺等諸多問題.因此,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基層黨組織工作實際,統籌影響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的內外因素,從完善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班子、緊抓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完善黨組織的規章制度、積極開展高校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我黨在重要場合多次號召全體黨員從新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并解決黨在建設中面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使我黨始終充滿凝聚力.每位黨務工作者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都深深體會到凝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過程中,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以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把培育黨的凝聚力作為首要任務.這是高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打造和諧校園的有力保障.
加強和改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組織不僅是建黨的基礎,而且是黨的生命力所在.我黨至今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黨有著廣泛、完備、穩固、有戰斗力的基層黨組織,而且基層黨組織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強,黨的執政地位才會堅如磐石,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1]
現代社會十分講求團隊合作,因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排除萬難實現既定目標.如果高校基層黨組織內部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就很難在教育事業上取得成效.相反,如果各教職員工同心協力、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高校發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領域一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高校工作的核心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才能保證教育的正確方向.現代大學生受西方個人主義思潮影響,對自身利益和自我發展十分關注,而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淡薄.部分高校在教育上也有著趨風媚俗、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傾向,片面迎合學生實用需要,注重知識技能傳授而忽視價值觀念引導.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得不到解決,高校教育方向將發生偏移.
在文化交流日益深刻的今天,文化多元化已深入社會各個領域,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可以很好地團結個性差異明顯的黨員群眾,保證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沒有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就沒有各教職員工對事業的忠心和奉獻精神.只有基層黨組織擁有較強的凝聚力,才能抵御各種挑戰,最終實現高校的目標.
近幾年來,各高校基層黨組織充分意識到凝聚力的重要性,以社會新形勢、新特征和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積極探索加強凝聚力建設的有效途徑,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1)黨建理論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過程中,各高校豐富了黨建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進一步拓展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領域和活動空間,為探索新形勢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2)高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通過凝聚力建設工程,廣大教職員工之間消除了隔閡,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學校上下一心協同合作開展各項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以及學術和科研氛圍.
(3)社會建設者人才隊伍的培養.高校基層黨組織通過凝聚力建設工程,打造了一大批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培養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的教師以及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學子.這對于推動高校進一步改革發展和培養合格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固然,各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要看到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
(1)價值觀念發生轉變.過去絕大多數教職工黨員心里想的和實際上做的都是如何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講求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這樣一個神圣的信仰,指引著廣大黨員的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形成了被廣泛認同的黨員標準.無論面臨任何突發事件和困難考驗,廣大黨員都能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應對挑戰,而不計個人得失.而現在的共產黨員,大多沒有經過嚴峻的考驗,也少有吃苦的經歷,在個人主義風氣盛行的大潮中,不少黨員眼見的只是個人的私利,對待教學教輔工作卻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將整體利益、集體主義與奉獻精神拋在腦后,從根本上動搖了共產黨員的價值觀念.
(2)部分基層黨組織似有實無.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形式化嚴重,集中表現在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形式化.一般高校在機構設置上的基層權力部分是學院和教輔部門,在學院一級設置黨總支,一般學院下屬各科室或教研室分設黨支部.值得一提的是,科室或教研室分設的黨支部多是為了管理方便并無專人負責,其開展規定的黨員學習日和其他黨務活動全憑基層黨員的一腔熱血,在其他工作繁忙瑣事纏身的前提下個別黨員脫離黨務活動已成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上級交給的很多黨務工作往往成了謀形式、走過場,談心及交流思想也是迫不得已應付了事,更別說取得任何實效了.
(3)組織紀律不嚴.嚴格遵守各項組織紀律是我黨取得各項勝利和成就的基礎.由于高校基層黨組織具有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等特點,一般很難形成具體的、穩固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內部各黨員行為.行為界限的不分明為部分自我要求不嚴格的黨員違反組織紀律提供了溫床.同時,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也成了"老老實實做假事、認認真真走過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形式化活動.此外,高校部分教職員工"重業務、輕黨務"的心態明顯,對黨務工作敷衍了事現象十分嚴重.
