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縫鑿毛以往多在混凝土硬化以后進行,不僅給施工人員操作帶來困難,同時也影響施工進度。如果在混凝土沒硬化前就鑿毛會使砂子、石子松動,從而降低施工縫混凝土抗壓強度,容易出現冷縫,新舊混凝土粘結力也會降低,影響混凝土施工縫處的質量。
現介紹一種比較簡便可行的鑿毛方法。
在剪力墻或柱等需留施工縫處,待混凝土澆筑完畢一天內 (各地區按氣溫自行調控),用毛刷在混凝土表面上刷一層緩凝劑,待下面的混凝土終凝后而上面的混凝土由于緩凝劑作用約有5~10mm深的混凝土還處在初凝狀態時,用有一定壓力的水沖刷混凝土表面未凝固的浮漿,混凝土中的砂子、石子就會顯露出來,形成粗糙面,也就達到了鑿毛的目的。
此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在水化反應后期,水化硅酸鈣、水化鋁酸鈣、Ca(0H)等溶液已經飽和,而此時加入的緩凝劑分子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不溶于水的薄膜,對水泥顆粒與水接觸起了抑制作用。此時不再有晶體析出,混凝土凝結時間延長,也就起到了緩凝作用。此種鑿毛方法即利用了緩凝劑的緩凝作用。
此種處理方法的優點是:施工方便,簡便易行,能保證施工縫處混凝土的質量,增加新舊混凝土的粘結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