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容
暈針為臨床護理和健康體檢工作中一種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血管抑制性的一種暈厥,主要原因是因為血管的迷走神經反射而導致血管的擴張,進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出現降低,回心血量明顯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血壓降低而導致的一種暫時、廣泛的腦血流量減少而出現的暈厥[1-2]。臨床癥狀較輕的患者,會出現頭暈、眼花、心悸、氣短、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癥狀。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29例抽血暈針綜合征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所出現的臨床癥狀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對護理資料進行總結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29例抽血暈針綜合征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2.22:1;年齡最小的17歲,年齡最大的47歲,平均年齡為(33.13±1.32)歲。
1.2 方法
1.2.1 抽血前,首先詢問患者的病史和既往是否出現過抽血暈針綜合征等。將重點高危人群單獨列出,對高危人群進行心理護理,通過各種途徑使患者的精神放松,并在抽血前、抽血中、抽血后密切的觀察患者情緒變化。
1.2.2 對于輕度暈針的患者,應該迅速拔除針頭,并且將患者攙扶到空氣流通的位置,將其雙腿抬高,頭部位置放低,患者在靜臥片刻后基本可以恢復。對于重度暈針患者,在去針后應該保持平臥姿勢,如果患者的癥狀還不能得到有效緩解,應立即通知醫生,并給予氧氣吸入[3],注意保暖,并迅速的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對癥治療。
在29例抽血暈針綜合征患者中,抽血前有暈針先兆的6例(20.69%),抽血中出現暈針15例(51.72%),在拔針后出現暈針8例(27.59%);輕度26例,重度3例;出現頭暈27例(93.10%),眼前發黑16例(55.17%),面色蒼白11例(37.93%),出汗7例(24.14%),惡心嘔吐5例(17.24%),意識喪失1例(3.34%),抽搐1例(3.34%),血壓下降3例(10.34%)。輕度、重度暈針經給予有效護理后,數分鐘恢復正常,沒有后遺癥。沒有完成抽血的經護理人員心理護理指導后,順利完成抽血。
3.1 暈針綜合征原因 主要由于心理因素,出現暈針綜合征的患者一般對抽血相關知識的了解比較少,部分會認為抽血會對自己身體造成損傷,存在懼怕和焦慮的不良情緒,神經上會高度緊張,由于神經反射會導致小血管的廣泛擴張,出現血壓下降,因為腦供血不足而導致暈針綜合征的發生。本組發生抽血暈針綜合征的患者中,初次體檢發生抽血綜合征的患者大多是因為其心理適應性比較差,經過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后,可配合完成抽血;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年齡上的原因,經臨床實踐我們發現,不同的年齡對疼痛的敏感程度有比較大的區別[4],部分中青年因為體質比較瘦弱,同時心理反應比較敏感,對疼痛的敏感度比較高,在進行抽血時,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加大了對疼痛的感受,感覺在抽血時痛覺劇烈,很容易發生暈針綜合征,本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3.13±1.32)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還有就是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如果護理人員的抽血穿刺技術不熟練,就會因為在拔針時或者在拔針后由于按壓不當,而造成局部疼痛的刺激加重而增加患者心理上的緊張、懼怕。
3.2 護理對策 首先要重視對健康體檢者抽血環境上的布置,抽血室內要采光良好,布置溫馨、空氣新鮮、布局設施合理、氣氛輕松。可通過一些鮮花的布置,溫馨的色調讓患者減輕抽血時恐懼的心理,避免抽血暈針綜合征的發生;做好消毒、衛生防護,通過嚴謹的抽血操作,使患者感覺放心,打消其害怕交叉感染的心理,積極配合抽血操作;抽血護士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使用溫和的話語向患者耐心講解相關問題,并始終給予患者鼓勵和心理支持;重視對抽血暈針綜合征患者的心理護理,相關人員要在進行抽血操作前,向重點患者講解健康體檢抽血的主要目的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出現緊張的心理,要注意轉移體檢者注意力,可以讓其適當的休息,通過環境適應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后,再進行抽血,如果出現臨床反應嚴重的可指導進行深呼吸和聽音樂來緩解緊張情緒;同時要重視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充分了解即將檢查的項目和處理抽血暈針綜合征的方法,并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進行準備,避免體檢前的勞累;加強操作的細節護理,在患者抽血完畢后,使用無菌棉簽在穿刺點進行3~5min的局部按壓止血[5],禁止揉,避免造成患者的皮下血腫,在進行抽血時要動作輕柔、技術精湛、操作嫻熟,在穿刺時盡量選擇一些直、粗并且彈性好的靜脈血管,爭取一次成功,避免穿刺失敗。
3.3 其他 在臨床上要注意區別抽血暈針綜合征和低血糖的臨床反應,因為健康體檢基本都是進行空腹抽血,很容易出現低血糖,所以在患者出現了面色蒼白、頭暈、出冷汗等臨床癥狀時要先進行血糖檢測,診斷是否出現了低血糖,避免因為誤診而造成嚴重的后果;護理人員要提高自身靜脈穿刺的水平,因為通過臨床實踐我們發現,護理人員的操作是否熟練直接影響著患者暈針綜合征的發生率,熟練的抽血技術可有效減輕體檢者心理上的壓力,有效降低抽血暈針綜合征的發生率。因此,要求護士一定要操作規范,穿刺準確,熟練掌握無痛技術,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穿刺血管,利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和角度,爭取一次成功,避免由于反復進針而使患者出現更加嚴重的心理負擔;重視心理護理,使健康體檢者處于一個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通過語言疏導、心理安慰幫助患者克服緊張的心理,配合完成抽血檢查;如果體檢者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等暈針綜合征的表現,要及時給予正確的護理干預,嚴重的要及時通知醫生,等待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后,再進行下一步處理。
[1]柳小平,樂永芳.健康體檢抽血時暈針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231-232.
[2]陳玉芳,馮歡,李薔薇,等.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當代醫學,2011,17(7):120-121.
[3]閆作惠,姜黎昱,王菊.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護理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摘,2011,20(z4):265-265.
[4]陳玉芳,馮歡,李薔薇,等.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當代雜志,2011,17(7):120-121.
[5]劉肖肖.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