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榮
惠水縣1例II型脊髓灰質炎疫苗衍生病毒病例調查報告
楊靜榮
2012年3月惠水縣發生1例Ⅱ型脊髓灰質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現報道如下:
患者楊某,女,3歲,于2012年1月25日因“間斷發熱、伴右下肢無力6天,加重伴左下肢無力5天”入貴醫附院就診,以“格林巴氏綜合征(GBS)”病例報告疾控中心。入院查病例神經系統:雙上肢肌力Ⅴ級,左下肢肌力Ⅰ級,右下肢肌力0級。無肢體感覺障礙,腹壁反射存在、膝腱反射不明顯,雙側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均陰性。神經肌電圖檢查:⑴電生理變現高度可疑GBS(主要累及雙下肢肌肉);⑵四肢遠端運動、感覺神經功能均不同程度損害表現,單一雙下肢運動神經功能損害更為明顯。2012年2月7日出院診斷為:⑴GBS ;⑵支氣管炎。
2012年3月16日上午,由神經科、兒科、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等專業組成的省級AFP病例診斷專家組專家對患者進行現場臨床訪視。體格檢查:意識清晰,反應機敏,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右足下垂,雙上肢肌力Ⅴ級,左下肢近端肌力0級,遠端肌力Ⅰ至Ⅱ級,右下肢肌力0級。右下肢肌肉萎縮,無肢體感覺障礙,肱二頭肌反射正常,膝反射、跟腱反射減弱。
省級AFP病例診斷專家組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結果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等情況,最終診斷該患者為:Ⅱ型VDPV。
患者租住地貴陽市小河區龍王村村衛生室接種卡記錄以及2011年脊髓灰質炎疫苗查漏補種記錄,患者有兩次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疫苗(OPV)服苗記錄,分別為2011年11月9日和2011年12月9日。
3.1 病例處置 對患者隔離、糞便消毒處理,對患者居住地周邊環境進行消毒,直到患者糞便標本病毒培養陰性。
3.2 標本采集 疾控中心共采集密切接觸者標本7份,于2012年3月16日送省脊髓灰質炎實驗室檢測,未檢出病毒。采集病人雙份糞便標本送省脊髓灰質炎實驗室檢測,經培養病毒陰性。
3.3 急性馳緩性麻痹(AFP)調查 全縣各醫療機構于2012年3月16日開展AFP疑似病例主動搜索工作,未發病AFP疑似病例。2012年3月16日開展AFP病例“日報”及“零報”,患者糞便培養病毒陰性后解除“日報”及“零報”。
3.4 開展查漏補種工作 根據省州疾控中心的要求,對惠水縣王佑鎮和長安鄉長臘村0~6歲兒童開展脊髓灰質炎強化免疫活動,其余鄉鎮開展脊髓灰質炎查漏補種活動。共服脊髓灰質炎疫苗4053劑次。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經病毒最長潛伏期后未出現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控制。
通過此次疫情處置,提示在實際工作中要及時的發現VDPV病例,防此VDPV循環病例的出現,就要保持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測系統和脊髓灰質炎實驗室網絡具有較高的敏感性[1],對AFP疑似病例要及時進行個案調查,及時采集標本送省級脊髓灰質炎實驗室檢測,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省級及時組織專家組對病例進行會診,根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結果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等情況進行診斷。根據診斷結果及時制定防控措施,對防控工作方向提供依據。對VDPV病例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取了包括AFP病例主動搜索、OPV強化免疫等多項措施,有效地阻斷了VDPV的循環[2]。
我縣大部分鄉鎮為山區,基層免疫工作人員缺乏,村衛生員待遇不高,基層醫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造成了AFP病例誤診,漏報,主要癥狀和臨床體征判斷不清,給消滅脊髓灰質炎工作帶來很大的隱患。雖然AFP監測工作的完整性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敏感性和及時性都與WHO和衛生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監測工作質量有所下降[3]。因此今后的工作方向要加大力度對醫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AFP病例要保持監測的敏感性,對疑似病例要及時上報,以便疾控中心及時進行個案調查和標本采集,避免AFP病例的漏報。
疫情發生后,疾控中心對王佑鎮、長安鄉常規免疫接種率進行調查,報告接種率均達到99%以上,但以常規免疫報表中本地兒童接種數為分子,《貴州年鑒》中公布當地出生兒童數為分母,估算接種情況,惠水縣三年估算接種率均低于90%,且有逐漸降低的趨勢,2011年估算接種率僅為76.72%,免疫規劃工作仍然落后。雖然近幾年沒有脊髓灰質炎病例出現,但今年出現II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病例,提示免疫規劃工作不能放松,雖然報告接種率達到99%以上,但惠水縣部分鄉鎮很偏遠,外出務工的人員多,目標兒童大部分為留守兒童,免疫規劃工作的目標兒童摸底工作難度加大,留守老人對免疫接種意識又不高,導致部分目標兒童未納入管理,估算接種率很低,所以我縣鄉、村兩級衛生人員要加強對轄區目標兒童的摸底,對流入流出兒童撐握清楚,加強村級人群免疫規劃知識的宣傳,使每個兒童都能享受免疫規劃的服務,提高我縣疫苗接種率,對預防脊髓灰質炎病例,要進行多輪次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強化免疫工作,消除免疫空白和建立免疫屏障。
[1] 張勇,嚴冬梅,趙月萍,等.1例疫苗相關麻痹型脊髓灰質炎的免疫缺陷患者持續排出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J].中國計劃免疫,2006(3):161-167.
[2] 梁曉峰,童亦兵,馮子健,等.中國首次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循環事件的發現及處理[J].中國計劃免疫,2005⑷:245-247.
[3] 漆琪.四川與云貴相鄰地區加強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的AFP監測與強化免疫的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7.
book=99,ebook=1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70
550600 貴州惠水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楊靜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