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香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安徽 淮南 232008)
制粉系統是鍋爐機組的重要輔助系統,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鍋爐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某電廠ZGM113型磨煤機由北京電力設備總廠生產,屬新型外加壓力的中速直吹磨煤機,每臺爐配6臺磨煤機,燃燒設計煤種時,5臺運行,1臺備用。由于目前國內電煤緊張,不能保證入爐煤均為設計煤種,在夜間低負荷時,由于煤質較差,很難保證鍋爐的安全穩燃。為此,電廠從運行角度分析影響鍋爐穩定燃燒的不利因素,并對其運行方式進行調整,以使鍋爐在低負荷不投油槍的情況下穩定燃燒。
燃煤發熱量是影響鍋爐燃燒穩定性和運行經濟性的重要因素。對鍋爐燃燒而言,燃煤發熱量減小將導致爐內溫度水平降低,對燃煤著火和燃燼產生不利影響,當燃料發熱量減小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燃燒不穩、火焰閃爍,甚至滅火。因此,根據燃燒穩定性的要求,需設定燃煤發熱量的下限值,若低于限值,燃煤在一般煤粉爐中將無法穩定燃燒。
在一定限度內,煤的含水量對燃煤著火性質的影響與揮發分一致。少量水分對煤粉著火有利,高溫時水蒸氣對燃燒具有催化作用,可加速煤粉焦炭的燃燒,提高火焰黑度,加強燃燒室爐壁的輻射換熱;此外,水蒸氣分解時產生的氫分子和氫氧根可提高火焰的熱傳導率。當水分含量過大時,著火熱變大,且水分被加熱汽化時將吸收部分燃燒熱,從而降低了爐內煙氣溫度、煤粉氣流卷吸的煙氣溫度以及火焰對煤粉的輻射熱,最終對燃煤著火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燃燒過程中,燃煤灰分不但不會發出熱量,還要吸收熱量。灰分含量越高,發熱量越低,越易導致著火困難和延遲,同時隨著爐膛溫度的降低,燃燼程度也隨之降低。灰分含量越高,碳粒越易被灰層包裹,碳粒表面燃燒速度變小,火焰傳播速度降低,造成燃煤燃燒不穩。
總風量的大幅增加會造成爐內平均溫度下降,使燃燒反應速度減緩,不利于鍋爐的低負荷穩燃。為此應保持最佳的過量空氣系數,根據不同負荷條件,保持不同的氧量值。該廠三期2臺超臨界鍋爐爐膛出口的過量空氣系數約為1.2,一般情況下,300~450 MW負荷段應將氧量保持在5 %左右,450~600 MW負荷段則該保持在3 %~3.5 %之間。
在低負荷時,保持磨煤機的合理運行臺數。實現直吹式制粉系統鍋爐燃料量變化,通常采用增、減磨煤機運行臺數的方式,即調整燃燒器的運行層數和每臺磨煤機的出力。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進入爐膛的煤粉量是一定的,一旦增加磨煤機運行臺數及燃燒器運行層數,平均每層噴燃器的粉量就會減少,進入爐膛的一、二次風量也相應增加,這必然會造成鍋爐斷面熱負荷降低及爐內溫度下降,給鍋爐低負荷的穩燃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在低負荷時應保證下層磨煤機運行,盡可能加大下2臺磨煤機出力,保證燃燒的穩定。
在低負荷時,盡量采用下3臺或下4臺磨煤機運行,避免斷層燃燒。因為燃燒器層與層之間有2層輔助風,若采用斷層燃燒,相鄰燃燒器相距較遠,不利于煤粉著火和火焰的傳播,會降低燃燒區的斷面熱負荷;采用下3臺或下4臺磨煤機運行時,整個燃燒區域的斷面熱負荷及火焰溫度均會得到大幅提高,有利于煤粉著火和火焰傳播。
煤粉越細,單位質量的煤粉表面積越大,加熱升溫的時間就越短,燃燒就越充分。為此,需不定期進行煤粉細度的跟蹤化驗,保證煤粉細度在20 %左右。降低一次風量會使一次風中的煤粉濃度增大,這對劣質煤的煤粉氣流穩定著火更為有利,因此,要將一次風速控制在0.25~0.27 m/s之間,并保證各粉管風速均勻。
使爐膛與二次風箱壓差處于適當水平,可保證進入爐膛的二次風速合理,這能有效增加煤粉、空氣、煙氣及火焰的旋轉強度,增強火焰邊界層內的熱量交換,促使上、下層火焰間相互引燃,提高爐膛燃燒的穩定性。同時,由于爐內煙氣的旋轉強度增加,煤粉在爐內的燃燒時間延長,促使煤粉燃燼。一般情況下,在低負荷時應將爐膛與二次風箱壓差維持在0.4 kPa左右。
劣質煤揮發分通常較低,應根據入爐煤揮發分的高低控制磨煤機出口溫度。
當入爐煤揮發分較低時,應使磨煤機出口溫度在80~90 ℃之間,保證揮發分在粉管中及時析出,這有利于燃燒的穩定。
等離子燃燒器是借助等離子電弧來點燃煤粉的煤粉燃燒裝置。
等離子體在燃燒器的一次燃燒筒中形成梯度極大(T>5 000 K)的局部高溫區,一次風粉送入等離子點火煤粉燃燒器經濃淡分離后,使濃相煤粉進入等離子火炬中心區,并在10-3s內迅速釋放出揮發物,促使煤粉顆粒破裂粉碎,從而迅速燃燒,并為淡相煤粉提供高溫熱源,引起淡相煤粉迅速著火,最終形成穩定的燃燒火炬。煤粉的燃燒速度加快,有助于加速煤粉的燃燒,大大減少促使煤粉燃燒所需要的引燃能量。等離子體不僅可加速熱化學轉換,促進燃料完全燃燒,通常情況下還可提高煤粉20 %~80 %的揮發分,這對點燃低揮發分煤粉、強化燃燒有著特別的意義。在鍋爐燃燒不穩時及時投入等離子,可確保煤粉穩定燃燒。
通過上述分析,結合該廠最近一年的鍋爐運行狀況,在燃用劣質煤時能否采用合理的運行方式尤為關鍵,合理的運行方式是保證鍋爐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