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楓 高敬文 賀玲 李琳 黨愛玲
健康體檢已經成為現代人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標志。而醫務人員由于其特殊的職業反而不重視健康體檢。為探討其相關因素給予健康指導,進行有效的干預,減緩疾病的發展進程,現將2011年健康體檢結果分析如下。
1.1 資料 來源于2011年本院和成人醫院體檢中心協同進行的全院職工健康體檢資料。共計1445名均為醫院的離退休人員及在職職工。
1.2 方法 采用統一健康體檢表格,聘請成人醫院體檢中心為全院職工進行集中健康體檢。體檢內容包括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婦科檢查等基礎檢查;輔助檢查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心電圖、胸部透視、B型超聲(頸部、腹部及盆腔)等;體檢結果由體檢組組長審核后做出檢查結論和建議,建立體檢后的隨訪措施,逐步從健康體檢到健康管理,達到預防疾病控制疾病的目的。
2011年全院職工應體檢人數1710人,參加體檢人數1445例,體檢率84.50%。其中,男性411例,占28.4%;女性1034例,占71.6%;年齡35~88歲,占91.24%,平均年齡45.6歲。以往患有慢性疾病231例,患病率16.0%;新發現疾病937例,占64.8%。其中以婦科病、高血脂、高血壓、頸椎病、脂肪肝和腰椎病為主,占全部疾病的87.4%;前六種疾病及其發病率分別為:婦科疾病719例,占總體人群49.8%,占女性職工的69.5%;高血脂683例,占47.3%,其中脂肪肝者占72%;高血壓570例,占39.5%;頸椎病525例,占36.3%;脂肪肝495例,占34.3%;腰椎病419例,占29.1%。
3.1 婦科疾病的相關因素 我院是兒童??漆t院,女職工占大部分,工作環境欠佳,工作強度大,加上全國醫患關系都比較緊張,職工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普遍不良。我院婦科疾病以慢性宮頸炎、陰道炎、附件炎、卵巢囊腫、乳腺疾病、腫瘤等多見。慢性婦科炎癥是婦科常見病,不單見于生育期婦女,老年期婦女因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下降,老年性陰道炎較多見。陰道炎病原體主要為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厭氧菌,念珠菌、滴蟲少見,淋球菌等未見,這與醫務人員有較好的衛生素養和我院多次健康檢查和健康教育有關。通過婦女病普查,大多數婦科疾病都能得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本次檢查婦科疾病發病率69.53%,與社會上其他企事業單位女職工婦女病普查婦科疾病患病率67.5%[1-2]相當,說明雖然為衛生系統工作者,婦科疾病依然較高,需要加大保健教育力度,加強有關婦女的“五期保健”衛生知識宣傳、衛生咨詢、在婦女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是保障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3.2 高血脂和脂肪肝發病相關因素 高血脂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紊亂,不僅與冠心病、胰腺炎、結腸癌及脂肪肝等相關,而且可能還與衰老等相關。本組資料年齡35~88歲者占91.24%,男性411例血脂增高者占47.33%,其中脂肪肝者占72%,大多有飲酒習性、飲食不規律,喜葷食,體重普遍超重,說明高血脂和脂肪肝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均與吸煙、飲酒、多食、少動有關,與遺傳相關性大。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關于成人治療指南已經支持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CVD)發病因素評定,CVD發病因子存在顯著個體化,除吸煙、高血壓外,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作為冠心病的基本預防的主要目標。推薦直接使用基本預防的個體是:(1)早期冠心病的陽性家族史;(2)現在吸煙者;(3)高血壓;(4)大于45歲的男性及大于35歲的女性;(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6)糖尿病患者[3]。
4.1 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醫院制作“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健康知識手冊,介紹高血脂、高血壓、婦科疾病的發病危險因素,讓廣大職工了解疾病知識,早預防、早治療。
4.2 婦科病的預防 指導女職工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勿飲酒,少進辛辣食物,局部嚴禁搔抓,積極開展普查普治,指導患者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早發現異常,并積極治療[4]。
4.3 高血壓、脂肪肝的預防 高血壓、脂肪肝必須是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戒煙、限酒、加強運動等。
4.4 腰椎病、頸椎病的預防 醫護人員應在繁重的工作中注意身體姿勢,盡量避免長時間彎腰、坐等不良姿勢,經常變換身體姿勢,有機會要加強腰背肌鍛煉,多參加戶外活動。
4.5 加強體育鍛煉 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可以增強心、肺、脾、腎及神經系統的功能,延緩骨質退行性變,增強肌肉的收縮能力。腰椎病和頸椎病的應選擇游泳、挺胸、伸腰及頸部醫療體操等,高血壓、脂肪肝選擇慢跑、步行、氣功等。每天堅持30min以上,持之以恒,可達到鍛煉的目的。建議醫院設立健身房利于職工鍛煉身體。
[1]胡麗瑋,孫曉莉.l083例慢性宮頸炎發病因素探討[J].黑龍江醫學,2002,26(1):74-75.
[2]劉永梅,張平,王少春,等.婦科疾病普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30(17):135-136.
[3]萬全福.冠心病的新發病因素[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0,21(6):65.
[4]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