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華 王林菊 朱薇
1.1 一般資料 2011~2012年在西安市第一醫院進行臨床實踐的實習護生80名,其中大專生50名,中專生30名,年齡17~21歲,實習時間6~8個月。
1.2 方法 問卷包括2個方面14項指標:(1)不同學歷組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措施應用現狀。(2)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認知情況。為封閉式問題,答案在“是”“否”之間選擇。共發放問卷80份,收回問卷80份,有效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Excel軟件錄入數據,并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數據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學歷組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措施應用現狀(見表1)

表1 不同學歷組實習護生的職業防護措施應用現狀
從表1可見,32.5%的實習護生能夠按要求正確洗手。大多數實習護生對接觸污染性體液防護相對較好,而對化學性損害防護措施不足,僅有27.50%實習護生在接觸化療藥物時戴手套。接種乙肝疫苗這一項大專組明顯高于中專組,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認知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學歷組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認知情況
從表2可見,不同學歷組之間職業防護知識認知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91.25%的實習護生希望實習前接受有關職業防護的教育。
3.1 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發生情況嚴重 實習護生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生銳器傷的情況比較嚴重(占93.75%)。據報道,每年全球大概有10萬名護士被銳器刺傷,被HBV、HCV、HIV污染的銳器刺傷后的相應病原感染率分別為6.0%~30.0%、0.4%~6.0%和0.25%~0.4%[1]。在臨床中與銳器傷發生有關的操作有:(1)將用過的銳器或注射器進行分離、清洗時;(2)持針套套回針頭;(3)將血液或體液從一個容器轉移到另一個容器時;(4)將針頭遺棄在不耐刺的容器中;(5)用過的注射器未及時處理針頭。銳器傷應以預防為主:(1)無論使用與否均按感染性廢棄物處理;(2)禁止手持針等銳器隨意走動;(3)禁止將針等銳器物徒手傳遞;(4)禁止針等銳器復帽,必須復帽應采用單手復帽;(5)使用者必須將用后的針等銳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專用利器盒內。調查中了解到大多數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在針頭復帽和分離針頭時[2]。
3.2 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措施應用現狀 由表1可見,只有32.50%實習護生按要求進行洗手,正確的洗手是最簡單,最實用有效的預防醫院感染和自我防護的重要手段。78.75%的實習護生在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能夠自覺戴手套,說明實習護生對污染性體液的防護相對較好,但僅有27.5%的實習護生在接觸化療藥物時戴手套,化療藥物可經皮膚、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引起外周血細胞數量減少,增加腫瘤的危險,機體免疫力降低,潛在的生殖損害,長期接觸化療藥物還會引起慢性肝損害[3]。實習護生徒手接觸化療藥物是非常危險的行為。61.25%的實習護生接種了乙肝疫苗,大專組明顯高于中專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有效率為96%~99%,該疫苗同時對丁肝有預防作用[4]。
3.3 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缺乏 由表2可見,大多數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缺乏,這與目前我國學校護理職業防護教育欠佳有關,職業防護知識的缺乏是影響實習護生防護意識的重要因素。僅有8.75%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從帶教老師獲得一些有關職業防護的知識,臨床工作中,部分帶教老師偏重于對實習護生基礎護理、??谱o理技術操作的教授和考核,而忽略了職業防護知識的講解。91.25%實習護生希望在實習前接授有關職業防護的教育。
加強職業防護教育,開設職業防護知識的相關課程,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是現在急需要解決的課題。實習護生是醫院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加強實習護生崗前培訓,不僅只限于臨床操作技能,更多的讓實習護生了解護理職業的特殊性,了解職業防護的重要性,使實習護生獲得系統化的防護和預防感染的知識,提高實習護生的職業綜合防護能力。
[1]黃勛.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8.
[2]邱錦芳,鄭靈,鄧小嫡,等.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13):109-110.
[3]彭金蓮,張秀蘭,陳蘭欣,等.抗癌藥物得護士健康影響的調查與干預[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1):35-37.
[4]李映蘭.美國護士預防經血液傳播疾病的意識和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63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