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榮
作為靜脈高營養途徑的外周深靜脈置管(PICC)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問世,我國在九十年代開始使用此項技術。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研究,這項技術已經在臨床中得到推廣并應用,PICC可以將患兒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至最小程度,它是拯救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以及極超低體重兒生命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1]。我院重癥監護室自2010年2月開始應用PICC技術治療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通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重癥監護室治療的88例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為研究對象。其中,59例為男性,29例為女性;日齡1~14d,平均日齡為5d,18例患兒的胎齡在26~30周之間,70例患兒的胎齡在31~35周之間;20例患兒出生體重在800~1200g之間,68例患兒出生體重在1200~1500g之間;患兒均為早產兒并分別出現五類并發疾病(19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23例新生兒吸入性肺炎、20例新生兒窒息后、8例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以及18例新生兒敗血癥)。
1.2 治療方法 (1)治療前先向家長介紹采用PICC的目的、方法以及風險,得到家長同意,簽署治療同意書;(2)把患兒放在消毒好的輻射保暖臺上,貼好膚溫探頭,把溫度調至37℃;(3)測量患兒的雙側臂圍,將穿刺點確定,讓患兒穿刺側手臂呈90°外展,穿刺的路徑為:從預穿刺點開始,順靜脈至右胸鎖關節處,再向下到第二肋骨和第三肋骨之間。穿刺過程中要保證在嚴格的無菌環境下進行,選擇穿刺靜脈,當回血后拿掉針芯、把PICC管放進導入鞘,當導管進入靜脈足夠長度后,將導入鞘撕裂,對穿刺點進行5min的按壓,滲血停止后接肝素帽。封管采用的是5U/ml稀釋肝素液脈沖式正壓封管。用邊長為0.5cm的正方形紗布將穿刺點覆蓋,采用3cm透明敷料將其固定。
1.3 護理要點
1.3.1 基礎護理 派專人護理PICC患兒,接觸患兒前要認真洗手,做到消毒充分。術后堅持每天為患兒測量一次臂圍,查看患兒是否有靜脈炎(通常在置管后7d內發生),一旦發現要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2]。
1.3.2 術后換藥 術后24h更換敷貼,術后7d內,每3d更換一次,之后每周更換一次。將敷貼揭去時為了避免導管被拔出,應該順著導管方向向上撕。每次都要佩戴無菌手套進行換藥,確保每周更換一次無菌肝素帽,一旦出現回血現象時要馬上更換。堅持每天更換肝素帽以外的管道,要求無菌情況下進行管道的更換、敷貼以及注射藥物等操作。
1.3.3 正確封管和沖管 采用正壓方式封管,使用5U/ml稀釋肝素液1~2ml進行封管。使用2ml的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每8h進行一次,為了防止藥液沉積,在沖管時要不停讓導管接頭處轉動,為了防止堵管現象發生,采用脈沖式沖管,因為脈沖式可以將導管末端殘留藥液徹底沖洗干凈[3]。輸液中要經常巡視,確保連續的輸液環路,防止管路的脫開和回血。
1.3.4 拔管護理 將PICC拔出時,先將穿刺點消毒,把導管輕慢的拉出,采用封閉式敷貼將傷口覆蓋1d,與此同時要仔細查看導管的完整性。
88例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均成功置管,其中,80例患兒是一次穿刺成功,其余8例患兒是二到三次穿刺成功的。患兒中67例采用貴要靜脈,9例采用肘正中靜脈,4例采用頭靜脈,5例采用顳靜脈,3例采用腋下靜脈,患兒的置管時間為1~60d,平均置管時間為32d。所有患兒中有5例出現機械性靜脈炎,6例出現導管阻塞,在發現病癥的第一時間對其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最終患兒都達到滿意療效。79例完全治愈出院,4例病情好轉出院,3例自動放棄治療,2例患兒死亡,死亡率為2.28%。
通過插管于外周靜脈,尖端在上腔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處定位的技術稱為PICC置管術。PICC給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成功救治帶來了新的路徑,防止患兒由于反復的被靜脈穿刺而發生缺氧問題、體溫問題、感染問題和靜脈營養問題等,同時也解決了外周靜脈置管固定困難的問題以及留置時間短的問題,給患兒的治療和能量的供應創造了一條較完美的靜脈通道,為成功救治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臨床中應用前景令人十分滿意[4]。
我院自2010年開始應用PICC技術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救治,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88例患兒中完全治愈出院者為79例,病情好轉出院者為4例,患者自動放棄治療為3例,死亡患兒為2例,其死亡率僅為2.28%,大大降低了患兒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PICC可以將患兒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至最小程度,減輕護理工作量的同時避免患兒發生組織壞死。此項技術提供可靠的靜脈通道和營養供給,對患兒的刺激十分小,患兒能夠靈活活動,因此,護理十分容易,可以應用于相關疾病的治療。
[1]王旭,杜萍,劉穎,等.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兒應用PICC的體會[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23):3125-3128.
[2]張靜.PICC在內科重癥監護室的應用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0):784-786.
[3]陳麗萍,崔其亮,林水清,等.新生兒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置入術的術前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04,20(2):221-224.
[4]吳紅燕,時富芝,郝穎芳,等.PICC應用于早產兒的護理12例[J].醫藥論壇雜志,2004,25(2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