(4)對凝聚力建設工程的認識膚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黨建工作認識簡單.把凝聚力建設工程簡單地等同于送溫暖,幫扶困難教職員工和學生,沒有與深化高校體制改革、推動高校發展、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相聯系.二是在加強凝聚力建設過程中存在被動應付、做表面文章的現象,不注重研究凝聚力建設的深刻內涵,沒有形成制度化、經常性的工作機制.三是容易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缺乏開拓創新意識,不能立足于社會的新形勢、新要求和自身特點,照抄照搬某些"先進典型",而沒有形成與時俱進的有自己特色的黨建工作.
影響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而當多個車頭并存時,它們給力的方向是否一致就成為影響車頭實效的關鍵因素.在高校基層黨組織中,領導班子就是"車頭",是影響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核心因素.首先,領導的個人修養、品格、作風、能力、素質等直接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其次,領導之間的關系狀況也對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有著重要影響.領導班子內部成員間是否團結、思想上是否齊心、行動上是否合力直接關系到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強弱.
近些年來,全國各高校十分注重人才引進工作,一批年富力強、有學歷、有能力并掌握著最前沿科學文化知識的青年教職工進入到高校中,成為高校發展教育事業的生力軍,青年教職工在整個教師隊伍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青年教職工黨員與老一輩相比,雖然掌握了更前沿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方法,但卻少了老一輩共產黨員的經歷.而且,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長的青年一代,擁有著多元化的文化價值理念.在部分青年教職工黨員那里,業務和黨務的天平有了傾斜的危險,過去的"一顆紅心"被如今的"多手準備"所替代,過去的"集體高于一切"亦發生著動搖.
組織的規章制度和日常行動規范影響著凝聚力的發揮.現代組織的特點是有法可依、按章辦事,人治與法治是傳統與現代的重要區別之一.在制度不健全時期,一把手或主要領導決定了組織活動的基本走向,權力的集中使得某些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在這種情況下,組織成員首先想到的不是做好工作,按規定辦事,而是如何鉆制度的空子.試想,如果組織中每個人都采取這種做法,整個組織何來運行有序.因此,基層黨組織是否有一套既高效又有約束力的運行機制,對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這是影響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深層因素.無論是理、工、醫、農、法等特色高校還是綜合性大學,都有自身獨特的精神文化,這是在高校發展歷史中長期積淀形成的,個人一旦進入,必將受到文化潛移默化的熏染.這種文化傳統和氛圍真實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是貴柔還是主剛,是崇人文還是尚實務,是平靜寬和還是逐利競爭,是保持傳統還是緊跟時代.可見,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確實深受文化氛圍的影響.
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社會革命性變化,同樣影響著高校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發揮.
為應對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實用主義傾向和基層黨員群體多元化特點,保證高等教育的方向和效果,新時期高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班子直接與廣大黨員群眾接觸,其言行代表著黨的形象.因此,必須努力加強領導班子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建設一個公正廉潔、求真務實、堅強團結、和藹可親的領導班子.[2]首先,基層黨組織領導個人要樹立良好的整體形象和人格魅力,在基層黨員群眾中產生信任感,得到基層黨員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形成密切的干群關系.其次,班子成員間要精誠合作相互諒解,決不能爭權奪利相互拆臺.再次,完善制度建設和監督機制,使領導班子成員的各項行為有章可循,處于制度約束下;倡導實施政務公開,發揮廣大基層黨員群眾的監督作用.最后,上級黨組織要經常加強基層黨員干部培訓教育,提升其個人能力和領導水平,打造一切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真心實意地為基層黨員群眾謀福利、排憂解難的基層黨組織.
