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業里,一提起“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它們是建筑工人的'三大寶"',尤其對于那些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來說,是他們施工現場必備的日常防護用品,更是他們確保自身安全的"救命稻草"。然而,連這點再簡單不過的常識都不知道的9位未經相關培訓的工人就這樣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其實,在施工行業里這種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施工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把一些高危險性、不贏利或贏利較低的部分附屬工程轉包或分包給其他企業,"一包了之",當起了"甩手掌柜",像一些施工項目的外墻外保溫、外墻抹灰、清洗、腳手架、防護棚等附屬工程大多采取如此方式,而作為總承包施工單位既不把他們納入本單位用工管理范圍,也不給他們進行上崗前的應知應會正規培訓,只是按施工天數一次性付工錢。如此一來,讓那些連起碼的安全施工常識都沒有的工人來從事施工,肯定會出事故。近年來,從全國建筑業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來看,有90%是由不應發生的低級錯誤造成的,而且事故數量呈上升勢頭。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我們應認真執行。
但愿我們的施工企業能夠切實抓好工人的培訓工作,讓他們掌握好最起碼的安全防護常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建筑行業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標準要求,使“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發揮好“三寶”作用,使安全繩真正成為工人的"救命繩"。(摘自:《建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