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永 董靜 黃林艷
依那普利聯合葉酸治療H型高血壓110例療效分析
李斌永 董靜 黃林艷
目的 探討H型高血壓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方法 將收治的110例H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采用依那普利治療,B組采用依那普利聯合高劑量葉酸治療,C組采用依那普利聯合低劑量葉酸治療。分析3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A組總有效率61.1%,B組總有效率75.7%,C組總有效率83.8%。B組、C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采用依那普利聯合葉酸治療H型高血壓,療效優于單用依那普利治療,不良反應少,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H型高血壓;依那普利;葉酸
同型半胱氨酸為體內蛋氨酸代謝過程中形成的含硫氨基酸,為蛋氨酸循環的中間產物,可在葉酸作用下合成蛋氨酸。當機體葉酸缺乏時,同型半胱氨酸代謝受阻,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增加,超過10μmol/L時即可稱為高Hcy血癥[1]。伴有高Hcy血癥的原發性高血壓即為H型高血壓,補充葉酸總體能顯著減低18%的卒中風險[2]。H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單純高血壓患者高,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對我院2005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10例H型高血壓患者,采用葉酸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10例H型高血壓患者,男70例,女40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60.5±5.5)歲;病程2~32年,平均(6.5±1.2)年。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排除既往有腦卒中、心肌梗塞、心臟驟停病史患者,排除合并心力衰竭,肝、腎等臟器嚴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前1個月未服用過葉酸或類似藥物。隨機分為三組,A組36例,B組、C組各37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方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 根據患者有頭暈、頭痛等高血壓癥狀或體征,靜息測量上臂肱動脈血壓,舒張壓≥85mmHg和(或)收縮壓≥135mmHg,即可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在此基礎上測定血清Hcy含量,≥10μmol/L即為高Hcy血癥。伴有高Hcy血癥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及胃H型高血壓患者。
1.3 治療方法 葉酸高低劑量界定參考傅佳等的相關報道進行[3]。A組36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療,給予依那普利5mg,每日1次,口服,隨血壓變化情況調整至每日10~40mg,分2~3次服用。B組37例,采用依那普利聯合高劑量葉酸治療,依拉普利用法同前,給予葉酸0.8mg,口服,每日1次。連續治療8周。C組37例,采用依那普利聯合低劑量葉酸治療,依那普利用法同前所述,給予葉酸0.4mg,每日1次,口服。連續治療8周。
1.4 療效標準 參考衛生部1993年頒布的《新藥臨床研究標準》中有關心血管藥物研究指南的標準進行。即:經治療后舒張壓下降≥10mmHg,下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20mmHg為顯效;經治療后舒張壓下降未達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達10~19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為有效;經治療后血壓下降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Hcy降低≥20%為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顯效10例,有效12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61.1%。B顯效12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5.7%。C組顯效13例,有效1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3.8%。B組、C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Hcy為人體內存在的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的一種,為蛋氨酸代謝的重要產物,參與體內一碳單位的轉移,代謝異常可導致高Hcy血癥。Hcy在體內主要通過甲基化途徑、轉硫化途徑及直接釋放到細胞外液代謝[4]。高Hcy可通過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在金屬離子存在下氧化產生氧自由基和過氧化物,產生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凋亡,功能喪失,從而事動脈僵硬度增加。高Hcy對于血管內皮損傷,引起NO、PGI減少,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受損,血管對收縮因子反應性增強,進而引起血管可擴張性減低,血壓升高。此外Hcy還可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多種炎性介質,這些趨化因子、黏附因子可使黏附于EC上的單核細胞進入血管內膜,促進單核細胞表面的清道夫受體表達[5]。總之,Hcy可通過多種途徑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壁重構,收縮舒張功能異常,大動脈僵硬度增加,從而引起高Hcy性高血壓。
H型高血壓患者治療多在降壓的同時降低Hcy,而患者體內葉酸水平與Hcy水平呈負相關,因此降低Hcy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即是補充葉酸。葉酸為蛋氨酸循環的重要輔酶,可在細胞內轉化為四氫葉酸,在Hcy降解途徑中重新合成蛋氨酸提供甲基宮體,從而降低Hcy的濃度[6]。本組實驗結果表明,采用葉酸聯合依那普利治療H型高血壓,療效優于單用依那普利治療,高劑量葉酸治療效果與低劑量相比療效未進一步提高。可能與人群營養狀態差異及Hcy代謝的關鍵酶多態性分布頻率差異有關。
綜上所述,采用依那普利聯合葉酸治療H型高血壓,療效優于單用依那普利治療,不良反應少,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莊微,陳曉虎.H型高血壓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疑難病雜志,2011,10(10):801-802.
[2] 肖陽陽,張萬義,周明龍.特殊類型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J].當代醫學,2010,6(5):12-13.
[3] 傅佳,唐海沁,秦獻輝,等.馬來酸依那普利聯合葉酸降低血壓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療效[J].中華醫學雜志,2009,89(31):2179-2180.
[4] 秦麗萍.淺談增補小劑量葉酸對預防神經管缺陷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1,24(4):799.
[5] 徐中林,趙義發,吳蘭蘭.葉酸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管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6):731-732.
[6] 朱愛萍,黃淑田,王建霞,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對高血壓病的診斷價值初探[J].臨床醫藥實踐,2011,20(1):13-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9.023
723500 陜西省西鄉縣人民醫院心腦血管科 (李斌永 董靜黃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