青年人代表著社會的未來,中青年教師是高校各項工作的生力軍,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高校基層黨組織應該十分注重中青年教師這一群體,緊緊圍繞學校及各部門自身的發展情況,根據社會的新形勢、新變化,做好中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中青年教師在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中的作用.
當前文化多元化已深入社會各個領域,群體內部的個性差異越來越大,這在青年人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每個青年教師都擁有自身的獨特個性和特殊追求.因此,把工作要求與青年教師的個人追求緊密結合起來,構建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關乎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對于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建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基層黨組織為青年教師指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生活上為中青年教師排憂解難,以體現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在個人發展方向上作出指導,使其快速適應各項工作.其次,基層黨組織通過組織參觀訪問、郊游、體育比賽等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會,使教師之間能夠相互關心、相互學習、相互信任,避免小團體的形成.再次,增強青年教師的部門榮譽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將青年教師培養納入到部門的發展規劃當中,為青年教師施展才能提供平臺.拿出一定的黨員活動經費,為中青年教師提供進修、培訓、學習的機會.最后,基層黨組織要營造一個"黨的領域",在部門網頁上開辟"黨建園地",提供資料和學習信息,鼓勵中青年教師發表自己的心得體會及相互交流.積極發展優秀青年教師入黨,加大發展黨員工作力度.
按照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現代組織區別于傳統組織的主要特征就是組織規范,組織有一套成文的規章制度,對組織行為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約束.組織規范是組織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是組織存在的基礎,也是組織正常運行的保障.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規章制度直接影響著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發揮.各高校基層黨組織應根據自身特色不斷完善組織規范,努力實現組織運行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人治會使組織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為避免權力過于集中,應在基層黨組織中實施民主管理,尤其是在組織發展規劃、改革措施等重大方案的制訂中,要使廣大教職工充分參與到討論中來,達成共識然后付諸實施.組織開展各種活動,要事先征詢廣大教職員工的建議.同時,定期對青年教職工進行黨務培訓,提高黨員隊伍整體水平;新老教職工黨員定期集中研討,總結以往工作經驗教訓,確定未來工作思路;設置黨員論壇,提供經常性的黨員交流平臺.[3]總之,高校基層黨組織應建立一套既高效又有約束力的運行機制,這是確保凝聚力發揮的重要途徑.
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組織成員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精神文化.文化是經沉淀形成的深層次的品格.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這是影響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深層因素.過去,人們的信仰基本一致,信念幾乎相同,行動起來很容易保持步調一致.但現如今多元化的文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凝聚力的發揮.
高校文化建設,就是以一種文化統領個性差異明顯的組織成員,毫無疑問,這種文化就是馬克思主義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的文化. "求大同,存小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文化并不否定個體獨特的文化特質,只要這種共性作為控股的主流存在著,就不用擔心凝聚力的喪失.[4]
搞好文化建設,首先,要把握宣傳方向,經常開展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講座介紹.其次,為檢驗成果,鞏固成效,要定期進行黨的知識競賽.再次,要到實踐中成長,通過參觀走訪、與先進模范典型面對面交流、民生疾苦百家行等方式,樹立共產主義價值觀念.
高校基層黨組織時刻經受著社會大背景的影響.當今世界的特點是國際國內形勢瞬息萬變,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等,都會使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變化.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建立起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破除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時刻保持著昂揚的斗志,以大無畏精神面對任何挑戰,[5]使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持續得到彰顯.
[1]胡明生.基層黨組織建設[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6:16-18.
[2]《基層黨組織黨務公開學習讀本》編寫組.基層黨組織黨務公開學習讀本[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1.
[3]武丹鳳,劉立忱.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內和諧實現途徑[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552-553.
[4]施小明,何爐進.高校基層黨組織結構模式的創新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1(3):65-69.
[5]趙新華.以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目標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1(3):120.
1671-7041(2012)03-0086-04
D267.6
A*
2011-11-10
2011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重點課題(C073)
陳洪玲(1970-),女,博士后,教授;E-mail: chlros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