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及第四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揭曉
第六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近日揭曉。全國共有265個項目參與評選。世博中國館、徐州美術館等35個項目被評為建筑創作優秀獎,延安革命紀念館、重慶科技館、北川新縣城安居工程等52個項目被評為建筑創作佳作獎。據介紹,此次評選是由原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宋春華擔任評選委員會主任,12位建筑界著名院士和專家擔任評選委員。評審工作嚴格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
由重慶設計院和法國A·S建筑工作室聯合設計的重慶科技館,榮獲代表中國建筑創作優秀成果的第六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重慶科技館外觀采用石材與玻璃兩種材質。外墻石材使用多種顏色交叉層疊,像堅硬的巖石,隱喻"山";占整個外墻的60%、近萬平方米的玻璃幕墻,則清澈通透,隱喻"水",恰到好處地彰顯出重慶"山水之城"的特征。重慶科技館與其他獲獎建筑作品一樣,都有以下特點:一是鮮明的地域特征和獨特的文化韻味,符合節能減排要求,在傳承與創新方面作了比較完美的結合,是建筑創作中的優秀作品和精品工程。二是反映出中國建筑師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弘揚中國優秀建筑文化,繁榮中國建筑創作積極探索付出的辛勤努力。三是評選條件和標準反映了中國建筑創作的基本原則和中國建筑文化的努力方向,對提高中國建筑師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四是評選和表彰優秀建筑創作項目,對鼓勵中國建筑師的創作熱情和探索精神,進一步促進建筑設計的繁榮與發展,提高建筑理論與創作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
之前,在深圳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評審工作會議也有了結果,著名建筑教育家莫天偉、吳慶洲、侯幼彬榮獲建筑教育獎;戴復東、鐘訓正、石學海、劉管平、余卓群、曹亮功、李覺、汪正章、黎志濤榮獲建筑教育特別獎。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和建筑教育獎是我國建筑創作和教育優秀成果的最高榮譽獎。中國建筑學會將繼續加強建筑創作的引導和評比表彰工作,使建筑創作獎和建筑教育這個在建筑學界的最高榮譽獎能夠在發展和繁榮中國建筑文化中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更強的引導作用。
(本刊記者)